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文化的传承,通常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将其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促使小学生学习相关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精华,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承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进行阐述,并提出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既要向学生传递新知,更要让学生在接纳新知的同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整体教学法,从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本细读中,通过推敲词句、还原生活,初步感受传统文化;在类比、对比等群文阅读活动中,拓展视野,了解传统文化的更多知识;在主题探究和实践活动中,积极内化,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创设从课内到课外的整体学习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音乐课程理念为指导,发掘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通过音乐的熏陶,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从多方面对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指出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可见,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能够丰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拓展小学生学习思路,借助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从而有效促进小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要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俞作志 《成才之路》2023,(19):33-36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优秀文化,对教书育人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融入到德育中,能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的过程中,应重视校园德育文化建设,明确教育教学目标,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德育,积极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寻访‘老’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内心,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是国家重要的教育思想。低年级语文统编教材选编了不少传统文化方面的文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传承与创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机械灌输的教学形式,以教材内容为载体,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的教育文化背景是:一方面,网络等大众传媒文化占据了学生的生活空间,一方面,传统的、封闭的、单项的、功利的阅读仍然大行其道,它极大地迟滞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结合现在的教育文化背景,有必要对书册阅读作一番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促使他们提升道德品质。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包括策论、诗、词、曲等各种不同的文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传统文化视域设计文言文教学策略,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仲晓玮 《江西教育》2023,(19):54-55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文化自信的理念,并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优秀外来文化作为语文课程的文化源头。教师要充分发挥统编版教材中红色文本的价值,为学生搭建相应的解读支架。  相似文献   

12.
袁俐芳 《上海教育》2014,(4):114-114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电视、网络、卡通、漫画这些精彩又富有诱惑力的东西以各自不同的魅力吸引着学生。学生们在获取这些文化信息、感受快乐愉悦的同时,离本土的传统文化却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3.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不断传承与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有效地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结合文本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内化、传承和发展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少年生命成长的沃土,熏陶着每个学生的生命底色。语文教师要对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更要将其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融入自己的生活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用精准施教,在学生的心田中根植传统文化的基因。本文提出要精准解读教材,在凸显课程本质中精细施教;把握实践认知,在聚焦审美特质中精准施教;丰富认知渠道,在融合现代技术中精准施教;搭建实践平台,在推动知行合一中精准施教。  相似文献   

15.
闫惠敏 《文教资料》2011,(10):48-50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和发展性具有非凡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但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中学文言文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养成和传统文化的弘扬。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给21世纪中学生的成长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当前部分初中生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传统文化回归教育”呼声日益高涨,社会、学校都希望通过对中华经典文化的学习来实现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精神的弘扬,但大热的背后中学生仍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传统文化学习并未大兴。笔者从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社会环境等因素,分析个中原因;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给学生注入正能量和从现代教育技术中寻求妙计良方,为学生注入“内化”力两个方面,就如何让学生高效地习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探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正>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承载了泱泱千年的悠久历史,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时至今日也依然令人回味无穷。生活在现代的学生每天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新鲜讯息,作为中国人我们自然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才能真正产生文化自信。小学古诗词教学不光是要向学生讲授古诗词的内容和含义,更要通过课程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对我国历史文化有更为深刻地认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灵活创新古诗教学,引领学生品味古诗,感受古诗意境之美,从古诗词的内容中有所领悟,培养学生积极正向的审美与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头和力量源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建设,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浸染功能,对学生形成正面的思想影响和积极的人生导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文明的行为举止;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把民族文化的根、爱国的魂深植在学生心田,把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9.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教师以“剪窗花”的教学为例,通过实施“欣赏剪窗花艺术,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实操剪窗花过程,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性”“追溯剪窗花历史,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等教学策略,探索小学数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育人策略。  相似文献   

20.
吴蓓 《江西教育》2023,(11):50-51
古典诗词的表达方式和用词习惯,与当下的语言表达系统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有着较大的区别,为此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深入实践,找准理解古诗、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式,进一步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