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豪勒森林所有的动物都躲进了它们的岩洞、巢穴和藏身之所。午夜,狂风在古老大树的树梢上咆哮。像塔楼一般粗的树干发出了吱吱嘎嘎的呻吟。突然,有一团微弱的光走着“之”字在林间一闪而过。它颤抖着在这儿停一下,那儿停一下,向上腾飞,落在一根树枝上,接着又匆匆地继续赶路。这是一个闪光的球体,大小犹如儿童玩的皮球。它跳得很远,偶尔着地,然后又继续向前飘去。不过,这并不是一个球。这是一团游荡之光。它迷了路,也就是说,这是一团迷了路的游荡之光,即便是在幻想国,这种事情也是很罕见的。一般来说,游荡之光总是会把别人给搞糊涂。在光环的…  相似文献   

2.
作者:[德]米切尔·恩德译者:李士勋出版:21世纪出版社定价:25.00元推荐星级:★★★★★《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在德国就像中国的《西游记》那样家喻户晓,是德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的巅峰之作。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巴斯蒂安的男孩,他胖胖的、有点笨拙,但他很善于讲故事。一天早晨,他在上学的路上鬼使神差地进了一家旧书店。在那里,他意外地发现一本奇书——《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着他。幻想王国正在毁灭,天真女皇生命垂危,只有一个人间的小孩为她起一个新的名字,她和幻想王国方能得救。于是巴斯蒂安被拉进故…  相似文献   

3.
一个有点笨拙但却善于讲故事的小胖子巴斯蒂安在顽皮男孩们的追逐下,鬼使神差地逃进一家书店。在那里,他意外地发现一本奇特的书:《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他趁书店老板打电话之机把书偷走,一口气跑到学校顶楼的一间储藏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相似文献   

4.
德国幻想文学大师米切尔·恩德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在《永远讲不完的故事》里构建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错相融的双重世界。由于深受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恩德在作品中采用了很多具有神秘性的意象,这些意象涵盖了作品的主题意蕴。而在叙事方面,作者则采用双线交叉结构和元叙述模式,将现实与幻想紧密结合,使得文本结构层次更加多样化,由此作品也就具有了多元解读性。  相似文献   

5.
有目的、有方法的整本书阅读指导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养成阅读习惯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读整本书,要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法反复读,化"被动"为"能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要以主题引领,构建学习共同体,使学生之间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6.
作者小传米切尔·恩德(Michael Ende)1929年生于德国巴伐利亚风景如画的小镇加米施·帕腾基兴。其父埃德加·恩德是德国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米切尔·恩德在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中长大,从小聪颖过人。二战结束后,年轻的恩德就读于奥托·法尔肯贝尔格演艺学校。在校期间,学业突出,一毕业就活跃于南方的戏剧舞  相似文献   

7.
幻想文学是21世纪儿童文学除了幽默文学之外的另一面重要旗帜。幻想是开启未来的钥匙,是超越现实的力量。陈丹燕是一位能真正走进儿童生命空间的最深层的作家,她用幻想的手法触摸到了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种种心灵触动,其幻想小说代表作《我的妈妈是精灵》准确寻找到了儿童成长中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讲不完的故事>是米切尔·恩德最主要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恩德将丰富的哲学思想融入了一个孩子寻找自我的经历中,这其中包含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的认同,即自我意识的萌发,也隐含了成人和孩子在精神世界中的同源和分化,而导致这分化产生的原因正是人类在物质世界的日益丰满中所忽略的精神世界的虚无.恩德借用一个孩子的形象描述了人类日渐脱离童年梦想的状态--一个失去想象的灰色空间.  相似文献   

9.
《讲不完的故事》是米切尔·恩德最主要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恩德将丰富的哲学思想融人了一个孩子寻找自我的经历中,这其中包含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的认同,即自我意识的萌发,也隐含了成人和孩子在精神世界中的同源和分化,而导致这分化产生的原因正是人类在物质世界的日益丰满中所忽略的精神世界的虚无。恩德借用一个孩子的形象描述了人类日渐脱离童年梦想的状态——一个失去想象的灰色空间。  相似文献   

