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游 《出版参考》2007,(6):46-46
一 距离是全。以偏概全,一隅之见,见斑不见竹,见叶不见树,见木不见林,见石不见山,是因为缺少距离。要想真正看清一个事物的全部面貌,只有与它保持一定距离。“……远近高低各不同;……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似文献   

2.
《新闻导刊》2005,(3):31-31
财政报道要注重人性味,关注前瞻性。财政报道少不了经济味.但是过于严肃和理性,就会陷入冷漠,不是“概念 数字 例子”.就是“过程 措施 效益”,读肯定不喜欢。事实上财政的政策执行、资金分配都是通过活生生的人干出来的。因此,我们的财政报道不能只见事见钱不见人.而是要通过人情味的表达,笔下有人.把人的活动与财政工作的过程结合起来写,写政策、写事情、写资金分配,都要有人格化的表现.力求做到既见政策又见人,或既见事情又见人。  相似文献   

3.
飞机停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机场。取了行李,出了海关,到了大厅,没见到接我们的人。过了有20分钟,一位女士跑了过来,说:“是杨先生吧?对不起,因为交通管制,绕道来的,晚了。”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她又说:“你们等着.我取车。”说着,跑走了。又过了10多分钟,不见动静。我们正焦急.见她在大厅门口招手,说:“快出来.警察不让在门口停车。”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群众不爱看经济新闻的原因,是经济新闻存在“物化”倾向。即见物不见人,或见人不见思想、不见精神,造成经济新闻枯燥、呆板、  相似文献   

5.
素书之美     
浓艳当然也是一种装束风格.不可或缺,但一味地追求珠光宝气,以致令人见色不见心.这样可不好。  相似文献   

6.
经济报道的一个通病是可读性差,可读性差的一个原因是“目中无人”。所谓“目中无人”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我们办报的人没有弄明白经济报道应该写给谁看,另一层是说经济报道很少写到具体的人,“见物不见人”、“见数不见人”,甚至“只见精神不见人”。先说第一层:经济报道写给谁看。  相似文献   

7.
韩南教授     
韩南(Patrick anan)教授是我在哈佛大学的同事.也是美国汉学界我最敬仰的学者。他的本行是古典小说.而我的专业是现代文学.本来该是“隔行如隔山”.然而我和他的学术关系却特别密切.最近这两年在哈佛.甚至每隔一两个礼拜必聚会一次。共进午餐.我藉此也向他请教学问。去年(2002年)秋季,我开了一门晚清翻译小说的研究生讨论课。他竞主动前来旁听.于是我邀他主持几场讨论:从林琴南的《茶花女》到《茄茵小传》,从《昕夕闲谈》到福尔摩斯,他如数家珍.而且逐字逐句地推敲对照.使我这个粗枝大叶见林不见树的“学者”不胜汗颜.  相似文献   

8.
经济报道让“人”唱主角是相对于长期以来经济报道的见物不见人倾向而言的。传统经济报道重点关注经济活动的对象——物,因而只见机器不见人,这种没有血肉、没有喜怒哀乐的经济报道是注定没有生命力的。强调经济报道要“见人”,旨在让报  相似文献   

9.
见物不见人,见过程不见人、见数字不见人,这是经济新闻枯燥乏味的重要原因。要把经济新闻写得引人入胜,写出经济活动中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人的活动应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 经济新闻是以经济活动、经济生活和经济现象为报道内容的新闻。说得更确切些,经济新闻“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反映、服务和引导社会经济生活和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新闻”。①既然如此,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应该是经济本身,何以至人呢?人之所以应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经济活动说到…  相似文献   

