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两种力量在支配着教育的发展,一种是生活实在的力量,它使教育努力去适应它的需要,在这种力量之下,产生了功利主义的教育信仰。另一种是向往美好的力量,它使教育努力离开现实,不断超越自身,并将教育的最高理想指向于自由教育。  相似文献   

2.
人的超越性及其教育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越性是人的根本特性。生命就是在“应然”与“实然”的不断地转化之中实现着对自身的超越,从而发展着自身。超越性说明发展的主动权在于人自身,因此,以发展受教育者为己任的教育,必须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受教育者,唤醒他们的超越意识,培养他们的超越精神和超越能力,是生命的超越性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走向人文关怀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文化具有同质异形性。文化是母教育是子;文化是质教育是形;教育是文化的形式。教育对文化的依赖与适应表现在教育的知识内容、组织形式、方法手段、管理制度以及价值观念方面;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与超越不仅表现为传存文化,更表现为选择、调控、整合、创生文化,推动和促进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问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课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首先要着眼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对当前的社会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认识到何谓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何谓“超越”,认识到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在价值观方面面临着适应与超越的两难选择,教育理念的超前性和教育改革的滞后性之间的冲突使得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多元而无序的态势。中国作为迟发展国家,教育必须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为基本追求,倘若实践中的超越偏离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导致的只能是教育的僭妄。  相似文献   

6.
适应与超越是教育介入社会生活的两种基本取向。"适应取向"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强调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单向服务;"超越取向"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突出教育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引领。适应与超越并非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而是解决不同问题的一般策略。两者之间也不是上位与下位、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而是具有不同问题指向的并列关系。当前教育改革需要两种取向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应对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教育适应与超越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适应与超越的含义、理论基础、相互关系、实践体现等.相关研究改变了仅以教育的适应性来理解教育与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局限,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尚存在基本概念含糊、理论视野有待扩展、实践问题研究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今后的相关研究要廓清基本问题,更新扩大理论视野,拓展深化实践问题的研究,实现研究方法的多元.  相似文献   

8.
两个定理:Ⅰ)如y=f(x)是超越的,则其反函数(如存在)也是;Ⅱ)任何非常值周期函数是超越的,被证明了.借助于它们,建立起圆函数、指数函数及它们的反函数的超越性,并指出一些"奇异"的函数,如Dirichlet函数及Kronecker delta符号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9.
教育之适应与超越:一种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学认为人和自然之间,永远是自然决定人的发展,人的超越只有顺从于人的适应才有利于生态平衡,以培养人为旨归的教育的超越相对于教育的适应只能是第二位的,适应是前提和基础,当前,教育的超越的实现要通过实施具有特定内涵的主体性教育才可达成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工具性教育思想盛行,教育的工具性被过度强化。在工具性教育思想影响下,高职教育当前要关注五种倾向,从教育的适应与超越之辩证关系的角度可探讨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适应问题”是大学生入学之初和就业前后普遍存在的问题。前者是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的问题,后者则是如何适应社会的问题。这一问题应当通过大学“适应教育”加以解决,可列入德育教育范畴。各大学都应有“适应教育”的计划和专门机构,设计教育内容和目标体系及实施办法,配备合格师资,以期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将听障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的、具有进取心的人,不管他们最终是成为创业者还是选择就业,他们都可以通过创业教育学会投资自己,并且对未来有更多的选择.对听障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关键在于:一要大力开发创业教育项目课程;二要采取多样化的创业教育实施方式;三要树立多元的创业教育评价观.  相似文献   

13.
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是对传统道德理论的超越,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认为关心是一种关系——对德育一元论的超越;在教育中更关心孩子的成长——对关心本质的超越;关注道德情感的作用——对道德理性的超越;注重个性——对标准化德育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关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问题,从三十年代开始争论,直到现在,一直没有统一过。1983年王荣纲同志把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外作家和理论家研究报告文学的一些主要论文选辑在一起,交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名叫《报告文学研究资料选编》(分上下册),共近100万字。内中十有八九的文章都着重论及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问题,且争论意见分歧很大。可以这样说,在文学创作领域,对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问题的争论,是持续时间最长,且至今仍未取得一致结论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虚概念问题的意见,在近十多年发表的有关文章及出版的各类教科书中,其表述很不统一,甚至很混乱;有的表述常常语焉不详,含糊不清,甚至自相矛盾;而在形式逻辑体系内部,这部分内容的一些表述常常与体系中的相关部分发生矛盾.对于讨论逻辑问题的文章和讲授逻辑知识的教材,以上情况的出现,是不应该的.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问题的复杂性,作为复杂问题的讨论,这种情况的出现,又有其可谅解的一面,下面拟从几个方面对讨论和讲授中的不统一性,不明晰性和矛盾性作一概略述评.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珍 《文教资料》2010,(17):213-214
传统大学新生教育多强调"管理"和"适应性知识的普及",成效不够显著。针对新生不适应的本质原因(角色转换、高校管理层面),本文提出生存适应、交往适应、学习适应三个指向的创新性新生适应教育思考。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审时度势,正视问题,深化改革,主动适应,适度超越,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8.
开拓非学历教育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本文设想:能否从清醒认识当今时代特点入手,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邓小平同志一生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分析市场经济的特点,分析非学历教育的特点,从而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来。  相似文献   

19.
对超越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质力量之一。而文学创作中的超越,最终是一种审美的超越,是创作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重要表现。它的具体蕴涵有内在与外在、隐性与显性、浅层与深层之别,并可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八大独特的属性和价值特征。但它又始终受制于客观规律的种种约束。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军队性质永不变质和促进战斗力的思想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科学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