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能够争到第一名,对她来说,确 实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破天荒"即第一的意思,与后面的"第一次"重复。 ②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 扬镳了。 "分道扬镳"指分道而行。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成语中已含有"各自"的意思,前面不能再用"各自"。 ③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  相似文献   

2.
【问题引路】一天,小明正在家里看动画片,爷爷突然喊:"小明,爷爷的老花镜不见了,你看见了吗?"小明正忙着看电视,一点儿也没注意听。爷爷找了一会儿,没有找到,于是又跟小明说:"小明,你能帮爷爷找下老花镜吗?"小明抬头看了下爷爷,疑惑地"啊"了一下,又继续看他的动画片。于是,爷爷又重复了一遍"我的老花镜不见了,帮我一起找找吧!"这次小明听清楚了,他头也不抬地说:"我正忙着呢,你自己找吧!"无  相似文献   

3.
"相形见绌"是个成语,其整体意思是"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读chu,有"不够、不足"的意思。"相形见拙"不是一个固定的四字格词语形式。"拙",读zhuo,有"笨"的意思。因"绌"与"拙"字形相近,常被一些人用混,错误地将"相形见绌"写成"相形见拙"。但是,因"绌"与"拙"都是指不好的意思,都是指差距、不足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正复(fù)【常见错误】复(fù)杂(正)——复(fǔ)杂(误)【正确用法】"复",本义返回、回来,引申为恢复、回归、实践,也指重复、夹层等,读fù。【语句示例】没想到最终的答案比我们这个答案更复(fù)杂许多。  相似文献   

5.
正【案例】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天放学回家,父母为他精心准备了晚饭,他尝了尝不合胃口,便大发雷霆,闹着让父母陪他去饭店。父母只好带着爱子来到一家高级餐厅,小明自己点了几个菜,而父母则心甘情愿地充当了"陪吃"的角色。【分析与思考】案例中小明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任性行为。任性是一种不顾一切地实现个人愿望的强烈要求,这种要求完全不考虑他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常常不顾及后果。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走出任性的误区,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6.
有些应用题,按题目的条件顺序去思索探求解答方法比较困难,有时,还会出现繁杂的运算。如果能逆向推理,将题目的条件顺序颠倒过来去思考,解答起来往往会方便许多。 例1.王老师上街买书,第一次用去所带钱的一半,并从银行取出36.80元;第二次用去身边所有钱的一半还多12.70元,此时,还剩下30元。王老师原来有钱多少元? 【思路】第二次买书前王老师身边有钱:(30+12.70)×2=85.40(元);第一次买书前王老师身边有钱:(85.40-36.80)×2=97.20(元)。 解:[(30+12.7)×2-36.8]×2=97.20(元) 答:王老师原来有钱97.20元。 2.小明看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2还多2页,第二天看了余下的1/2还少1页,剩下20页没有看完。问小明第一天看书多少页? 【思路】根据已知条件,利用“逆推法”倒着  相似文献   

7.
正【第165题】"两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6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强跳了多少个?"其中,跳绳的单位用"个"合理吗?(本刊编辑部钟建林整理)【解答综述】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22页练习二十七第7题:"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6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强跳的是小亮跳的4/5。小亮跳了多少个?"——跳绳计量单位用"个"。二年级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一、沏茶问题1.情景导入。星期六上午,李阿姨来到小明家做客,小明主动要帮妈妈烧开水,给客人沏茶。  相似文献   

9.
题目一 :今天 ,小明第一次没有家庭作业……写作要求 :写一篇文章。题目、体裁、内容不限。【思路设计】1 文章的重点写小明第一次没有家庭作业后不知该怎么办的尴尬场面。文章的开头可以写小明从上小学一年级到现在的初中二年级 ,每天的作业都是多得不得了。每天都要写到晚上十点多钟 ,甚至到十一二点。那时 ,小明多么希望能有一天自己没有作业做呀。接着写有一天 ,老师突然宣布 ,今天没有家庭作业。原来 ,近几个月来 ,社会上都在讨论学生减负的问题。这是小明第一天没有家庭作业。他别提有多高兴了。但是到了晚上 ,小明却犯愁了 ,没有了家…  相似文献   

10.
许晓玲 《中国教师》2010,(24):49-49,56
<正>【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执教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中"学会安全自护"一节时,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名叫小明的学生在家的一些生活片段,并请学生们回答"小明哪些行为是危险的"。那位教师还精心准备了  相似文献   

11.
正【"望":病例观察】"事物搭配的规律"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例1的情境图是木偶搭配帽子——师:小明就要过生日了,妈妈要送他一件礼物,小明来到玩具柜台旁,(出示挂图)小明要买一个木偶,再配一个帽子。像这样一个木偶配一个帽子,我们就叫搭配。柜台上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木偶和两种不同颜色的帽子,小明在思考买什么颜色的木偶配什么颜色的帽子好看,请同学们给他提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怄呕【常见错误】怄气(正)——呕气(误)【正确用法】"怄","忄"旁,指怄气,表示一种心理活动。"呕","口"旁,指吐,如呕吐、作呕。【语句示例】怄气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伤身。  相似文献   

13.
在两次执教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时,我深深地感悟到错误也是美丽的,错误也是一种资源,也能擦出思维的火花。【第一次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米尺,如果把米尺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用小数可以怎样表示?  相似文献   

14.
正字篇     
正愣楞【常见错误】发愣(正)——发楞(误)愣头愣脑(正)——楞头楞脑(误)【正确用法】"愣",指发呆、失神,与心理活动有关,如愣头愣脑。"楞",本义同"棱",指有四角的木头,现主要用作译音用字,如焦耳一楞次定律。【语句示例】他这小子愣头愣脑的,做事从来不经大脑思考。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广角"中的"排列问题"。【第一次教学】上课伊始,大屏幕上映出了三位同学演讲课本剧的照片。教师激励学生:谁能经受住三个考验,谁就有希望参与课本剧的演出。接下来就切入正题。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本课"倒推"策略的形成分为两个层次:例1通过观察两个盒子间乒乓球个数的变化,感知"一步倒推"的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进而抽象、体会数学运算间的"顺"、"倒"关系;例2描述了小明持有邮票数的几次变化,引导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识整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钟面,认识整时。【教学难点】区分时针、分针。【学习目标】会认识整时【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具钟、大钟面。学具:学具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明起床的情景。) 师:同学们,每天是谁叫你们起床的?看一看是谁提醒小明起床的?  相似文献   

18.
【课堂回放】片断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小明每天步行去学校,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到校门口。提出问题:你知道小明家与学校相距多少米吗?2.提问:你是怎样想的,介绍"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板书:速度×  相似文献   

19.
关键词时评     
<正>【关键词1】温暖请给"无声骑手"一个无障碍信息通道陈进红近日,一则"外卖小哥反复挂断电话被骂,发送的短信道出真相"的新闻上了百度热搜第一。一位杭州网友在微博上发文:点外卖之后接到几个没有声音的来电,都是一接通就挂断,当时以为是恶作剧,所以忍不住发了脾气,后来才发现外卖员的短信,原来外卖员是聋哑人,在短信里解释了沟通不便的苦衷。误会  相似文献   

20.
【文题】人生有无数的第一次,也有着无数的第二次。第二次也许是第一次的重复,但也可能有全新的发现;第二次也许会趋于平淡,但更可能绽放精彩。第二次是一种坚持,是一次回味,是一次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