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 ,是由“两课”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以解决制约《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切入口 ,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对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一、纵向教学内容中的“三观”教育(一 )“绪论”教学中的“三观”教育绪论教学中所有问题的论述 ,都要站在“两课”全局进行 ,旨在明确《法律基础》课在“两课”中的位置 ,为搞好这门课的教学打下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使学生从树立正确的“三观”角度认识为什么学法 ,怎样学…  相似文献   

2.
“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提高教学实效,必须对传统教学的内容、方法进行改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理清了思路,取得了一定经验。一是改革教学内容,不抱泥于法条的注释,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应用性教学环节;三是改革考试方法,以考试为导向,引导学生注重实践和运用。一、“法律基础”课的特点及其传统教学存在的缺陷“法律基础”课是高校开设的一门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主要任务的思想品德课程,是关于法学基本理论和部门法基础知识的应用性课程,它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特点。因此,“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高职院校"两课"考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两课”考试改革势在必行。其必要性是由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社会经济发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生特点以及“两课”考试现状所决定的。高职院校“两课”考试改革的思路是:提高对考试的认识;师生共同制定评分标准;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核定成绩。  相似文献   

4.
“两课”教育肩负着培养新世纪的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任务,肩负着培养新世纪的大学生具备时代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历史使命,但是,就现在的“两课”教学而言,存在着种种的弊端,未能够完成此任。本人试图从改革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方法和考试形式以及考试内容入手,来谈谈“两课”的教学改革,以期盼使“两课”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谢庆良 《文教资料》2006,(36):112-1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实事求是的提高“两课”教育效果的重大决策,受到高校师生普遍欢迎。这项改革对广大“两课”教师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应在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活动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体的实践内容 ,“两课”教育教学的效果必须正确选择恰当的检测手段来评估。本文认为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考试模式及其手段难以检验“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从而使“两课”教育教学的目的难以实现。在具体分析现行的“两课”考试模式和方式方法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本文深入探析了“两课”教学考试环节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提出了改革“两课”教学考试环节的一般思路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杨业琴 《考试周刊》2012,(41):170-171
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加强“两课”实践教学.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教育行政部门、高校领导和“两课”教师共同关注的目标。作者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三方面探索“两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以此为切入点切实加强“两课”实践教学.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考试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根据《课标》精神,我们对科学课的考试进行了改革。一、考试内容的改革传统的考试以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的内容为主,答案常常是惟一的。新课程要求考试应“着重检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少考查记忆性的内容。为此,我们在考试内容上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从分析影响当前“两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入手,提出在教学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和考试方法等方面改革的对策,即建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科学价值观相统一的教学目标、提高“两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建立平等互动的教学模式、改革考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
深化"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教育部新的"两课"教学基本要求,分析了"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新形势下深化"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增强"法律基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各种文化和思潮交汇激荡,涉外院校首当其冲。在这种形势下,作为高校宣传马克思主义主阵地的“两课”如何进行教学与考试方法改革,就成为“三进”的关键。本文主要从涉外院校“两课”教学与考试方法改革的必要性、教学方法改革和考试方法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两课”考试与“两课”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两课”考试现状反思国内高校对“两课”教学和考试进行各种改革的尝试始终没有停顿。随着形势的变化,高校的“两课”教学改革始终积极进行,从课程体制的变化、学科的选择、学时的安排到教材的编写和选用、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两课”考试的改革也积极进行。总结起来,大体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第一,从考试形式上的探索。许多学校积极摸索用多种方法来评价或考核学生学习“两课”的情况,比如采用闭卷、开卷、写论文、口试等方法,丰富了“两课”考试的形式。第二,从考试的内容上进行探索。比如增大了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增强“两课”(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说眼力、吸引力,我们对“两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两课”仍然存在着厌学情绪,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学生的到课率和课堂秩序仍是靠“考勤”和“考试”来维持。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两课”存在偏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逆反心理,也是影响和干扰“两课”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成因及其克服进行探讨,就显得极其必要。一…  相似文献   

14.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于考试的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二是考试方法。近几年,我在考试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改革。一、目前语文考试方法的弊端考试的目的,是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同时也有“指挥棒”的作用,即指引学生的学习主攻方向。考试内容固然重  相似文献   

15.
提高“两课”的针对性、时效性是“两课”改革的攻坚战,如何结合“两课”教学新情况在教学方式、方法、手段上有新突破,是近年来教改的热点。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几年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中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对改革"两课"考试考核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两课”教学,提高大学生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一直是高校“两课”教育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造成当前“两课”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考试方法单一、机械、呆板,使学生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探讨了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知行考试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旨在通过科学的考评方法增强“两课”教学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在高等教育全面改革的新时期,很多院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开始全面实行完全学分制或学年学分制。在这种新形势下,“两课”教学与管理面对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分制强化了专业意识,容易弱化“两课”教学。全面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部门、单位,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课赋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并严格规范和管理。与专业无关但与学生全面成长关系极大的“两课”,很容易被冲击,出现弱化“两课”教学的现象。其二,学分制强化了文化素质,容易泛化“两课”教学。…  相似文献   

18.
学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学生素质较差与学习功利化、教师素质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充分认识“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端正对“基础”课的学习态度,加强对“基础”课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特别是加强对“基础”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手段、考评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是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19.
提高学生对“两课”的兴趣和热情,除了丰富教学内容外,还应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两课”的教学方法来看,多年来实际上是以单一的课堂灌输方法为主,成绩也以单纯的考试来衡量。这种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与单一的考试模式两位一体,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两课”来说,学习成绩只表明了考试的结果,而没有完全表明开设“两课”的实际作用和实际成效。针对上述问题并根据“两课”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改革中逐渐建立“两课”教学的反馈机制、参与机制和互动机制,同时,引…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考核模式存在着成绩结构欠合理、考试形式单一、考试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等问题与弊端,从而严重影响了其教学实效的提高。因此,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并采取灵活有效的考试方法,拓宽考试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就成为《纲要》课乃至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