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九世纪末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思格斯晚年在他的一些论著和书信中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若干重要问题作了精辟论述。我们侧重分析和梳理恩格斯晚年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关论述,以此加深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特别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改革,意味着对社会主义传统体制的批判,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得出的行动上的结论。生产力标准,正是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核心问题。所谓社会主义再认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的熏新理解、观察与评价。以生产力为标准,不但可以弄清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中现实社会主义和理论社会主义的关系,而且可以认清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模式形成的历史根源及其改革的客观依据,从而使社会主义改革建立在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一、现实社会主义不同于理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一回顾和反思科学社会主义诞生至今的一个半世纪的历史 ,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和认识 ,则一波三折 ,历尽曲折与艰辛。19世纪40年代末 ,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受他们所处的时代条件的限制 ,马、恩主要从理论上回答了无产阶级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等重大而迫切的理论问题 ,由于还缺乏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 ,因此 ,对未来社会的描述 ,只能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预测和一般原则性的说明。这一事…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各国马克思主义者一直探求的问题,也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深化的重大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  相似文献   

5.
1978年至2000年22年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随着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断深入、拓展。理论研究工作使人们对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认真研究、分析这一时期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状况,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主义理想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和发展趋势作科学分析基础上对未来美好社会的预见和设想,是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应有的规定性所作的理论论证。社会主义现实是指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的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近年来,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人们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打破了过去我们曾经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某些僵化的理解,排除了社会主义不正确的附加,这对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用社会主义现实否定社会主义理想的思想倾向,其特点是用社会主义现实与理想间的差异来否定社会主义理想,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些设想没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变成现实,以此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是空想。现实社会主义真的已推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证明他们的设想是空想吗?弄清这个问题是有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实社会主义问题研究论纲吕未林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曾经指出,社会主义自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那么,在现实社会主义①成为现实以来,人们的态度又应该是如何的呢?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是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留下了太多太深的教...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学科,目前所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还不是令人满意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是人们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认识还不够明确、不够、统一,没能解决好科学社会主义与相邻学科内容重复的问题。因此,对科学社会主义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探讨,仍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要正确地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同社会主义现实之间的关系,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由于不能正确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死搬教条,不能很好地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反思和创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也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大课题。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在深化,逐步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的现实。 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势,设  相似文献   

11.
以哲学视角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的历史考查,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邓小平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我们考查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从哲学角度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飞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使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实践中成功地获得了自身的实现与发展,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飞跃。  相似文献   

13.
<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出,顺乎历史的潮流,深得群众的拥护,因而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重视。我们应该把这一问题当作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仅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科学社会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谈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初叶形成的社会主义观,对后人研究和实践社会主义产生过重要影响。章通过对孙中山先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与发展、内涵与特征以及与科学社会主义观的联系与惜别的探析,指出了孙中山先生对认识社会主义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了孙中山社会主义观与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邓小平同志的南巡重要谈话和江泽民同志的十四大报告对这一问题作了科学的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方,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几点学习体会。一、为什么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制度诞生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今天为什么要重新提出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呢?乍看起来似乎很奇怪,其实这是社会主义实践本身提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决议》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规律,集中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核心和实质的是其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科学地回答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重大问题,初步探索到了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首先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旗帜,是其创始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揭示的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般规律和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共同方向。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虽然揭示了社会主义最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基本趋势,但并没有先验地描绘未来新社会的具体细节,只是揭示了未来新社会的一般本质和一般特征,他们反对把科学社会主义变为“一般历史哲学理论”的万能的钥匙,并且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充满运动、经常变化的历史有机体。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现实形态。高举这面旗帜,就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和道路划清了界线。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正确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现实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纲领性文件。按照《决定》的精神,对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就使用现行《社会发展简史》课本,进行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中,如何贯彻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的问题,谈谈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几点说明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变革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政治规律。政治和经济不可能也不应当截然分开。但作为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核心的东西,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我们是按照这样的认识来安排这个提纲的。在制定提纲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完整地准确地反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努力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现实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由于中国革命在世界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加以我们是在中国开设这门课程,因此,我们较多地联系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  相似文献   

20.
要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妥善地处理社会主义问题,必须以科学的思维为导向,走出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种种误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挫折与必胜、经典与现实、现象与本质、具体制度与基本制度等范畴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中社会、模式、实践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