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虹口公园鲁迅墓位于公园中部,占地1600多平方米,青松环绕,翠柏掩映,花岗石的墓台上一块巨大的墓碑镌刻着“鲁迅先生之墓”。墓前鲁迅铜像正端坐于藤椅之上。  相似文献   

2.
李峻 《武当》2012,(10):45
陈一奇之墓原在均州城郊(于1969年被丹江口水库淹没)。墓前原有石雕双狮、双象、香炉、墓碑等。丹江口水库蓄水,文物搬迁时,双狮双象被移存在丹江口市博物馆。墓碑丢失在与龙山文笔塔隔水相望的荒山上,但碑文被抄录了下来,使我们从中可以了解真实的陈世美身世。  相似文献   

3.
赵守洵 《围棋天地》2011,(3):178-180
无论从形象、气质还是棋风来看,古力给人的印象都是一个铮铮硬汉。但俗话说得好:善攻者亦善守。在棋盘上,他也经常会展现出“铁汉柔情”的一面。本期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古力面对较为困难的局面是如何从容处理,灵活转身的。  相似文献   

4.
第一谱 1—46 谢赫第一手棋就“长考”了3分钟,直到周围的摄影记者姿势摆得都有些累了,他才优雅地在棋盘上落下第一子,不知他是否想给对手来一个心理战。  相似文献   

5.
老劫·老庄     
我的一位棋友,下起棋来,肚子饿了也不知的,老婆孩子也不要的。棋友棋艺虽然一般,但造劫功夫绝对达到专业水平。与他下棋,下着下着就被他弄出一块劫棋,常围着一个劫争来争去。所以,我从不喊他名字,喊他老劫。老劫和我一样,是个没有什么出息的小男人,浑浑噩噩地活在俗世。也许是常输给现实输给生活,只好退到棋盘上去寻几把赢的滋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父亲和体育     
转眼间,慈爱的父亲魂归青山已经五周年了。五年来,我几次想动笔写点关于父亲的文字,却总也集中不了思绪,父亲一生淡泊名利,自认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他在九泉之下会赞同我写吗?因此,我迟迟未落笔。不久前,中国体育博物馆的崔乐泉博士对我说:“为了充实中国近代体育史的资料,你应该写一篇关于你父亲与体育锻炼的文章。”这话提醒了我,我确实答应过要写这样一篇文章的。大约是1997年的春天,杭州的一些体育爱好者到南山公墓祭扫父亲墓后,曾打电话给我,问:“为什么柴焕锦先生墓碑碑文上没有写上他的体育成就?”我回答说:家…  相似文献   

7.
诘棋新作33     
盘石诘 地方的棋盘店想扩大销路,每年就要去大都市搞上几回棋盘现场贩卖会,宫崎县的松川棋盘店也和其它九州地区的棋盘店一样,从开店以来就在全国各地东奔西走。前些日到店里时,老板还在外地,不过老板娘很健谈,透露了多年来在贩卖会的一些趣闻。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的年轻俊彦中,山下君以其狂放的棋风,巨大的力量而独树一帜,在他的心中那些早年学棋时的所谓定式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他对围棋的一种全新的理念。在棋盘上什么都敢下,无论多么重大的比赛,无论多么“别扭”的着,只要他觉得好,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把棋子拍到棋盘上,这就是山下敬吾。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世界上的事有时候就是那么巧。11月7日是“十月革命节”,是常昊的生日,同时也是他在三星火灾杯半决赛中和李昌镐进行第二盘比赛的时间。说巧也不巧,在11月6日以半目逆转李昌镐后,谁都希望常昊再接再厉,在棋盘上彻底掀翻棋界第一人李昌镐的宝座,也来他个  相似文献   

10.
最早的六博棋盘石博局崔乐泉1974年至1976年,河北平山县中山国陵园内三号陪葬墓中出土了一大一小两副战国晚期的石博局,这就是在我国古代流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博戏——六博棋的棋盘。两具博局之局面大体相同,其中大博局是由十多片黄褐色石片拼连而成,长45...  相似文献   

11.
端坐在棋盘前,专注的眼神透过眼镜紧紧盯牢棋局,像是唯恐错过一丝一毫的细节,像是不参透棋中的所有玄机誓不罢休。说起胡耀宇,这是就我脑海里出现的第一印象。这可能是因为一天当中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做这一件事,而十多年来几乎每一天他都在做这件事。  相似文献   

