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孔乙己》中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记叙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三个主要场景的精彩描写道出了孔乙己最终成了"孔乙己",让读者在鲁镇酒店的小格局中看见了当时的大社会。  相似文献   

2.
<正>《孔乙己》是鲁迅先生一篇非常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己的出场是在咸亨酒店,作者以酒店为背景,以"喝酒"为线索展开叙事,"酒"在《孔乙己》一文中充当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成为文章中有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一篇非常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己的出场是在咸亨酒店,作者以酒店为背景,以"喝酒"为线索展开叙事,"酒"在《孔乙己》一文中充当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成为文章中有机的一部分. 从写作特点上来看,《孔乙己》有来自于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所谓无酒不成事,《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以及《红楼梦》,酒往往成为引发、连缀故事和推进叙事的动因.《孔乙已》先谈论酒店,引出喝酒,由喝酒,引出喝酒的孔乙己及其他的酒客,又由孔乙己,引出一系列关于他和那个时代的一些事件,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和事,在咸亨酒店,围绕着"喝酒"逐渐展开了,酒是全文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 ,我们看到了一位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 ,而又以读书人自居的被人称作“孔乙己”的人物。他出现在鲁镇的咸亨酒店 ,并且总是混在“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中 ,是他们之中“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他的分析可以说太多了 ,我只想运用换位法 ,从另一个角度再来审视一下孔乙己。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寻口酒喝借以麻醉自己那失落的灵魂吗 ?封建科举制度曾经摧残了他的肉体与灵魂 ,他要在这小小的咸亨酒店寻求些什么 ?孔乙己生存的社会 ,“长衫”与“短衣”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孔乙己既然科举失落 ,就不能够与长衫为伍。可…  相似文献   

5.
小说《孔乙己》完成的是一个简短的记事。写了孔乙己平时到酒店喝酒被人嘲笑的几个场面。以及最后一次在酒店露面.双腿被丁举人打得盘坐在蒲包上.用两手代脚慢慢“走”的样子。从此孔乙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后没有正面写到孔乙己,只在结尾处交代:人们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只是到了年关.又到了端午,[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孔乙己后传     
晓新 《山东教育》2003,(21):120-121
之乎者也先生孔乙己最后一次在咸亨酒店吃完酒,他双手扶地,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后,鲁镇的人再也没见到孔乙己的身影。头两年,除了咸亨酒店的掌柜还“挂念”着他外。孔乙己早已淡出当地人的视野。本来嘛,孔乙己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相似文献   

7.
揣摩     
《孔乙己》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可是篇中的“我”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并非鲁迅自己,咱们确切知道鲁迅幼年没当过酒店小伙计,这就可以提出个问题:鲁迅为什么要假托这个小伙计,让这个小伙计说孔乙己的故事呢? 大概鲁迅要用最简要的方法,把孔乙己活动的范围限制在酒店里,只从孔乙己到酒店喝酒这件事上表现孔乙己。那么,能在篇中充当“我”的惟有在场的人。在场的人有孔乙己,有掌柜,有其他酒客,都可以充当篇中的“我”,但是都不合鲁迅的需要,因为他们都是被观察被描写的对象。对于这些对象,须有一个观察他们的人。于是假托一个在场的小伙计,让他来说孔乙己的故事。小伙计说的只限于他在酒店里的所见所闻,可是,如果咱们仔细揣  相似文献   

8.
Teacher孔乙己     
餐饮部经理终于在黑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把孔乙己还欠我们酒店那十九元一角划作坏账准备吧。”经理对我吩咐。我的笔在会计册的贷方唰唰划了起来。我所兼职的这家酒店是与别处不大一样的,五颜六色的彩灯招牌显示着“爱新觉罗BIG酒店”,大厅门口站着四个穿着校服和解放鞋的迎宾小姐。孔乙己是惟一一个为我们酒店抄抄书就能获得一个美女飞吻的市三中的语文老师。孔乙己好久没有来酒店抄书了。经理打了N次他的小灵通也联系不上,那个题为“标准间一天180元,两天150元”的横幅酬宾广告只好考虑换人抄了。酒店里人来人往,只有我知道孔乙…  相似文献   

9.
孔乙己挪动着又红又肿的腿出了咸亨酒店。一路上许多“短衣帮”都对孔乙己指指点点。一个常去咸亨酒店的酒客打趣地嚎道:“孔乙己,那么久不见,你是不是又在偷东西啊个你看你被打成这样。活该啊!。说完还放肆地大笑起来。孔乙己在一片笑声中。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但他又能说什么呢?只是不停地挪动着,挪动着。  相似文献   

10.
说《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白话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题材的选材背景是清朝末期,在鲁镇的咸亨酒店中塑造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对孔乙己生活中与周边人所发生的事情进行了叙述,进而以孔乙己悲剧的人生来反映出封建腐朽制度下封建思想对人们精神的摧残与毒害。  相似文献   

