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适应"卓越计划"对电学基础技术课程的要求,电学基础系列课程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专业需要和社会需求出发,加大工程实践力度,提出"把培养工程师的任务交给工程师"的教学理念,通过进行课程整合,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中加入系统性的工程实践环节,聘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授课,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培训,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培养学生的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能力,达到电学基础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自动化专业的改革经验也逐步应用到其他电类专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我校的建设背景,我校的《电路理论基础》课程作为省级精品课程,已经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成果。《电工测量》作为相对应的实验课程则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本文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学理念针对《电工测量》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大学依托教育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借鉴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认证进行有机结合,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结构组织、实践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了完善的卓越焊接工程师培养体系。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和教学改革,卓越焊接工程师培养工作取得了具有积极意义的研究成果,这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程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卓越工程师班是长江大学秉承"面向产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设置的特色班级,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石油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质量工程师"为目标.《钻井工程》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对于"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系统分析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钻井工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钻井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的三个方法,即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完善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现场实际;重视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本文将CDIO创新型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教学改革探索中,强调课程教学与企业和市场对接,注重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使课程教学达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的培养要求,上海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对"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的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尝试。提出了"保证基础,重在应用,教法先进,强调实例"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进行了三方面的尝试:一是在理论体系完整的前提下,保证基础,强调应用,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以适应培养要求;二是在教学方法上,引入先进的教学工具软件MATLAB,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加强互动,增强教学效果;三是面向应用,突出实例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通过工程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针对《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特点,提出了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提升教学效果,将该门课程打造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自动化专业实践初步"专业实践基础课程建设为案例,探索高校新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该课程以实验教学项目为主线,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边讲边练和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自动化初级工程师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其工程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和考核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工程应用先进性的统一,培养了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我国焊接专业人才已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其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焊接理论和技能教育改革以培养达到标准化、统一化和国际化的技术人才为目的。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焊接工程师和焊工的培养模式及其不足,针对焊接专业人才理论和技能失衡的问题,提出了"技能培训"实验课教学模式,自主开展工程实践训练,设置技能考试模块,使焊接理论课"实战化",以使之与现实生产紧密结合,使学生掌握焊接工程师的必备焊接操作技能,构造新时代的"焊接理论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有利于焊接毕业生独立开展科学试验和产品试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贯穿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电工学"作为非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基础上,对不同知识模块的教学进行优化设计和综合运用,并以案例的方式指导学生完成理论设计及实验验证,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过程中存在实践不足、工程体验少等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为主体、能力培养为导向,根据"新工科"要求,以冶金工程专业为例,探索突出工程能力为导向优化"冶金工程类"的课程体系、抓住"理论+实践"两个基本点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网上课程教学体系、增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视野等举措,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冶金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桥梁建设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扎实技术基础、宽广专业知识和良好团队协作能力的工程师,本文基于重庆交通大学《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现状,融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实践教学体系和评估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倡导"项目式"的课程安排,将桥梁实例融入基础理论教学中;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学习小组;通过开展方案设计、模型制作等竞赛,丰富实践教学体系,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开设的城市客运交通课程学时偏少,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鲜有实践教学环节,这与当前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大学教育主流不相匹配。因此,城市客运交通课程必须摒弃以往教学中的不足,注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知行合一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与核心在于培养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本文针对专业选修课《连铸工艺与设备》课程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中教学与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合理设置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式、精选教材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等,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现专业选修课《连铸工艺与设备》教学中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系列课程是在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其他课程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有"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程体系存在着教学思想和目标对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强调不足、课堂理论教学比重过大、实验和实践教学仍未能改变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缺乏课堂互动交流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以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教材建设为基础,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的改革为手段对课程教学开展了实践改革,经过几年的建设,构建了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课外创新小组和创新基金项目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工程训练课程是在一个高水平的工程训练综合平台上实施的"理论教学、理论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三段式教学模式,由教师、工程师和技师组成的工程训练课程团队承担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手段,以工程基础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组织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18.
"电路与电子学基础"课程是信息大类专业平台课,是培养学生电类和信号思维的基础课程。课程一方面将知识体系进行重构,将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引入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仿真+实操的实验形式,考核形式过程化。通过三轮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也有一定的增强。  相似文献   

19.
陈玉华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4):233+235-233,235
为配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培养卓越焊接工程师,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的要起,对《金属材料焊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实施了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改革,选择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资料作为案例教学内容,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结合科研项目开设开放型实验作为选修实验,并在创新实践训练环节中设置“异种金属焊接技术探索及焊接性研究”方面的课题,作为理论课程实验的补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的内容融入原教学内容,达到了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生物反应工程课程在工科高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生物反应工程课程改革,通过探索性实践教育和引导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学习能力,并通过工程设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具备卓越工程师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为该课程的在工科高校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