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办公室又窄又挤。大约12平方米的面积里,摆上办公桌、文件柜、书橱、沙发、床,空隙大概仅能容纳4个人了。许多市报的总编辑看了都承认:“我的办公室至少比你大一倍!”并不是经济日报“穷”到再挤出一间房子的力量都没有。报社主管行政的同志,多次劝说我扩充一下,“这并不是摆阔气,而是工作需要。”我理解他的好意,但是我婉辞了。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难得收到“大型活动”或“大型会议”的邀请,也不能象专业记者一样经常接到编辑部下达的采访任务。那么,我们手头的素材由何而来,我们笔下的新闻又由何而出呢? 前不久,我在翻阅自己的新闻作品剪报集时,注意到有几十条新闻都是在“东游西逛”、“闲扯聊天”时收集到的,所以,我管它们叫“聊”出来的灵感、“转”出来的新闻。我把这类见报稿的标题拣录了出来:《父与女》、《型号急,他的心更急》、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写的《老兵“侠客徐”》一文在《火箭兵报》获了“火箭兵风采报告文学征文”优秀奖,这是我获得的第一个文学征文奖。手捧获奖证书,欣喜之余,我又想起了撰写这篇稿件的过程。去年三月初,我随新兵营进行长途野营拉练,负责摄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哲学书,由陈先达教授与学生散步时“谈天说地,论古道今”所成,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  相似文献   

5.
这篇稿件从采访到成稿仅用了一天时间。但是,为了找到这样一个典型事件我却等了很久。国内较为僵化的教学体制和方法束缚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媒体上时有尖锐抨击。大家都知道其中存在问题很多,却很难找到能很好反映这些问题的显性事件上做成新闻。找不到线索的原因很多,最关键的一点是没有人愿意提供线索。一般情况,类似的  相似文献   

6.
2005年一本名叫《聊吧》的杂志逐渐被广大读者熟知,并且发行量节节上升,该杂志何以一鸣惊人,编辑部特邀请从事杂志出版多年的老编辑介绍其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7.
姚凤林 《出版参考》2006,(10X):22-22
2005年一本名叫《聊吧》的杂志逐渐被广大读者熟知,并且发行量节节上升。该杂志何以一鸣惊人,编辑部特邀请从事杂志出版多年的老编辑介绍其成功之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散文的题目     
有的青年业余作者来信,希望我谈谈散文题目的选择。散文的题目可比喻为散文意境的门窗,有华丽的,有朴素的,有平淡的,有新奇的,有含蓄的,有赋予诗意的,有一字为题的,也有长到十余字的,这可说是千姿百态了。读者从题目读起,渐渐进入散文优美的境界之中。尽管题目比之于内容还不那么重要,然而那些新颖的、富有诗意的、含蓄的题目,比之一般的常见的题目,要醒人眼目,引人入胜。一篇散文,应该有一个令人满意的题目,它不只要告诉读者本篇散文的意图(当然不直截了当为好),更要具有吸引读者的艺术魅力。常见到的散文题目,直接表达内容的比较多。记述一个人物,描绘一个地方,游览一处古迹,以人名、地名、特产、古迹为题目。这一类题目虽属一般,如果所写的人物、景物是有特色的,也能吸引读者。比如:《藤野先生》(鲁迅)、《梅园新村之行》(郭沫若)、《西湖的六月十八夜》(俞平伯)。日常更多见的散文题目却是《长安道上》、《太湖游记》、《泰山风光》等等一类的,尽管这些名胜有许多人写过了,因为作者所摄取的景物  相似文献   

9.
聊侃档案     
在久远漫长的原始社会,古猿人群狩猎有了富裕,为了加强对储藏事物的记忆,用石块或树枝留下标记,在石壁上击打印记,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社会活动的需求,又在龟壳和兽骨上刻下形象划痕,这些都是人类最早的档案雏形.为了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需要,又用不同的形象划痕代表不同的物品和用意,配之以不同的发音,随之演变成了最早的甲骨文字.可以说,有了人类便有了档案,有了档案才有了文字.……  相似文献   

10.
一聊到底     
吴征是个喜欢在网络上寻求刺激的人,他觉得生活乏味而无聊,所以每天有十几个钟头都是在网上度过。他一直在寻找一种感觉:让隐藏于内心的躁动完全释放出来的感觉,一成不变的生活使他想要发泄,痛痛快快、彻彻底底地释放出来。吴征正值旺年,现在除去必要的上班、吃饭、睡觉,他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交给了聊天室,那里是他不折不扣的春天。他现在的生活很有规律,特别是网上的生活。基本上是划分为整齐的四个阶段:早上一上班,在查收邮件的空档,他手痒痒得还不忘去聊天室里露一脸;中午光明正大的午休时间,那恨不得饭都不吃,叭上一口,就在那块  相似文献   

