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语是组织过的语言信息.话语的组织涉及"谁在言说,向谁言说,如何言说"三方面问题.话语不仅传达信息,同时传达特定情绪感染读者.<圣经>借助权威话语建立信徒对基督教的依赖和信任,巩固基督教的社会地位.其权威话语体现在言说主体的权威形象塑造,言说主体与接受者的悬殊地位的设置以及具备教化功能的言语方式.本文以<创世记>为例,探寻<圣经>权威话语建构的踪迹.  相似文献   

2.
<正>1从一道简单的轨迹题说起平面几何中有一道常见的轨迹题:命题1如图1,⊙O1与⊙O2相切.过切点P作动直线l,l与两圆的另一个交点分别是E、F,则线段EF的中点M的轨迹是以O1O2的中点O3为圆心且过切点P的圆.注:直线l取两圆过切点的公切线时E、F与P重合.  相似文献   

3.
<正>1引入例1:直线l过抛物线y2=4x的顶点,与抛物线相交所得的弦为PQ,求PQ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例2=4x的顶点,与抛物线相交所得的弦为PQ,求PQ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例2:直线l过抛物线y2:直线l过抛物线y2=16x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所得的弦为PQ,求PQ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例3:直线l过(0,4)点,与抛物线x2=16x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所得的弦为PQ,求PQ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例3:直线l过(0,4)点,与抛物线x2=8y相交所得的弦为PQ,求PQ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分析上述三个例题的轨迹方程,得到如下结论:过抛物线内对称轴上一定点(包括顶点)的直线截抛物线所得弦中点的轨迹是一条以该定点为顶点,通径为原抛物线的一半的抛物线,且所得抛物线开口方向和对称轴与原抛物线相同。  相似文献   

4.
刘文淇为纂辑<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而完成的前期资料汇编--<左氏长编>不明去向,所以刘师培是否整理过<左氏长编>,晦暗不明.刘师培<春秋古经旧注疏证>与刘氏家族<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没有内在的关联,不是疏理<左氏长编>的结果.虽没有任何材料显示刘师培曾续纂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但他确实有过此信念,并作为未完之业,被后人引为憾事.  相似文献   

5.
<野草>是鲁迅著作中最能体现其心理与情感内蕴的作品.其中<过客>一篇含蓄而隐晦的行文,渗透了这位伟大思想者对自己内心的审视与拷问.本文通过<过客>文本解读,剖析鲁迅所特有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6.
黄俊峰  袁方程 《高中生》2015,(12):34-35
解析几何是历年高考经久不衰的热点和难点,学生经常会遇到思路正确但因运算过程繁杂,而使解题半途而废的情况.因此,在解答解析几何题的过程中,如何减少计算量成为迅速、正确解题的关键.本文介绍解析几何中的几种特殊方法,以期有助于学生的高考复习.一、利用曲线系例1已知O为坐标原点,F为椭圆C:x2+(y2)/2=1在y轴正半轴上的焦点,过F且斜率为-21/2的直  相似文献   

7.
知道约翰·洛克和<教育漫话>是在师范的<教育学>教材中.工作后,也在很多的书籍和文章中看到过<教育漫话>中的只言片语,只是在新华书店中没有看见过这本书,所以一直无缘一窥<教育漫话>的全貌.  相似文献   

8.
1.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例1过点P(-31/2,0)作直线l与椭圆(x2/4)+(y2/3)=1相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求△OAB的面积的最大值.分析设l:x=my-31/2,代入椭圆方程消去x,得(3m2+4)y2-6 31/2my-3=0.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贵刊发表过两篇有关教学设计的文章.一是1999年第2期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分三个层次进行>;二是2001年第4期的<例谈导学设计>.前文以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绝对值为例讨论了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三个层次.后文从相交弦定理出发,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推出了另外的两个定理(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让学生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理解了这三个定理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美是难的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美是难的".我们今天来谈论米洛斯的维纳斯,同样遇到这一命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的三个课例,也一样地绕不开这个命题.  相似文献   

11.
<正>有些动直线恒过定点,解题时若能从定点入手,往往可起到"点"到路开、化难为易的功效.下面笔者通过例题介绍动直线恒过定点在解题中的应用.例1(2014年四川高考题)设m∈R,过定点A的动直线x+my=0和过定点B的动直线mx-y-m+3=0交于点P(x,y),则|PA||PB|的最大值是.解直线x+my=0过定点A(0,0).直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学各类考试中,常常涉及"最短路径"的问题.本文以相关问题为例,将此类问题的解答方法展示如下.一、利用最短距离原理所谓利用最短距离原理,就是连结两定点的所有连线中,以直线段长度为最小.例1如图1,已知正三棱锥D-ABC的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过点A作截面与侧棱BD、CD分别交于点E、F,求△AEF周长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13.
李琳 《现代语文》2005,(8):34-35
吴祖光(1917~2003),江苏常州人,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接受过广泛而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青年时期担任过国文教员,也教授过中国戏剧史,且酷爱京剧.二十岁时他便初显创作才华.他以浓郁的诗情和雄健的笔力,先后创作了<凤凰城>、<正气歌>、<风雪夜归人>、<林冲夜奔>、<牛郎织女>、<少年游>、<捉鬼传>、<嫦娥奔月>等剧作.  相似文献   

14.
豆汁儿     
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 小时看京剧<豆汁记> (即<鸿鸾禧>,又名<金玉奴>,一名<棒打薄情郎>),不知"豆汁"为何物,以为即是豆腐浆.  相似文献   

15.
<正>G·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解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怎样解题是数学教师永恒的探究课题. 本文以一道几何试题为例,谈谈如何突破解题障碍,生成自然解法,让数学学习回归本源.一、试题呈现如图1,在△ABC中,∠ACB=90°,点D在BC边上,连结AD.  相似文献   

16.
一、与向量、方程、函数知识点的交汇例1,若抛物线C:y2=4x,F是抛物线C的焦点,过F的直线l与抛物线C相交于A、B两点,l的斜率为1,求OA,OB的夹角.解:∵F(1,0),l的斜率Kl=1,∴l的方程为:y=x-1.设A(x1,y1),B(x2,y2),l与C相交将l:y=x-1代入C:y2=4x中得:x2-6x+1=0,x1,x2为其两根,则x1+x2=6,x1·x2=1,  相似文献   

17.
我女儿刚上幼儿园时读的就是蒙班.什么是蒙班?对此我一无所知.在此之前,我只听说过蒙学,还以为蒙班就是蒙学班.可是,孩子上了半年多了,也没见老师教过多少<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国学课本,因此对蒙班感到茫然.  相似文献   

18.
好的高考试题总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与火热的思考,2012年安徽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便是成功的一例.题目(2012年安徽高考理科第20题)如图1,F1(-c,0),F2(c,0)分别是椭圆C: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过点F1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点P,过点F2作直线PF2的垂线交直线x=a2/c于点Q;(Ⅰ)略;(Ⅱ)证明:直线PQ与椭圆C只有一个交点.思考1:结论能否推广到一般情况呢?  相似文献   

19.
读到徐复先生的<訄书详注>,感到非常亲切.因为23年前我曾经跟徐先生学习,徐先生为我们讲解过<訄书>.  相似文献   

20.
很多<古代汉语>文选部分都选用了<论语·季氏>中的"季氏将伐颛臾"章.在注释中对"求,无乃尔是过与?"中"是"的解释又往往与古代汉语常识词序部分对"是"的句法作用的阐释不相一致.本文通过对比探讨了"无乃尔是过与"中"是"的词汇意义及语法功能,即"是"当释为:通"寔 ",做谓语"过"的状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