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先父终生从教,解放前教私塾,解放后当上了人民教师,先教小学,后教中学,所教学生,成百上千,可谓桃李满天下。他老人家健在时,每逢春节,远在他乡的学生回家探亲,都要上门看望老师。师生相聚,无所不谈,每当回忆起当年读书时师生双方一些有趣的往事,不管是年过花甲的老师,还是已届盛年的学生,都开怀大笑。真可谓言笑晏晏,亲密无间。及至老人家辞世,学生回来仍要上门,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教育渴望并呼唤人性的回归,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还给学生人性的课程。教师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帮助他们成为“完整”的人,简单地说,为师应该有“四到”。  相似文献   

3.
贾宪章 《山东教育》2005,(25):16-17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生活内容的逐步丰富多彩,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孩子们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日渐丰富,其眼界也变得开阔起来。于是,经常可以听到不少老师在抱怨:“今天的学生太难管理啦”“如今的学生一点规矩都没有”  相似文献   

4.
谭衬 《师道》2006,(8):16-16
古希腊智者柏拉图曾经说过,奴隶之所以是奴隶,乃是因为他的行为并不代表自己的思想而是代表别人的思想。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应该有“知”还有“识”,既有专业知识,还要有思想、有见识,做教育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或工具。事实上,深刻的思想与见识,是教师自身的尊严和魅力所在。有  相似文献   

5.
6.
浅谈师爱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平凡而伟大,是师德的核心;同时,师爱也是沟通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是教书育人的基础。那么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该怎样体现师爱呢?  相似文献   

7.
漫谈师爱     
孔德峰 《现代教育》2003,(20):54-55
教师,肩负着为祖国教书育人的重任。社会的发展,召唤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当然就少不了品德高尚的教师。而师爱是师德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师德的灵魂,也是一个教师的资格证。师爱,是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的一种真挚情感。它是指南针,指清学生学习的方向;它是常鸣钟,催促学生奋发上进。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教育渴望并呼唤人性的回归,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还给学生人性的课程。教师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帮助他们成为“完整”的人,简单地说,为师应该有“四到”。  相似文献   

9.
为师的良心     
古斯 《学子》2003,(8):10-11
在我的周围有这样一个怪现象:假如一个人在他的本职工作上不够称职、尽职,而这又威胁不到他的饭碗,那么这个人就会一直这样不称职、不尽职下去。以工作为乐?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们工作的目的不是在工作本身上哪怕这工作极轻松、体面、高尚、重要,而是在钱,在饭碗上。只要有饭吃,有钱挣,不管工作得怎么样,他们都能一直这样腆着脸“混”  相似文献   

10.
1997年9月8日,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某教室,上课时间到了,老师却没来。一群刚入学的研究生,先是有点奇怪和拘谨,后来就开始谈话说笑。十多分钟后,教室里走进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先生。他在教室里走了两圈,然后轻轻地在讲桌后的板凳上坐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看着学生。突然,  相似文献   

11.
熊丙奇 《山东教育》2013,(10):63-64
据报道.教育部将在大力弘扬教师高尚情操的基础上,建立教师师德长效机制,出台相关文件,划出师德“红线”。建立长效机制的提法不错,然而划出师德“红线”的做法.却并不是什么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育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它博大而纯洁,蕴含着对社会的责任和对未来的期望。在以“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富于创造、适应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的素质教育中,要赋予“师爱”更多的理性成分,使“师爱”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同情、期待与严格要求等方面,而且应表现在对全体学生树立100%的成才期望值,使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回首我13年的教学生涯,它们就像是天上的星星,点亮着我的生活,让我时常品味,让我时常感动,也让我拥有着美丽。一、起步篇:与其朝思暮想,不如面对面沟通记得在我刚参加工作与学生谈心时,更多的是谈话,而没有注重交流。即便"听"了,也是在冷漠地听,批  相似文献   

14.
贾宪章 《教育文汇》2005,(10):31-31
面对一些孩子由于过度自卑、迷茫、失望,而出现“破罐子破摔”等消极表现,不少老师总有些愁眉不展。难道这些孩子果真是天生不开窍的“顽石”?最近读到一篇名为《另起一行》的小故事,才恍然明白其中的缘由——为师者往往只以一种标准对待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一腔师爱全都“聚光”在一些“好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15.
在我喜欢的美国电影《死亡诗社》里,基廷老师第一次给学生们上课时.做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动作:他跳上了一张课桌,俯看着大家,开始他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16.
我有幸四次见到霍懋征老师,并聆听她老人家对我的教诲和指导。每当忆起,她那一代师表的高大形象便出现在我的眼前:那一身的正气,犹如一棵苍松,令人感到坚毅;那一腔真挚的情感,好像一位慈母,令人感到亲切;那一颗火热的心,恰似寒冬中的炭火,令人感到温暖。  相似文献   

17.
偶尔看到一个网友的论述.说是做教师的应该具有一种“霸气”。这“霸气”一词,很自然地让我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孟德诗歌中的“霸气”,更想到了他的“王气”和“菩萨气”。  相似文献   

18.
我从教已十多年,担任过政治、语文等学科的老师,也当过班主任和政教指导老师,对教师的要求有了更新的理解和体会,就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自己的好学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从而在学生中树立持久的典范形象和表率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为师的人格魅力与现代教师的人格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以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后人树立了一个鲜活的至圣先师形象。学习和研究孔子为师的人格魅力,对后世教师如何为人师表、对提升现代教师的精神境界、塑造适合新世纪需要的教师人格素质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胡乐乐 《教师博览》2007,(10):34-35
今年5月22日,北京海淀艺术职业学校课堂上发生了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一名男生冲上讲台,拽下年迈老师的帽子,当众侮辱老师。与此同时,起哄之声频频响起,学生下住随便走动,个别学生向老师扔饮料瓶,课堂混乱不堪……5月25日互联网再现了这一情号,各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海艺辱师事件”只是近年来频发的此类事件当中影响较大的一起。因此,人们在思考: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学校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辱师事件”对老师的人格、身体乃至生命造成了严重伤害。社会进步,教育为本,师道尊严不容侵犯。尊师重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何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师却受到如此的凌辱?“辱师事件”不仅触及了我们的道德底线,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尊师重教文化的反叛。和谐社会的创建有赖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是国民素质的根基,历史赋予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也赋予了教师崇高的地位和尊严。目前全国各地不时发生的“辱师事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社会的发展变迁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伦理道德意识趋于淡化,家庭教育杠杆失衡,教育改革步履缓慢,“素质教育”严重缺失,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以及心理问题,等等,都是导致辱师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本刊组织这次“辱师事件”大家谈,是想进一步反思“辱师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当前时代教师职业进行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