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怡 《今传媒》2015,(2):22-23
知识产权纠纷不同于传统民事纠纷,具有其特殊性。以知识产权纠纷适用诉讼调解为出发点,对我国知识产权纠纷诉讼调解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知识产权纠纷诉讼调解相关制度基础以及各级法院在调解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在探讨我国知识产权纠纷诉讼调解制度在调解的中立性与效率方面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对此现有制度提出相应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于新闻纠纷的化解,调解相对于诉讼有着适用范围更广、经济成本更低、程序效率更高、救济手段更活的优势。在我国现有的人民调解体系之外设立专业性的新闻调解机构,是新闻调解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新闻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协议履行机制,是构建新闻调解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本土资源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中国本土遭遇的现实诉讼困境,还是国外ADR制度取得的巨大进展,都让人们对调解制度的发展空间充满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4.
张旭 《今传媒》2012,(7):83-84
国内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兴起与其切合我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充分发挥社会调解和社会援助功能的原因是密不可分的。本文结合江西卫视《金牌调解》节目,从符合传统习惯和时代背景、满足受众新的精神需求等方面分析电视调解类节目出现的原因,探讨调解类节目面临的取材和保证真实性等问题的现状,并阐明电视调解节目在心绪转换、减轻压力和提供社会调解与援助的独特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熊灵芝 《大观周刊》2011,(40):30-30
2007年最高院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提到“强化诉讼调解一加大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力度”。自此,“刑事和解”审判改革与“民事调解”并行推进,死刑案件刑事和解的实践也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6.
廖雯萍 《大观周刊》2011,(20):216-217
调解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加以规定,有利于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对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却因自身的局限性,造成虚假诉讼、不诚信滋长等问题。实践中,法院审判案件时,也总因是审是调而苦恼不已,学术界也是争论不休。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大胆探索第三条道路,在巩固完善调解、审判的同时适当的加入和解程序。本文从民事和解制度的性质、主体、原则、制度、程序等方面对如何进行改造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事仲裁与商事调解作为两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仲裁法律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并且发展壮大,但是在实践中遇到了发展“瓶颈”;商事调解作为商贸发展的结果,在我国还没有确立基本的法律制度。本文在对商事仲裁与商事调解的优势与发展困境进行论述,比较两者的差异,分析两种制度结合的可能性及优势的基础上,试图将我国目前的商事仲裁与商事调解资源相整合,以寻找仲裁与调解相互共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浩田 《大观周刊》2011,(39):21-22
行政奖励在现代行政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行政奖励纠纷亦越来越多,理论和立法的缺失使得行政奖励出现了诸多问题,而随着行政奖励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客观上必然要求与之配套的行政诉讼制度。将理论及其它领域中已经研究相对成熟、有益且合适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调解制度、行政赔偿制度引入行政奖励诉讼制度,通过良好的制度衔接,丰富并完善了行政奖励诉讼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柯林霞 《出版广角》2017,(24):37-39
我国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制度正在构建当中,分析日本、德国等国的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制度,可以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明确著作权主管部门的立场,协调行政调解和其他纠纷处理机制的冲突,确定著作权关系的主体地位与利益分配的衡量标准,以及如何勘定与纠纷调解相关的必要事项,都是我国构建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制度必须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王冬梅 《新闻世界》2013,(10):201-202
本文以《金牌调解》为例分析了我国电视调解类节目的现状及不足,提出增强节目真实性、扩大选材范围、提高调解员素质、加强人文关怀意识、适度运用电视表现手段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实证的分析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创造性地将诉前调解制度发展的阶段划分为初创期、成型期、兴盛期三个阶段。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诉前调解制度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最终得出诉前调解历史嬗变给予我们的启示和此制度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电视调解类节目融合了电视节目的多种形式,内容以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主,通过调解过程的展现,向观众传达生活中"真善美"的道德标准。本文以《金牌调解》为例,分析电视调解类节目产生的背景,以及该类节目的社会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力豪  闫航 《今传媒》2012,(8):102-103
2011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正式施行,调解的力量显得愈发强大。近段时间以来,以解决公众纠纷为目的的调解类节目收视不断创出新高,甚至成为了地方媒体的炙手可热的品牌栏目。在这个大背景下,本文在分析调解类节目创设的社会背景、河南电视台《爱心调解》栏目设置与传播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电视调解类节目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季田田 《大观周刊》2012,(35):39-39,53
调解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的司法实践历来重视包括调解在内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商会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承担着维权及纠纷解决等重要职能。近年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倡导律师参与调解工作。笔者所在的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在律师参与并主导商会调解工作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笔者作为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指派到河南省豫东商会的服务律师见证了从商事调解中心到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过程,参与了商会组织的人民调解工作。笔者认为,商会的人民调解工作大有作为,律师在商会人民调解工作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律师参与人民调解的工作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著作权管理部门下增设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是2012年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亮点之一,但相关条款过于粗疏简略,不具有操作性.在借鉴日本文化厅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著作权管理部门可以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著作权纠纷调解模式,这既是前瞻性地践行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要求,也是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16.
江西卫视《金牌调解》这档调解矛盾、纠纷的节目,自开播以来获得了观众及业界的极大认同.作为调解类节目形态,它的情感调解价值在家庭、婚姻、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团体心理辅导的视角,分析《金牌调解》栏目发挥着的拟团体辅导功能、对求助者心理成长的积极影响,以及其在中国社会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宁 《新闻世界》2011,(2):143-144,146
调解作为一种"东方经验"在中国源远流长。虽然治安调解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优越性,然而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实践中治安调解工作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治安调解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朱蓓蕾 《大观周刊》2011,(33):11-12
案结事了,调解占主导。在法院解决当亨人矛盾纠纷的过程中,调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正确运用调解技巧提高调解成功率成为了理论界与实践界一同讨论研究的课题。因离婚案件具有其特殊性,婚姻法规定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离婚案件由身份关系所引起,除了涉及法律问题外,更多地还涉及了家庭伦理、情感和社会道德等非法律问题,因而用非法律手段化解离婚案件纠纷有其一定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本文以离婚案件为讨论对象,从心理学角度探完如何在调解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准确掌握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及规律来有效的化解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19.
清代统治阶级沿用历代调解制度,根据清代社会民族特点形成了成熟的民事调解体系,达到有效化解清代社会纠纷的目的。因此,通过对清代调解制度的全面探究,深入挖掘清代调解制度的价值,以期为处理目前高校突发事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电视调解,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与媒体发展变革有机结合的产物,牢牢植根于我国民生新闻的热土,并以上海娱乐频道《新老娘舅》为发端,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的成功为爆发点,逐渐掀起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发展的热潮。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北京科教频道《第三调解室》、辽宁卫视《复合天使》、湖北卫视《调解面对面》等大批电视调解节目纷纷涌现。其中,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虽然并非电视调解节目的首倡者,但其以敢闯敢试的勇气,通过理念、模式、管理等全方位的创新创优,迅速赢得了深圳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就实现了平均收视率近3、收视份额超过10%、同时段本土收视排名第一的喜人成绩,不仅为深圳都市频道打造出了新的品牌节目,而且开创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创新的“深圳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