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校本课程开发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和两者之间关系的论述,提出促进它们共同发展的主要途径:个体知识是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课程的结合点;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是两者发展的必要途径;校本培训、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从体制和管理上保障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教师职业群体文化是两者实现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体育发展,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有68%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一定的理解,92%的体育教师认同"体育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设计和建设者";仅有32%的学校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明显低于其他学科开发率;影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校领导和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3.
体育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体育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体育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以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研究活动。具有实践性、全员性、自主性、差异性、应用性等特点是连接体育校本管理、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的纽带,能够改善现有体育教学研究机制,有利于解决体育新课改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体育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校外专家的专业引领是构成体育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
向征 《体育师友》2011,34(4):55-57
体育教师即是体育课程的执行者,也是体育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体育教师为主体,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而教师的工作,教师施教的成功与否与其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密切相连,所以作为主体的体育教师开发怎样的校本课程与其自身的教育价值取向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关系探析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探析制约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组织者、实施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课程的开发者,从而使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发生深刻变化。重视和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开发中的作用,找到并解除其制约因素,将有利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致力于乡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提升乡村体育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是促进民间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优化乡村体育教学质量,实现地域性学校体育教学特色的重要路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浅析乡村体育教育相关的国家政策、乡村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特征;能力要素、影响因素、提升策略,为提升乡村体育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校本课程及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内涵进行研究。由于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缺乏认识,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程的改革实践。对此,文章在分析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等概念的基础上,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界定,旨在指导体育教师做好课程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8.
提出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规避的现象,认为教师文化所具有的保守性格、传统课程模式与管理模式的负面影响、部分体育教师本身素养的缺失、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缺乏正确认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激发教师参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积极性的策略:加强校本培训,转变课程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供资源保证;改变保守性格,加强多方合作;提高科研能力,促进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9.
原生态体育具有独特的教育文化价值和强身健体作用,是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和建构特色校本课程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明原生态体育内涵、价值及意义的基础上,对原生态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与条件、开发途径、实施过程及开发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纲要性研究,旨在为原生态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个宏观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开展体育校本课程研究,其动因来自于调动学校和体育教师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体育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和重塑体育教学研究的机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学校是课程研究的基地,体育教师是课程研究的主体。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身心健康教育,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是课程研究的直接目的。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暖影响了冬季冰上体育课程的开展,凸显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现实中体育教师由于缺乏专业指导,缺乏课程理论和操作技能,教师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发挥,遮蔽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视野,课程开发明显滞后。采用文献资料和实际调查等方法,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分析,从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加强与教育研究机构合作、加强教师培训、发展课程开发能力、建立课程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以期为课程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教师素质准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三级课程”所赋予自己的权力和义务 ,要有效地参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必须做好体育课程意识、课程观念、课程知识、课程理论、课程开发能力、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课程开发动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准备。  相似文献   

13.
金燕  季浏  汪晓赞 《体育学刊》2007,14(7):126-128
对江苏等8个省市的14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状况调查。调查发现,83.3%的地市已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已有68.4%的学校根据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积极开发体育校本课程;79.2%的教师已经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影响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因素前3位是校领导的支持力度、教师的能动性及场地设施条件。反映出校本课程的开发总体上是好的,但仍然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注重创新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对实现办学目标、形成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教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广西74所高校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总结阐述了体育校本课程在高校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课程论为理论指导,以江、浙、沪三地部分高校体育教师、体育行政领导作为调查研究时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逻辑推理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江、浙、沪三地部分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江、浙、沪三地部分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促进长三角地区的教育合作以及江、浙、沪三地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校本研究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制度。本文论析的三种类型的学校体育校本研究,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教学型的研究群体,本着以“课例”、“课件”、“课堂”为载体;以集团协作的途径、过程、方法为研究基础;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研究目标。二是研究型的研究群体,本着以学校体育科研的“课题”为载体,把学校体育中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把学校体育的发展作为研究目标。三是学习型的研究群体,他们是以学习为载体,以阅读为主线,本着作“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作为研究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提出了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举措: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开发校本课程,使教学更有特色;正确选择体育教学方法,引进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和多元的评价主体观念,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8.
钱勇 《体育教学》2013,33(4):55-56
一、背景与意义"没有教师发展,就难有学生发展"。校本研修是教师发展重要平台,教研组活动是校本研修的基本载体,教研组长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校本研修的有效性。体育教研组研修活动质量不如其他学科,受质疑的声音不断。笔者作为负责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师训员,一直思考如何寻求一个平台,作为提高体育教研组研修活动有效性的突破口。思考后认为教研组长是关键因素之一,决定组建教研组长培训班。  相似文献   

19.
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中介——校本体育课程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强 《四川体育科学》2003,(3):50-51,71
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中介,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立足于本校,师生参与及全面评价的特点;因此随着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重新构建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一、活动概述体育校本课程主要在于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宗旨,尤其是在广大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和偏远山区,校本课程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繁荣具有更加积极和实际的意义。为帮助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转变观念,充分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完善体育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