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云南民族大学黄玲教授凭借其长期的高校生活体验,聚焦高校知识者的生存状态,创作出一系列以大学校园为背景,以高校知识者为主人公的中篇小说。黄玲打破同题材小说书写的弊病,以健康而纯正的创作态度描摹高校中种种荒诞图景与知识者们整体世俗化的卑微灵魂,揭示了当代高校知识者的精神裂变,显示出其自身特色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2.
当代小说家方方通过对知识者生活的描写,对人的存在和命运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她笔下的知识者虽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生活阅历各自不同,却有着相近的精神血脉,呈现出具有家族谱系的人物类型:即祖父辈,父亲辈,我辈三代知识者。在他们看似不同的生命形式里折射出三代知识者相似的宿命悲剧:无处遁逃的生命定数。宿命,在方方笔下表现为一股神秘的力量,她形象地描绘出在宿命之手操纵下代际轮回的宿命悲剧,发出一声声宿命的叹息。  相似文献   

3.
路翎是一个人类灵魂的探索者,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批现代知识者形象。然而从传统的士大夫“蜕变”为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知识者,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这些饱尝精神苦刑的现代知识者,进行着九死未悔的追求与探索,在血与火的背景下主体精神的喷发与人格的重建,最终走向“人底完成”。因此,路翎是以“达到未来的桥梁”的前瞻意识,凸显现代知识者精神“炼狱”的特殊性与艰难性。而对这种精神苦刑的展现与描绘,在一般作家的笔下确实较难以见到。  相似文献   

4.
本文聚集于方方小说创作的写作姿态研究,并通过与湖北作家的相关比较,概论方方创作的知识者写作身份特征;身份还原与价值坚守,发现市民与抗拒“市俗”,理性认为与世事虚空,写作使命与远避时髦。文章认为,上述看似悖论实则统一的书写姿态,正是方方作为知识者写作身份所体现出的身份特征与小说精神。  相似文献   

5.
新写实代表作家方方十分善于透过凡俗人生纷乱琐屑的表象,以犀利的眼光寻找、发现、开掘深深埋藏在凡俗人生中人性的丑恶与虚伪,人与人关系的非和谐状态,让我们看到一幕幕真实而普通的人生悲剧。从方方的市民题材小说入手,可以看到产生悲剧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文本内的因素,二是文本外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马竹是湖北文坛很有特色的一个作家,他的都市文学题材的创作表现了湖北都市文学创作的整体特征。文章力图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和文化语境研究,挖掘马竹创作的特点及其不足,从而勾勒中国当代都市文学创作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 ,作家关注知识者思想存在状态 ,其与社会的对立 ,使之难以认同早期都市文化。 30年代 ,随中国都市形态成熟 ,知识者在职业、生活与文化意义上对都市参与明显增加 ,思想存在色彩弱化。抗战后 ,工农文化的勃兴 ,使知识者思想存在与现实生存两方面都疏离都市 ,进入乡村  相似文献   

8.
田祝 《现代语文》2007,(12):64-66
毕飞宇的城市题材小说紧紧围绕人的基本生存问题展开叙事,展示了无家可归的孤独、挣扎中的自我迷失、无法摆脱的宿命等生存困境。正是在对生存困境的冷静逼视与悲剧性生命体验的书写中,寄托了作者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思考与追问。  相似文献   

9.
以作家深切的民间生存体验为实际基础,王朔在其小说中对知识分子形象进行了别样的塑造。小说中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在焦虑的生活状态中普遍呈现出一种世俗化的精神面貌或形象外观,委琐、庸俗与虚伪等成为渗入他们骨子里的一些性格弱点。王朔小说对知识分子所进行的调侃与嘲弄,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文学对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历程中的审美观念嬗变,另一方面也透射出王朔本人对知识分子问题在多维视野中更为深入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散见于一些台湾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即呼唤意识、自救意识、女权意识和女强意识等粗加梳理,并对其中颇具特色的两位女性作家的创作略加点评,旨在从一个侧面透视台湾小说的“另一半世界”。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作为一种高品位的精神产品,其专业性强,层次较高,读者面窄,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处于生存与发展的尴尬境地。为了摆脱困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高校学报应突出个性化、特色化,创新办刊理念、强化市场意识。  相似文献   

12.
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的矛盾与挣扎中,常常陷入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困境。近些年的一批高校题材小说将笔触探及到了思想意识更加复杂的知识分子所聚集的环境—大学校园,剖析了学院知识分子内心的彷徨与迷惘,他们的生存困境和精神苦痛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救赎之路的执著。  相似文献   

13.
索尔·贝娄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主人公多为犹太裔高级知识分子.贝娄着力描写他们在美国社会环境中迷惘、苦闷的精神状态,较为深刻地反映了当代西方世界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提出了资本主义文明面临着崩溃的问题,对当代文明的理解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  相似文献   

14.
网络生存小说是指主要运用写实手法书写当代中国人生存状况的网络小说。网络生存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学生态意义:网络生存小说既赤稞裸地写出了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打破了种种意识形态对现代社会的乌托邦梦想和虚假承诺,又在生态学意义上隐含着对主体重建的可贵思索。网络生存小说既在文学手法上了恢复了五四文学的“写实”手法,又在文学精神上体现了传统批判现实主义的真实性;既弥补了当代主流文学创作中“现实生活”缺席的局限性,又使自己成为当代中国民众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5.
清人曾认为《儒林外史》是结构谨严之作,如闲斋老人曾认为《儒林外史》的“章法”可与《水浒传》、《金瓶梅》媲美:卧评有这样的批语:“文章罗络勾联,有五花八门之妙”、“就其序事而观之,其中起伏照应,前后映带,便有无数作文之法在”、“凡作一部大书,如匠石之营宫室,必先具结构于胸中……此书之祭泰伯祠是宫室中之厅堂也。从开卷历历落落写诸名士,写虞博士是其结穴处,故祭泰伯祠亦是其结穴处。”①;齐评、天目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末,“新写实主义”作家登上文坛,掀起80年代文学史上最后一次文化热。这些作家以“零度情感”进行创作,将写作重心移到了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上,在生存状态中探索人生价值和社会时代的意义。通过对新写实小说中生存意识的研究探讨,可以发现新写实小说创造的独特审美态度、它对文学做出的贡献以及最后走向末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作家余华以其小说的先锋性品格引起文坛注目。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他的创作由对话语先锋意识的重视向写实传统靠近。在《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中,直视人类生存的苦难与忍耐,进行着充满人道主义温情的寓言式表达,表现出人类面对生存苦难和命运时灵魂发出的内在声音。  相似文献   

18.
在转型期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疾病叙事不仅传达了作家对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型和精神危机的反思,而且存在着“性别分工”.即,在男作家笔下知识分子的身心疾病或显或隐地都与公共政治有关,象征着其启蒙和审美身份的溃败;而在女作家笔下,知识分子的疾病则往往与性别政治有关,象征着男权文化对女性的伤害和束缚,以及女性的认同困境.知识分子的疾病隐喻构成了作家对历史与现实的批判,并隐含着渴望实现正义、自由、平等、幸福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19.
叶紫的小说通过对人的生存困境、生活苦态的深切关注和审美叙述,不仅揭示了在沉重苦难与死亡边缘中生命存在的苦楚与叹息,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人们在超越苦难时所进行的形式各异的自我救赎,渗透出执著的生存意识和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