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文本细读的方法方兴未艾,得到很多语文届前辈和名师的推崇,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尝试文本细读,以期重新阐释教材,赋予教材以新意。本文以几位当代名师讲授杨绛先生所写的《老王》的课例为例,具体说明如何通过关注突兀性词句、重复性词句和寻常词句来进行文本细读。  相似文献   

2.
"读""品""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有效指导学生读、品、悟首先要深挖教材,找准细读文本的切入点。抓关键词句就是有效指导的最佳方法,找准关键词句,能够使教学过程更为清晰,能够让学生自主发现文章的闪光处,有助于理解语言内涵,体会人物情感。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需首先进行文本的细读,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细读的环境中感悟文本,更需教师在细读时思考。以《夏感》为例,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剖析,落实文本的文字美、角度美、情感美,让细读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4.
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对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细读,是对语文文本沉睡的唤醒。语文文本是寓意深刻的故事,是饱含深情的述说,有时它会是一种情绪,有时它又是一种感性。王崧舟老师就曾经说过:“文本是你美丽的倒影。”教师能自觉地正确地解读语文教材文本,是确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文本细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感知文本来理解文本,以此获取审美体验的过程。细读文本,解析文本,就需要以文本为中心,最大化体现文本的价值;需要通过反复阅读,细寻关键词句;需要坚持合理想象,还原空白点,提高文本细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关键词句的学习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抓住关键词句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纵观全文、理清思路,让学生在边读边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达成与文本的心灵对话,在边读边记录感受中,获得思想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语文教学达到高效。  相似文献   

7.
林金火 《考试周刊》2014,(87):26-27
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中职语文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正确深入地细读文本,潜心揣摩教材,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让课堂充满语文的芳香。本文从"采用多重视角进行文本细读,挖掘文本价值"和"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文本细读,挖掘文本价值"这两个方面对潜心细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价值,以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具体应做到:以"关键词句"为抓手,激发想象,解读内涵;以"标点符号"为抓手,激发想象,体会情感;以"文本留白"为抓手,激发想象,丰富视像。  相似文献   

9.
随着201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的颁布实施,“文本细读”这一概念走进我们的课改视野,许多一线的语文老师和教研组都以“文本细读”为主题展开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研究。我校语文科组也以学习新课标修订稿为契机,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开展“开展文本细读,促进课堂精彩生成”的教研活动,并通过开展公开课和示范课,带领大家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读文本,准确把握教材特点,细掘文本有用资源,彰显教学亮点生成。下面,就本学期我校冯倩霞、郭广龙、胡伟胜三位老  相似文献   

10.
研读文本,发现2008年6月第一版,2013年5月第6次印刷的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后的练习——"词句积累",用词欠妥。部分"词句积累"练习的编排内容,不是词语,就是句子。例如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4页"词句积累"下编排的全部是词语:词句积累。  相似文献   

11.
文本细读是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阅读方法,它是指围绕文本开展仔细、反复的阅读,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摘取点睛之笔,让学生追随作者的创作思路,领悟文本的思想情感,明确文本的主题思想。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多源于名家,文本篇幅较长,教师应调整教学思路,引入文本细读的方法 ;借助词句标注、互动交流、场境导入、情境演绎、意境联想等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助力学生了解文本内涵,深挖作者的真情实感,进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教学的内容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个人认为:要上好阅读课,文本细读是基础。只有师生共同进行文本细读,贴近文本的意蕴,才能发展阅读主体的创造力。一、潜心涵咏,推敲词句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谈不上文本细读。文本细读的关键在潜心涵咏,  相似文献   

13.
"读""品""悟"是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是指导学生"读""品""悟"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品读关键词句可以以点带面,以句带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精彩的亮点,通过揣摩文字、品味语言,从而领会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和思想内涵,构筑起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情感的有效平台,让学生在品读语言中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词句含义、结构层次、情感意境、写作手法等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细细咀嚼,进而捕捉到更多的学习信息,挖掘更多美点和亮点。在体味语言文字的时候,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因此,特针对基于文本细读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学生教育系统的基础,只有基础夯实牢固,才能取得更大进步。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掌握对语文教材中字词句的理解,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对课文中的词句进行理解,可以为以后学习古诗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低年级小学生理解课文字词句能力教学内容优化的必要性,为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乐刚 《考试周刊》2014,(87):36-36
<正>词语的创造性运用主要是指创造一个新的词句或者赋予原有的词句以新的涵义。对词语而言,包括字与字的创造性搭配,造出新词;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使用某个已有的词语,扩大词语使用的领域等。对于句子而言,其创造性运用主要体现在句式的灵活运用上。下面我就小学语文中词句的创造性运用谈谈见解。一、依托文本,想象创造低年级以学习字词,理解字词,积累字词为主。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教材,不仅重视分析文本,更注重让学生在学习  相似文献   

17.
周晓碧 《考试周刊》2024,(17):45-48
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板块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个板块涵盖了语文学习中的关键因素,包括词汇的选择、句子的构建以及段落的组织。这些元素构成了语言的基础,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引入,语文教育变得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因此,在《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板块中,不仅仅关注语法和词汇的应用,还强调如何运用这些语言元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感情和思想。这与传统的语文教育有着显著的不同,它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文章旨在探讨从新课程理念到实际教学中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词句段运用”的教学策略,通过深入研究这一教材板块,将揭示如何更好地教授词汇、句子和段落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本细读是基于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本,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并在阅读过程中提炼出文本主旨思想的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采取细读关键字词、细读文本内容、小组合作细读等文本细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快速走进文本意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学好语文知识奠基。  相似文献   

19.
“细读文本”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互动交流的重要环节,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教材文本进行细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包括教师对文本的细读,也包含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细读。换句话说,就是教师以阅读为起点,仔细研读文本,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和修辞,获得亲历的阅读经验、情绪和感受;继而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品味言语,开掘言语的内涵,主动并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细读文本离不开教师先行、教师选择和教师指导,可以说“文本细读”的关键在于教师。  相似文献   

20.
一、抓住传神词句.品味语言艺术吕淑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章的语言.语言承载着作者在认识社会生活中所捕获的意义.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渗透着饱满深沉的思想感情。我们要本着对文本语言的高度警觉.用敏感的心捕捉文本潜在的信息,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