10.
超越时空的契合——《故事新编》与新历史主义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事新编》所创造的跨越时空.杂陈古今的独特的历史叙事模式与“新历史主义”小说古今杂糅杂陈、寓庄于谐的历史叙事之间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契合。或说,《故事新编》确实内在的影响了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的整体思维流向,无论新历史主义本人承认与否,在他们的血管中。流淌着鲁迅的血脉,他们的小说本中。骨子里仍有《故事新编》的遗传基因。  相似文献   

11.
读了马雨欣同学的《神奇的万花筒》,很喜欢。它是一篇幻想小说,也可以说它是一篇童话。不管它是幻想小说,还是童话,都是幻想与爱的结合,是一篇引人入胜,且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作者简介】J.K.罗琳,1965年7月31日出生于英国的格温特郡。她小时候就喜欢讲故事和写作,6岁时曾写过一篇关于兔子的故事,从此创作的动力和欲望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她。24岁那年,罗琳在火车上看到窗外一个戴着眼镜的小男孩朝  相似文献   

13.
1.同学们,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个片断,好吗? 从前,在葫芦山下,住着老夫妇两个。他们没有儿子,也没有女儿,只靠种葫芦卖瓢过日子。  相似文献   

14.
英国幻想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在其作品《女巫》中,以精准的笔触和出奇的幻想,成功地运用"叙述上的真实"、"细节上的真实"、"幻想小说文本自身的真实"这三种叙事策略,将女巫世界"描写得如同发生了一样",不动声色地便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全然真实的幻想世界中,成功地营造了幻想世界"大真大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相似文献   

15.
王秋声 《快乐阅读》2013,(14):74-75
在阅读《偷书贼》之前,我对澳大利亚文学是完全陌生的,更不知道还有一个叫马克斯·苏萨克的人在静静地书写;读过这本书之后,我眼前仿佛顿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位崭露头角的大师构筑成的文字长河。泱泱不息,势不可当,每一道涟漪,都拥有着夺人心魄的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五年来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说它是最年轻的世界名著,一点也不为过。当初读完它,我用了半年的时间,因为实在不舍得一下子把那么美的文字尽收眼底。这样的好书真的不多,我必须放慢速度,充分领略它的每一个字。  相似文献   

16.
作者简介:安宁,80后知名作家,出版长篇小说及作品集十余部,荣获2009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及政府优秀青年原创作品大奖等多个奖项。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关于初中小女生唐豆成长的长篇系列小说。小说约11万字,用写给胖子爸爸书信的形式,幽默风趣地解读唐豆成长中的一个又一个烦恼,基本主题是“小孩子眼里的大世界”。子  相似文献   

17.
《大连大学学报》2019,(1):62-68
《时间之间》改编自莎士比亚的重要剧作《冬天的故事》。珍妮特·温特森以创新的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将原著故事置于当代背景中,探讨了"宽恕"与"爱"的永恒主题。文章通过剖析《时间之间》的人物设置以及故事情节、作品主题与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女性主义意识,探讨该书与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的相似之处以及通过对剖析两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对比其中的不同之处。其出版的现实价值与精神价值,即对人的个性与社会伦理的关怀,以及对原著改编的时代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  相似文献   

18.
著名特级教师、数学教育专家黄爱华老师在“循环小数”一课教学中,一个讲不完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引起小学数学界同行的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19.
崔雪红  隋磊 《考试周刊》2012,(34):19-20
本文旨在论述马丁.艾米斯在他的作品《夜火车》中塑造的性别模糊的叙事者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故事类书籍的习惯,帮助学生习得此类书籍的阅读方法,文章以《爱上读书的妖怪》为例,从预测、比较、精读、图像四个方面提出了故事类书籍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