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土地资源又是人类生存不可脱离的物质基础,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这个问题在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各种资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重新组合,短缺的土地资源如何得到合理高效利用,如何与城市持续发展相协调,便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主题。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利用问题也日益突出,很值得人们思考。  相似文献   

2.
刘畅 《科学大众》2013,(4):136-137
生态足迹分析法作为一种衡量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的量化评价工具,它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消耗的资源和吸纳这些生存发展产生的废物折合成统一的生物生产面积,并与人类实际拥有的土地面积比较,判断人类活动是否处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通过将自然资源的拥有和占用进行土地面积折算,生态足迹分析可以简洁但清晰地反映城市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在全球、区域等不同层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比例尺度,并将评估结论转化为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分配,建立生态约束与规划方案的良好衔接,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划提供良好的生态指标。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土地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使用效率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水是生命之源,土地是万物之本,土地资源是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的规划和使用直接关乎着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经济对土地的需要与可利用土地面积的持续减少,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化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需要优先思考的问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惠及千千万万子孙后代的国家经济发展政策。本文将从我国土地资源的外在环境与内在发展机制两方面,进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理论的探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严竣的土地利用压力。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耕地的面积在不断的减少,相对于紧张的土地利用局面,城市的存量土地还处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下,用地格局存在着不合理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城市土地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则是当前最为重要的课题。本文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概念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对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类社会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的国土面积虽然位列世界第三位,然而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我国的人均土地面积并不如意。在有限的国土面积的条件下,只有对土地进行合理化、高效化、规模化地集约利用,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阶段人类社会发展与土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有限土地资源内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城市建筑业的蓬勃发展,针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加大。如何将这一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为了缓解城市建设中土地资源紧张,借鉴国外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模式,我国高层建筑发展既满足了城市化进程的要求,又达到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针对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国家具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专项的法律法规,由于消防给水系统是目前国内外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灭火系统,因此,消防给水设计是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高层建筑灭火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城市宗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目的是在城市存量土地的基础上,对现状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测算城市土地利用的潜在增加面积.城市土地利用宗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微观评价.本文在济南市城区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宗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理想值修正模型".该模型以土地集约利用的标准值(合理值)为判定依据,选择土地用途、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和其他因素对标准值进行修正,分析具体宗地的现状和理想值(合理值)之间的关系,计算宗地集约利用潜力等级.该方法计算的结果与用地功能区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工业区的评价结果出入较大,大部分宗地评价结果修正后提高,即其潜力增加;商业区的结果大部分降低,即潜力减少;住宅区处于二者之间,但潜力增加的量大于商业.基本结论是:城市建成区宗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模型,简便、实用、科学,是不同用地功能区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具体化;可作为城市规划、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等的主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城市宗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以济南市城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目的是在城市存量土地的基础上,对现状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测算城市土地利用的潜在增加面积.城市土地利用宗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微观评价.本文在济南市城区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宗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理想值修正模型".该模型以土地集约利用的标准值(合理值)为判定依据,选择土地用途、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和其他因素对标准值进行修正,分析具体宗地的现状和理想值(合理值)之间的关系,计算宗地集约利用潜力等级.该方法计算的结果与用地功能区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工业区的评价结果出入较大,大部分宗地评价结果修正后提高,即其潜力增加;商业区的结果大部分降低,即潜力减少;住宅区处于二者之间,但潜力增加的量大于商业.基本结论是:城市建成区宗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模型,简便、实用、科学,是不同用地功能区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具体化;可作为城市规划、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等的主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徐志康 《资源科学》1985,7(2):27-33
