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课程存在的问题,要求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进行重构。课程重构的理念是:服务于全人发展、课程结构合理化、课程内容现代化、有利于建构性学习、有助于“理解”科学。课程重构的策略是:在课程结构方面,强调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方法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在课程内容方面,加强课程的前沿性、通约性、过程性、注重认知策略性和适切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对中高职课程有机衔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历史命题,它是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人的提高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与核心地位决定的。针对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课程标准厘定不清、课程内容重复严重、课程结构因循陈规、课程教材一仍旧律等问题,文章提出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计划,准确定位和整合课程内容,重构课程结构,整合创新教材编写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典型化工装备"为载体,从职业岗位分析、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入手,分析核心课程建设的方法和途径,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并开发特色教材。  相似文献   

4.
学术性是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个基本特征,应该体现在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中。从学术性角度解读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指出其课程目标窄化、课程内容流于形式、课程评价片面等现实问题,并试图从课程目标的多维化、课程内容的专业化、课程评价的立体化等探讨重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学术性。  相似文献   

5.
在全民健身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应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部署,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真正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开展现状分析,从更新体育教学理念、明确体育课程目标、重构体育课程结构、优化体育课程内容、加强体育课程实施等五个方面,为体育课程建设指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多元角度论述了高职课程学科化的原由,并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三方面提出了高职课程职业化重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徐国庆在《江苏高教》2009年第6期中撰文指出,为了促进高职课程改革更加科学、有序地进行,急需清理最为其基本理论取向的关键概念。作者将这些关键概念归纳为五个基本方面: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技能还是重组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结构定位还是内容定位;课程内容的重构是工作导向还是技术导向;课程内容的表达是标准取向还是教师取向;课程的逻辑基础是基于夯实基础还是生成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皓  胡会娥  冯子健  陈泽 《教师》2023,(5):102-104
目前国内的智能教育处在基础阶段且发展不够充分,需要宏观理论体系提供指导发展。文章作者以高校“工程材料”课程为依托,探讨高校理工科课程的内容适配性问题,以客体改革带动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进步为指导思想,实现“主体—客体—主体”智慧教学结构健康发展;运用“五步法”优化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完善立体教材;在适配性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构建“教育+技术”理论框架,提出了智能教育环境下高校理工科课程内容适配性改革的通用策略,以期为相似课程内容的智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学生自身素质发展和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内容、效果来看,根据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根据当代科学发展和人的发展规律设计课程体系内在的逻辑结构,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实现课程内容、形式和管理的协调一致,重构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针对当前的社会现状,通过课程理念的合理建构、课程内容的现实化调整和课程比例的协调等一系列措施,平衡“学术性”和“师范性”两种倾向,扩充公共基础的课程内容,强化文理渗透,丰富教育类课程的内容,突出专业基础课程对中学教学的指导,并充分协调三者之间的比例,以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师范类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教学技能,更好地满足就业和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重构教师教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体系。有利于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1.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要素,它必须适应学科与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美国法学院课程的演变主要表现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课程的价值诉求等三个方面.其发展体现出了稳定性与动态性兼具、内容与方法相协调、体系呈现高度开放性的特征,使美国法学院课程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建设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依附现象。促进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在吸收和借鉴中不断发展,应把握主体性、本土性、开放性等原则,合理定位课程目标,注意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寻求国外课程内容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3.
对美术学(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教育类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对照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查找此类课程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优化课程结构、更新与完善课程内容以及注重课程实施多元化和课程评价动态化等方面的改革,推动美术学(师范)专业内涵式发展,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美术教育师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课程内容的预期性生成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对课程内容加以增删、延伸、扩展以及综合等智慧性的加工,是对普适性文本内容的一种超越。由于课程设计取向视野的狭隘性、语言表达的局限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得课程具有生成的潜能。教师可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教育价值观,遵循探究原则、教材心理化原则和学科结构原则进行课程潜能的挖掘,预期性生成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5.
剖析了职教教师教育中教育学科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教学与评价、实践课程等维度阐述了这类课程的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转变时期,多样化发展和多层次办学将一元化精英教育推向了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多元化教育。《大学体育》课程为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在课程思想、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等方面不断重构,实现《大学体育》课程人文素质、体质健康目标不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现行《思想品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四版)中存在的知识点分离、割裂等现状,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重构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等方法,促进课程整体变革,这一过程被称为"课程整合"。一、思想品德课程整合依据: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整合,不是无  相似文献   

18.
科学教育课程的跨学科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知识价值和个人价值等方面.课程内容体现出整体性、跨学科或超学科性特点;课程结构采取融合的形式,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均居科学教育课程的跨学科建构特征.而师资队伍、思想观念与理论基础、课程建构与分科教育的关系、课程的评估和逻辑体系等问题是科学教育课程建构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日本小学理科课程标准在构成模式、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重新修订。新标准在构成模式上相对独立,在课程目标的构成与表征上突出理科特征且表述通俗简明,在课程结构上由三领域整合为两领域,在课程内容上按学年配置且表述模式统一。这些特征对于我国相关领域有一定反思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承担的不仅是择业技巧的教育,更应该是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高职生的职业素养由拓展要素、保障要素和支撑要素三方面构成,基于职业素养的就业指导课程以人本性、职业性和隐形性为理念,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手段入手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