12.
当时的小盏刚刚走出中学的校门,有的是闲暇时间,而热恋中的女孩又是希望经常见面。开始的时候小盏几乎每天都来,由于我每天下棋下到很晚,第二天往往是要睡到日上三竿。为了方便小盏进来,我把家门钥匙配了一把给他,小盏开门时总是轻手轻脚,进来后见我还在熟睡,也不来打扰我,自己随手找一些活做。有一天我醒来后见小盏正伏身桌前拿着尺子和笔在画着什么。原来小盏在两个小时之前就来了,为了方便我记谱她就在活页纸上画起了空白棋盘,画好棋盘的纸堆起厚厚的一叠足有一二百张,每一个都横平竖直,一丝不苟。小盏的出现带给我许多象棋所无法给予我…  相似文献   

13.
六博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博戏。六博,本作“六簙”,或作“陆博”。投六箸,行六棋,故称“六博”。嘉峪关魏晋基七号墓中室东壁彩绘砖画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六博场面。图中间绘一张褐色棋桌,桌上画一棋盘。棋盘纵12道,横4道,其交叉点明显。桌两端各跪坐一位成年男子,身穿红色长袍,头戴元宝帽。左边一人两手举起掷采,二琼已出手,悬在棋盘上方。右边一人惊恐万状,左手高举,右手伸向前方,五指平伸,目不转睛,急于看出结果来。或左边一人输一棋,扔出二筹。右边一入伸手去接状。六博的博戏法是二人对坐,面向棋  相似文献   

14.
老骥伏枥     
四十多年前,张毓复还是陕西陇县煤矿的技术员.矿上新分配来了一个小伙子梁经旭,小梁随身带了一副九路围棋,不过也就仅仅知道“两眼活棋”的规则。老张和小梁就试着下棋.几盘过后觉得还挺有趣.只是棋盘太小了.很不过瘾。后来张毓复到西安出差.买回一副十九路的玻璃围棋.两个人才开始在大棋盘上厮杀。一开始,矿上只有他们俩人会下.后来竟然逐渐普及发展了三四十个围棋爱好者.最后连矿上的党委书记也成了他们的棋友。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围棋     
瓷缘 《收藏》2008,(4):98-99
围棋,古时称弈,我国传统棋艺之一。围棋棋子分黑白两色,分别象征日和月,表示阴阳二气,棋盘四角喻东西南北四方,富有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它与书、画、琴并称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深受文人喜爱。1959年,河南安阳市北郊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墓中出土的一件围棋盘明器(图1),是迄今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19道围棋盘。  相似文献   

16.
半目半目的输.不是中国围棋的新毛病。在棋盘上.这叫半目:在棋盘外,这叫功夫。自从老聂没有抢占制高点.韩国的围棋就战略性地制服了日本和中国。 世界围棋界.从来就没有三足鼎立.如果有.也是一条腿高,两条腿低。  相似文献   

17.
罕见的棋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为棋痴狂的棋迷 他们甚至可以因为下棋而数日不眠,棋瘾何其大也!但这位棋迷对棋却痴到了份儿,居然把棋子带到了陵墓里…… 长崎市本河山町,从日见 街向山上走的途中 可以看到中国僧人 南京房义圆的陵 墓。 图(A1)卵形的 塔身 (A2)图片中的老婆婆在圆义的墓址附近经营着一间花店,如今,只有她是这里的常客了。 (B1)这个坟墓的主人是藤井次左卫门,安政4年九月,他与妻子先后被安葬在这里,墓基上供人们凭吊插花的石臼是放棋子的盆子的形状,而台座则完全是一面猫足棋盘的形状,基盘上面印有十九…  相似文献   

18.
棋迷做饭     
小王是个超级棋迷,有一天,他一个人坐在家里手握棋谱,面对棋盘专研棋艺,妻子对他说:“我去买半斤酱油,厨房的锅里烧水,一会等水开了,你就把面条下进去,我很快就回来”。小王频频点头,为了怕误事,小王把棋盘端到厨房里,一边研究棋,一边看着水。一会儿,妻子推门进来,大声说:“面条下了吗”?  相似文献   

19.
方式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10,(19):M0001-M0001
刘世振的“如果说邱峻的顽强是天下第二,则没人敢称第一。”很有道理。邱峻埋头棋盘的姿势会让你想到他不是一个棋手.而是一个制作棋盘的工匠,在仔细地给棋盘刻线。其实,这只是棋手对局的一种方式.因为另类而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盲棋趣事     
著名中国象棋选手柳大华因擅长“盲棋”被誉为“东方电脑”,他曾创下不看棋盘同时和数十人较量且胜多负少的惊人记录。然而,在围棋盘上下盲棋可就难比登天了。日本著名棋手羽根泰正在70年代曾宣称,他能完整地下完一盘盲棋,于是有人资助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表演赛。羽根泰正下盲棋的对手是日本女子业余本因坊西田晴美女士。按实力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