11.
细品味《孔乙己》中对比手法的妙用,真不愧为大家之笔,令人每读一遍都有一次新的收获,实在达到了“言虽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一.对比的广泛性。鲁镇咸亨酒店酒客,即短衣帮和长衫主顾的对比,对两种不同顾客不同侍候的对比,孔乙己与长衫主顾的对比,孔乙己与短衣帮的对比,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与最后一次  相似文献   

12.
小说《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白话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题材的选材背景是清朝末期,在鲁镇的咸亨酒店中塑造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对孔乙己生活中与周边人所发生的事情进行了叙述,进而以孔乙己悲剧的人生来反映出封建腐朽制度下封建思想对人们精神的摧残与毒害。  相似文献   

13.
鲁迅曾说过,《孔乙己》是他最喜欢的小说。在不足3000字的篇幅内,鲁迅不仅塑造了孔乙己这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特别深刻地揭示出了造成孔乙己悲惨结局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写得凝练精粹,是一篇艺术精品。作品中的主人公是孔乙己,环境是咸亨酒店。作者以酒店小伙计“我”的视角,写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的表现和处境,将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作品开头就对咸亨酒店这样的典型环境进行了描绘,揭示出它独特的“格局”,这是一种体现严格的顾客身份的等级制格局,分为站着喝酒的短衣帮和坐着喝酒的穿长衫的上等人…  相似文献   

14.
孔乙己后传     
被打折腿的孔乙己自光顾咸亨酒店之后就神秘失踪了,据作者猜测: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那就是说孔乙己还存在生还的可能性。如果孔乙己还活着,他最终能把当年欠下的十九个钱还上吗?  相似文献   

15.
孔乙己·咸享酒店和绍兴老酒凡读过鲁迅小说《孔乙己》的人都不会忘记孔乙己经常去喝酒的咸亨洒店。当年,咸亨酒店(古人有“品物咸亨”之说,作为店号是取其通达顺利之意)在周家新台门所在的东昌坊口,是鲁迅先生的远房本家开的。有个象孔乙己这样的人常常去喝酒,此人的绰号叫孟夫子。鲁迅写“孔乙己”并非为那孟夫子写照,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牺牲品中的典型人物。当时象孔乙己这样不肯脱下长衫去做工,却已  相似文献   

16.
孔乙己近些年来很得意,也很得宠,大受人们的青睐,频频以新的面目出现,不信请看:———孔乙己中举做官后衣锦还乡了。孔乙己中举被任命为七品县令,并到鲁镇咸亨酒店来喝酒,还盛了20碟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边喝酒边同周围的人聊天。喝醉了,还在酒店里住了一夜。这是中学生习作中的情  相似文献   

17.
《孔乙己》文本世界中存在着一些很有意味的符号形式。酒店浓缩了孔乙己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人格分裂,形成孔乙己自我的迷失与他者的围困;服饰体现了难以突破的文化坚壁与隔离,长衫更是孔乙己心灵被异化与扭曲的承载;极度简化的人物关系是鲁迅小说对人的生存困境的独特结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孔乙己》中有关“钱”的描写有着重要作用。小说一开头就介绍了咸亨酒店酒菜的价钱。二十多年前,只“花四文钱,买一碗酒”,“现在每碗涨到十文”。另外,以前在这个店里花一文钱可以买一碟茴香豆,十几文钱可以买一样荤菜做下酒物。寥寥几笔,不仅点明了社会的衰败,物价飞涨,更重要的是为孔乙己的出埸作了必要的铺垫和交待。接着描写孔乙己两次到咸亨酒店拿钱买酒的情景。第一次,孔乙己多少还能弄到  相似文献   

19.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的被人称作“孔乙已”的人物。他出现在鲁镇的咸亨酒店,并且总是混在“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中。是他们之中“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他的分析可以说太多了.我只想运用换位法,从另一个角度再来审视一下孔乙己。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寻口酒喝借以麻醉自己那失落的灵魂吗?封建科举制度曾经摧残了他的肉体与灵魂。他要在这小小的成亨酒店寻求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全国中语会第五届中学语文教学观摩赛于 2 0 0 3年 3月 2 6日在扬州举行 ,笔者有幸观摩学习 ,感慨颇多 ,其中对郑州市第 2 3中学孙玲老师所教《孔乙己》印象尤为深刻。整堂课教师抓住“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 ,可是没有他 ,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过渡句 ,将在酒店中喝酒的孔乙己分为两个阶段分析 :平时在酒店里喝酒和被打断腿后在酒店里喝酒 ,继而总结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孙老师的这堂课教学目的明确 ,重点突出 ,语言流畅 ,多媒体课件、电影画面运用娴熟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 ,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教师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