11.
票友聊记     
小时候,电视上一放古装戏曲,调皮捣蛋的我便安坐不动了,入神看着.其实听不大懂,但大约能看明白,凭借想象.那时喜欢看戏,不过是自己渴望做古代人,很羡慕他们长袍大袖,行动起来衣服飘然如飞,我幻想中神仙的样子.  相似文献   

12.
无聊之聊     
我特别讨厌旁听男人聊天,因为基本上他们一开口我就知道接下来要说什么了。久违的老友忽然邀约一同晚餐,长长的一声哀叹“哎!”我就知道,准有好事。果然,他升职加薪了。之后便会有长篇大论为那句“哎”做诠释:公司同等级别的职位最高可拿到多少,加的这点钱还不够每月出国公干的国际长途费,虽然听起来升职值得庆贺,可是也意味着未来可供发展的空间更小了……面对着一桌久未升职晋级、薪水原地踏步、护照长期空白的老友,这个男人的哀怨真是让大家心中愤愤。  相似文献   

13.
小顾聊绘画     
内容简介《小顾聊绘画》系列脱胎自作者在微博上发布的"小顾聊绘画"系列长微博,顾爷以一个艺术爱好者的身份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向读者讲述九位世界顶级艺术家的生平故事:口味独特的男神卡拉瓦乔,艺术"新东方"创办人伦勃朗,站在"风口浪尖"的神童透纳(是真的站在风口浪尖哦~),  相似文献   

14.
15.
自从国产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公映以来,“不该发生的……”这种说法就流行开来了,有时也出现在报纸的标题上,颇引人注目。但是,现在这种格式已经用得太滥了,有的给人以莫名其妙之感。例如某报去年8月22日四版有则标题为《不该发生的凶杀案》,9月28日一版又有一则标题为《不该发生的车祸》。读后真叫人  相似文献   

16.
自从国产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公映以来,“不该发生的……”这种说法就流行开来了,有时也出现在报纸的标题上,颇引人注目。但是,现在这种格式已经用得太滥了,有的给人以莫名其妙之感。例如某报去年8月22日四版有则  相似文献   

17.
名人与题目     
标题战斗的艺术在旧社会编报,制作标题,往往就是一场战斗。在言论没有丝毫自由的旧中国,一个进步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抓住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时机,考虑如何把标题作为刺向敌人的匕首、投枪。而在使用这一武器的时候,又不能过于显露,要使敌人感到刺痛而又无可奈何。这就必须讲究策略,要学会用标题战斗的艺术。1946年,重庆《新民晚报》的进步新闻工作者,就曾用标题打过一次漂亮仗。旧政协闭幕后,国民党当局  相似文献   

18.
名人与题目     
王蒙推荐的题目王蒙在《是警策,也是精神财富》的一文中说过,“《历史在这里沉思》这本书的题目起得好极了,历史需要在这里认认真真地沉思一下: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荒谬、这样丑恶、这样野蛮的事件?为什么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光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亿勤劳勇敢的人民,竟然在那10年被一些丑类搅了个天翻地覆?浸在血泊里,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搞得几乎翻了车!”  相似文献   

19.
名人与题目     
周恩来的非凡手笔1946年,当东北民主联军解放长春时,4月16日、17日,重庆和上海的《大公报》,先后登了一篇题为《可耻的长春之战》的社论,为国民党张目。周恩来同志立即责成重庆《新华日报》起草一篇社论,并对草稿作了大量修改。原稿题为《驳大公报》,他圈去了这个题,挥笔写下针锋相对的8个大字:《可耻的大公报社论》。这篇社论在18日发表,有力驳斥了《大公报》的污蔑和攻击。  相似文献   

20.
名人与题目     
摄影作品点睛的艺术摄影作品的标题,是构成摄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主题、强化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不好的标题,甚至会抵消作品的感染力,令人有味同嚼蜡之感,而一个好的标题常常成为点睛之笔。《天津日报》曾发表过一幅题为《寻故居》的作品,这是一幅以天津市城建飞速发展为题材的摄影作品。作者通过一群鸽子在一幢幢高楼前飞翔,显示出该市城建风貌。《寻故居》恰到好处地点出了主题,鸽子的“故居”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这里,作者没有直接说出什么楼房建设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