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学生认识发展的活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而深入地揭示活动基础上学生认识发展的实现机制,是教学活动理论乃至教学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从根本上讲,活动凭借它自身的二重性,并依靠认识结构与活动结构的同源同构、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的双向对象化、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之间的双向转化、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与师生之间的社会建构以及主体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5种机制,分别从认识的起源与发生、认识的建构与形成和认识的改进与转换三个方面,实现着学生的认识发展。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5种机制,将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践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人在抽象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主要表现为;主体选择机制决定概念意义与所指的逻辑同构关系的实现;主体的认识定势、结构决定概念所有属性的重新配置与排列方式;主体的情感体验和评价态度决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3.
信念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一方面,信念起到纽带、选择、动力、预测和定向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起到僵化、误导和抑制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认识论认为,认识是知、情、意的综合性活动。意识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因素,理应进行认真的研究。由于意识形态的偏见,"意志"问题在我国长期被排斥于哲学研究之外,因此而严重地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意志理论的当代阐释和发展。为了深化认识论研究,我们不仅应当对意志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和阐释,消除对它的不必要误解,而且应当深入地研究意志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功能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对认识论中的感性、知性、理性的关系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有的同志从认识发展过程的角度分析了感性、知性、理性是认识的三阶段,这是正确的。但仅局限于此,似乎还不够。我认为,对感性、知性、理性三范畴的研究,不仅要从时间上作历时态、纵剖面的分析,而且要从空间上作同时态、横剖面的分析,即是说要从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上,从认识能力、认识活动、认识阶段等不同的侧面分别进行考察,这对于全面把握感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教基[2001]2号文件中指出:小学英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不讲解语法概念。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听、说、唱、演的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  相似文献   

7.
论认识     
从认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来看,认识的对象是个别存在物及其全体,目标是所有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方式,认识的方法主要有归纳、推广、演绎、假设及其验证等,其中,假设是认识的关键环节,验证是认识的最终决定因素。借助假设及其验证,认识得以跨越经验的、有限的直接对象和超验的、无限的目标之间的双重鸿沟而成为可能,同时也将自身限定在对所有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方式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天气由热变冷、由冷变热都是渐渐的,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突变,所以,让小朋友认识秋季的特征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活动,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几例: 1.让幼儿观察人们的穿着。在初秋,启发幼儿注意人们的穿着与天热时有什么不同,从而提醒幼儿注意现在是什么季节。继而启发幼儿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变化,农作物有什么变化,山上、田野都有什么变化。2.看看什么可收获了。带幼儿到田里、地里看看种了些什么,哪些可收获了。让幼儿感知秋季是收获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对教学及其过程的本质问题,有着种种不同的看法.文章首先考察了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性质及其关系,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教学既不是认识活动,也不是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而是单一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所谓现代认识,一般是指本世纪40年代以来人类认识总体。随着实践的深入,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体对客体的把握趋于准确,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显著提高,从而使现代认识显现出了新的特征。一、综合性(?)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冲击下,特别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人工智能的诞生,实践范围越来越广,已经系统工程化,认识也随之系统  相似文献   

11.
关于认识过程,学术界讨论比较热烈。但以往这些讨论,只对认识过程作了纵向考察,本文试图从认识活动的横向联系来探讨认识过程的纵向运动。作为抽象的过程,无疑地表现为时间上的纵向延续,但作为任何具体的过程,都必然表现为以具有横向联系为内容的时间上的纵向延续;没有横向联系内容的纵向延续过程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研究认识过程,不能只从时间发展顺序作纵向考察,还必须注意其横向联系。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中,把全部认识形式归结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两种认识形式。现在看来,这两种认识形式似乎还难以囊括人类的全部认识领域,我们认为,在这两种认识形式之外,还有第三种认识形式,这就是体验认识。一、体验认识的规定体验认识是什么?众说纷纭。柏拉图称之为“迷狂状态”,弗洛伊德喻之为“汪洋般的感受”,马斯洛名之为“高峰体验”,中国古代的先哲们以“虚静”、“心斋”、“顿悟”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传统的认识论只是从认识活动的纵向发展方面对认识过程进行阶段性划分,一般区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大阶段。近年来理论界也有人把认识过程划分为感性认识、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三个阶段。这些划分对于人类认识活动的研究固然十分重要,但是由于传统认识论没有或很少注意从认识活动的横向结构方面去考察认识活动的不同形式,因而未能对整个人类认识活动作全方位的立体考察,致使传统认识论对认识活动长期滞留在一般性的宏观描述层次上,不能深入细致地揭示人类认识活动的内在机制和全貌。本文拟从认识活动的横向结构方面,对人类认识活动的不同形式进行初步的分类,以期与传统认识论对认识过程的纵向划分理论相结合,全面揭示人类认识活动的全貌及其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4.
学校德育活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德育活动初探但武刚关键词教育;活动;学校德育活动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人们普遍使用“活动”概念,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宗教活动、交往活动、体育活动等等。从广义的角度说,活动是个体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作用于环境或自我的行为总和。它联结、调整和控...  相似文献   

15.
1注重过程,激发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更有效.而生物科技活动不仅是学校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它模拟科学家的研究,运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在平时的生物科技活动中,笔者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力求使学生经历更多、更科学的实践过程,增加学生自己的直接经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研教改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认识教研教改工作的重要性,怎样才能搞好教研教改工作,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一、充分认识教研活动的意义1.开展教研活动,有利于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任何一个教师,尽管他们担负着不同的教学任务,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得到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有不少教师多年不辞劳苦,辛勤工作,但事与愿违,教学质量不高。这里面除了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学校的教学设备等外,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方法问题。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  相似文献   

17.
活动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动教学法是一种在活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旨在克服传统教学中单一的采用抽象的符号形式学习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学习兴趣,把感知学习与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思想源远流长,活动教学法教育理念民主开放,活动教学法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教学法教学模式灵活有序,活动教学法意义价值重大。中小学应该积极提倡活动教学法,以此来改变传统学科教学的旧模式,重新构建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为新一轮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8.
活动教学法是一种在活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旨在克服传统教学中单一的采用抽象的符号形式学习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学习兴趣,把感知学习与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思想源远流长,活动教学法教育理念民主开放,活动教学法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教学法教学模式灵活有序,活动教学法意义价值重大。中小学应该积极提倡活动教学法,以此来改变传统学科教学的旧模式,重新构建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为新一轮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过福堂 《江西教育》2009,(12):27-28
教研活动是基层教研工作的基本形式。基层教研多半是通过动态活动这一平台来开展的,形成强烈的动感效应,呈现生生不息的教研生态,实现对教育教学的强势驱动,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如果说校本教研解决的是教研主体问题,那么活动教研则是实现校本教研的一条有效途径。活动教研将教研活动作为一个工作体系来统筹考虑,有利于创新教研工作,有利于驱动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发展,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教研活动是基层教研工作的基本形式.基层教研多半是通过动态活动这一平台来开展的,形成强烈的动感效应,呈现生生不息的教研生态,实现对教育教学的强势驱动,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