京津唐地区是全国城镇工业集聚区之一,人口密集,地少人多,全区总土地面积52251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0.5%。1982年区内总人口2746.7万人,约占全国的2.7%,平均每平方公里525人。本区农业人口约1645.66万人,现有耕地3041.21万亩,占本区总土地面积的38.8%,平均每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85亩,每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4.9亩。由于城镇工业集中,工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显著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工业和城市排放的污染物恶化农业生态环境,作物结构不够协调,耕地利用不尽充分合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土地资源利用无疑是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在城市化之初,很多城市都没有对城市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划,使得土地资源大量浪费,污染严重,这一问题一定要引起城市发展规划部门的重视,否则土地资源利用矛盾将会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伴随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认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是随之增加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则是随之减少,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公共设施用地也在不断增加,它同居住生活用地同时随城市规模与人口的增加而增加.从国际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城市化率达到30%以上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我国到2000年城市化率就已达到36.2%,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目前城市化处在中期发展水平,在以后进入高级城市化发展水平过程中,必须向着集约利用城市土地的方向发展,从扩大城市规模向提高城市综合质量转变.同时根据对未来城市化的预测,再根据前述回归模型预测出我国在未来20年内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由此提出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加快土地市场化步伐、合理调整城市用地结构,优化土地配置,改善城市综合环境、挖掘城市用地潜力,适当提高城市土地容积率,积极利用多维空间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莹 《科协论坛》2008,(1):58-59
通过对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关系,指出合理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利用土地市场进行土地资源的配置是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00—2015中典型年份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对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时空分异与影响机理开展研究,明确区域城市土地扩展动态与要素驱动因子。主要结论为:①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指数不断增长,2000—2015间年均增速为4.20%,高于全国的1.28%。“沪宁—沪杭—杭甬”发展的“Z”字轴线上开发强度较高,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周边县市开发强度较低,“核心—外围”空间结构特征显著。②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正的自相关性,城镇建设与工业发展沿干线路网和核心城市展开,经济溢出与外资注入使得外围区县的外向型产业发展极具特色,土地开发强度的异质性高且较稳定,布局均衡。③影响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变化因素中,自然因素对城市土地开发的约束作用随着工业化推进和产业结构升级而逐渐减弱,城市土地被高效利用,克服基础地理限制的能力不断增强。发达的交通路网便利了生产资源的流入,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土地的开发,显著提高了开发强度。同时,较高的城市行政等级在基础设施投入、人才吸引、交通设施等方面产生虹吸效应,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需求增大,助推了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百年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雁  刘志强  王秋兵  刘洪彬 《资源科学》2011,33(11):2022-2029
在GIS技术支持下,综合集成多时期、多来源、多尺度城市土地利用数据,通过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方法,建立百年来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城市土地利用扩展速度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百年来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的幅度、速度、强度和形态等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段内沈阳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速度和方向不均衡。1996年-2010年城区扩展最为迅速,为年均扩展15.61km2,1910年-1931年城区扩展最慢,为年均扩展0.88km2;建国以前沈阳城市空间主要向东西扩展,城区形态呈东西带状,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区以“跳跃式”扩展模式向南、向北扩展,城区形态呈掌状,有饼状发展的趋势。另外,从社会变迁视角,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其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社会制度变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增长因素是影响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城市在不断地进行开发区土地的利用。这种大规模土地利用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解决。土地是一个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必然导致社会发展的滞后。开发区在一个城市发展中承担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开发区土地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对开发区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可待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耕地保护始终是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核心问题。只有长期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采取最严格的措施管理土地和保护耕地,从根本上扭转人口继续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的失衡趋势,才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农业自然资源的土地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它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物和水文等组成一个垂直剖面,并且也是人类过去与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土地的基本特征具有生产能办,能生产出人类需要的某种植物与动物产品。如果利用合理,不断地改造、建设和培育,土地的生产力将会不断提高,周而复始地生产出愈来愈多的产品,所以就这个意义说,它是可更新资源。反之,如果利用不合理,只用不养,不改造,不保护,则土地生产力将会不断衰竭,以致不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占有的城市用地逐年减少,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至关重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交通量的激增,修建路桥成为很多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如何合理利用高架路桥下空间,处理好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发挥其潜力和优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康伟  尉海东 《科教文汇》2012,(19):204-205
临沂市经济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致使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结合临沂市城市建设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对当前的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城市面积不断增加,城市生态建设用地有所增加,但同时也存在着城市规模增长过快,利用强度不合理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措施,主要包括努力提高对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等等。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与效益等。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是人类在土地利用中不断建设土地和重新配置土地的过程,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手段。当前,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土地整理,是从全面、科学的土地管理要求出发,通过综合整理,对各类零星废弃地和利用率低的土地集约利用。我市依靠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可利用土地面积尤其是耕地面积还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