10.
古文选读     
人目不见青黄曰“盲”,耳不闻宫商曰“聋”,鼻不知香臭曰“痈”.痈,聋与盲,不成人也.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汉·王充《论衡》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10,(1):10-10
榜中评 2008年的冬天对世界经济来说寒冷异常,转年到今天仍不见有回暖的迹象。但对中国经济界和学界来说.关注视角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当初的稳坐钓鱼台.坐而论道世界局势.到如今抽身回归到中国问题本身,不能不说是一种更务实,也更有益的态度,这种态度在经管类著作的议题本土化中便可得见一二。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各家报纸都十分重视新闻摄影工作,新闻图片在经济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它对读者的吸引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有些新闻图片已经形成一定格式,影响力赶不上文字。那么,作为基层党报,如何运用新闻图片,力争在经济报道中有所突破、创新,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呢?一是要见物更要见人。当前经济摄影报道的最大问题,就是人物的表现比较弱,一些经济新闻照片要么“见物不见人”,画面里不是厂房,就是机器;要么就是“机器加人”,虽然画面里也“见人”,但大多是一种缺乏活力或被淡化的人,他们往往成了某种物的陪衬…  相似文献   

13.
“扫黄”“打非”———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上篇)“扫黄”“打非”已成为妇孺皆知、童叟共论的热门话题。“黄毒”“非祸”蔓延的危害触目惊心!共和国启动了国家机器,进行了持久深入的“扫黄”“打非”斗争,虽战果辉煌,但“黄毒”“非祸”仍此伏彼起。这是一场不见...  相似文献   

14.
四人咏雪     
四人咏雪青州赵某升官,举行盛宴。他本来腹中欠文墨,楞充文雅,召集了几个文人唱和。时值大雪,众人请赵某题咏。他见推辞不掉,便提出要大家都来联句。于是,文人甲先吟了一句:“剪碎鹅毛空中舞。”文人乙看看远山,接着一句:“山南山北不见土。”文人丙抬头看了看,...  相似文献   

15.
“扫黄”“打非”—— 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黄”“打非”———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慧光“扫黄”“打非”已成为妇孺皆知、童叟共论的热门话题。“黄毒”“非祸”蔓延的危害触目惊心!共和国启动了国家机器,进行了持久深入的“扫黄”“打非”斗争,虽战果辉煌,但“黄毒”“非祸”仍此伏彼起。这是一场不见硝...  相似文献   

16.
《新上海档案》2006,(6):31-31
宗培岭在《浙江档案》2006年第3期上撰文,对我国档案学理论建设中的若干关系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我国存在着档案学理论研究与档案实践联系被弱化的倾向。其主要表现是理论研究没能很好地把握住档案实践.其中相当多的问题研究不是来自档案实践需求,或是“跟风”,或是“自作多情”。翻开档案学理论刊物,不少理论文章不是反映档案实践的变迁.而是社会风貌的“缩影”。当社会上大谈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各区县选举委员会都出台了具体规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改变了以往“见榜不见人”的现象,使选民对代表候选人有更多、更直观的了解。以便在投票时做出符合心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以“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朱德元帅称之为“天下第一山”.彭真称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暴动1000余人来到井冈山.当时袁文才、王佐是盘踞在井冈山一带的草莽英雄.是绿林性质的“地头蛇”、“座山虎”.如果当年没有袁文才、王佐的许可、支持.毛泽东率领的这群“外地人”是不可能在井冈山安营扎寨、落草生根的,  相似文献   

19.
时下,一提及“台湾诗歌”,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席慕蓉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等作品。然而,对于“台湾诗歌”只持有这样的印象是“见树不见林”的偏颇之见。毋庸讳言,上述那种现象,也和大陆出版的能够反映台湾新诗创作总体风貌的选本极少有关。现在,花城出版社的新书《台湾诗选》或许能够  相似文献   

20.
经济报道千头百绪,千变万化,归根结底不过是两个字:人与物。当然,这里的“物”包括生产工具与劳动对象。而“人”则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我国新闻界过去并非不重视人与物的关系,也曾提出“见物又见人”的口号,反对“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但是实际操作中这个问题并没有很好解决。其实,“见物又见人”是新闻价值与读者需要的一个重要的结合点。那么,经济报道究竟如何突出人的因素,做到“见物又见人”呢?近几年不少报社记者在这方面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