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色的登场     
三滤修 《围棋天地》2011,(19):96-97
上期中介绍了,早稻田大学的相马一郎教授对棋盘与棋子色彩的调和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2.
情系花亭湖     
瞿高兴 《钓鱼》2013,(1):44-45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此刻又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每每这时,总会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复杂心情,挥手之间,是一丝不舍还是一份缠绵?是些许失落还是有一点遗憾?都是又都不是。泥泞的山路上,滚动的车轮将我与你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你美丽的身影也愈来愈模糊渐行渐远了,我眼望窗外,默默无语,经历的转瞬间已成为过去,虽然很苦很累,但这恰又是一次丰富我经历的难忘过往,花亭湖!三天来所有的经历已牢牢地铭刻在记忆深处,一幕幕又重现眼前……  相似文献   

3.
董凡 《收藏界》2011,(9):21-21
我喜欢九月,风和日丽的初秋,阳光不那么炽热,清晨的风有点儿凉,此时泡一壶清茶,捧一本闲书,美哉!在这样的日子,懒惰如我辈,是一定要看一本闲书的。我这人其实比较虚荣,很怕别人说我不学无术,因此,读书对我来说就很重要,但我本质上又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因此我对所读的书就很挑剔。  相似文献   

4.
王牛 《围棋天地》2000,(11):48-49
段公子妙文!很久没看到这么精彩的围棋文章了。段公子钻研棋谱多年,果然有不少有趣的收获。不过我相信不少棋友和我一样,看完贵作后依然有不少迷惑待解。  相似文献   

5.
《围棋天地》2000,(8):50-50
  相似文献   

6.
围棋圆桌谈     
《围棋天地》2010,(16):13-13
8月3日,搜狐读书频道主办的“文学经典里的围棋世界”主题圆桌会在京召开。文学评论家胡平(左),作家刘晓刚(右)与常昊九段就围棋与文学、围棋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据悉.刘晓刚已经完成了一部围棋小说,暂定名《七天》,将于年底出版,讲述的是七天之内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与围棋有关的一些故事。  相似文献   

7.
天地间     
《围棋天地》2006,(23):67-67
江崎诚致在《覆面子》一文中称赞山田虎吉的文章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文体”,“只有在作者的体臭都渗透进文章之中的状况下才能使然。”《征子漫谈》就是如此地使我们领略了被人称作日本围棋界“笔神”的音容笑貌.以及他在对弈中所尽情抒发的童真般的情怀。不仅如此,从征子这一行棋中司空见惯的手段中,文章还生动地刻划了专业棋士和普通棋迷那天壤之别的不同境界。统观全篇,确是一篇妙文。  相似文献   

8.
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9.
《围棋天地》2001,(2):49-49
  相似文献   

10.
基础     
十三 《围棋天地》2011,(21):M0002-M0002
伴随本期介绍朝鲜围棋的文章刊登完毕,”韩国围棋白皮书”系列也就告一段落了。虽然并非全部文章百分百都翻译登载,但是通过这些期的连载,我们对于韩国棋界所进行的这次尝试,其架构和内容都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不能不说,这是一次值得钦佩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围棋天地》2003,(23):17-18
  相似文献   

12.
罗玉勤 《围棋天地》2006,(10):70-70
已故文学大师巴金老人说过,人是大写的。不用说,这指的是如何做人。做人该坦荡,做人该光明磊落。对我们下围棋的人来说,不光人是大写的,围棋也是大写的。职业的也好,业余的也好,只要沾上围棋的边儿,就该对她敬若神明,不敢有丝毫亵渎之心。围棋是尘嚣世界的一方净土,是心灵沙漠的一方绿洲。围棋给予我们快乐,也给予我们痛苦;甚至有时也给予我们名声和金钱——这其实并没什么不妥,相反,却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围棋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欣赏和传播幼儿学都需要有一颗不老的童心,有了童心才能更好地挖掘和体味幼儿学的美学特质——幼儿情趣,才能完整完美地向幼儿传播这种美。在欣赏和传播幼儿学中,选择最优秀的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指导幼儿学欣赏时,要灵活选用朗诵法、表演法、电教媒体法等不同方法,让孩子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4.
《围棋天地》2006,(11):62-62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分黑白,一枰何处有亏成。”这王安石的七绝流传了近千年.仁智之见仍然不绝于耳。本期刊登的两篇有关这首诗的文章,一庄一谐。庄者,结构严谨,论据凿实,深刻揭示着原诗的本意;谐者,借题发挥,信马由缰,活脱脱勾勒了棋迷的一般心态。由此不能不叹服围棋的魅力,文学的魅力,围棋文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编读后记     
王力 《围棋天地》2007,(20):103-103
一点儿看法前两期的《天地》中有让我心里打问号的东西,这里就随便说说,纯属个人想法,不是拍砖。有篇文章大概是过老的侄孙写的,当然应该在文章中好好怀念过老。不过有段内容提到有一部分人对过老的误传,作者做出了解释,即和日本人下棋时手抖的不是过老,而是另外一个围棋前辈。我总觉得斯人早已仙去,前辈都是值得尊敬的。虽然作者说的是事实,但是把别人手抖的往事放在自己怀念亲人的文章中不合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吴启雷 《围棋天地》2014,(21):98-100
这是我第一次接到围棋杂志的约稿,此前我的文章大多是刊登在一些国学类的期刊上,但主要方向也都是我所专修的宋史和书画史一类。至于围棋方面的文章,在我的新书《画中有话》上有一篇专文介绍南唐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但那篇文章至多也只是提到了文章的“围棋”元素,至于围棋历史、文化一类的文字还是不多。毕竞,我主要是做宋史和书画史方向,围棋史是不敢多写、乱写的。  相似文献   

17.
《围棋天地》2005,(2):6-6
1月6日.韩国2004年度围棋大奖在汉城揭晓。崔哲瀚九段成为了此次的大赢家.不仅获得了已成定论的多胜奖(61胜)与连胜奖(16连胜).还第一次夺取了竞争最激烈的最优秀棋手奖。去年获得该奖项的李昌镐九段则获得了最高人气奖(男棋手)与优秀棋手奖。  相似文献   

18.
19.
马林 《围棋天地》2004,(22):8-9
翻间最近几期的《围棋天地》,我注意列一个现象:自从以“弈”为主题的中国花样游泳在雅典奥运会上亮相后,很多棋友很是兴奋,高呼着让围棋进入奥运会,对围棋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作为一个棋迷,我完全理解大家的心情,也衷心希望围棋能走向世界,发扬光大。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为什么无论在围棋还是在其它许多社会领域里,我们都摆脱不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呢?  相似文献   

20.
王晓东 《围棋天地》2008,(16):102-103
读了四十五分钟,很有一些想法。不吐不快,希望对于大家讨论有所裨益吧。 首先,我认为,就现在的技术而言,以“四十五分钟”穿越天地所说的黑胡同是不可能的。何况,一旦如此容易就掌握了,围棋的高雅也会大打折扣。一学就会,一会就通,那还是围棋么?那还是那个可以穿越千年的木野狐么?有些东西因为难于成就才高贵。换算成成语叫物以稀为贵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