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比较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中第二单元安排了“比较”这一教学内容。在这个单元里,教材为我们准备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几个内容。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掌握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怎样才能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笔者试从以下3个方面来谈一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0~21页。教学目标1.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知道用“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等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重。2.让学生经历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3.通过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4.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自带两种水果。2.教师准备:两个大小明显的盒子(小盒子里装有实物),每组一架小天平、一个空墨水瓶、一个装有墨水的墨水瓶、一支钢笔、一瓶矿泉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第一层次:看…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第28-29页。教材分析 :《轻重》一课通过说一说 ,掂一掂 ,称一称 ,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教材安排的轻重比较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学习 ,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的活动 ,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的学习目标。在比较轻重过程中 ,教材意在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并通过亲手实践 ,经历和体会比较的过程。教学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2.经历比较事物轻重的过程 ,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3.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 ,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0~21页。教学目标1.通过“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等活动,初步体验轻重及获得判断轻重的不同方法。2.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出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出合作成功的喜悦。课前准备天平一架,大小不同的水果(每个学生准备一种水果)。教学过程师:你最喜欢的一种水果带来了吗?全部放在课桌上。【评析:利用学生最熟悉…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了解数学、认识数学;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数学化"过程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举了三个例子来探讨数学化过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85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最简单的图形或实物排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发现规律过程,掌握按规律将简单图形或实物进行有序排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了解数学、认识数学;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数学化”过程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举了三个例子来探讨数学化过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99页例一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5.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训练学生的有序思维。教学准备:衣服卡片、数字卡片、多媒体。设计理念:1.以“…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109页例题1以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观察、猜想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2)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有据地、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3)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严谨性,体会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使他们感悟合情推理的方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1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2.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在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实行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存在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推理、验证等思维活动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探究学习的过程.探究式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的体验,而且能为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发展创新意识.因此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以便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观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教师要高度重视学习活动中思维过程的组织,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内容的分类与比较、分析与综合、判断与推理、抽象和概括等思维的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强调"演绎推理"的作用,甚至有"将数学窄化为演绎"的倾向,忽视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使人们误认为数学就是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自1999年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和修改以来,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广受关注.2001年7月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提出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推理建立在数学思维基础上,贯穿于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在小学阶段,要重视猜想教学,依托猜想活动,探究数学的逻辑关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鼓励学生从猜想中辨识数学逻辑关系,为发展数学推理能力奠定基础。教师要重视猜想教学,营造猜想氛围,在数学认知冲突中融入猜想教学,让学生在猜想中去观察、去探索、去经历,让推理能力在自然中发生,从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增强学生数学学科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课前思考】《填数游戏》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的内容,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在经历填数游戏的活动中初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在探索、尝试、交流等活动中,体会填数游戏的乐趣。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注课程标准、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这两个方面:一、关注课程标准把牢教学“定盘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到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是要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推理意识是小学阶段数学思维的主要表现,是初中形成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学生推理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推理是"数学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小学阶段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具体可从如何让学生经历归纳推理的过程,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如何让学生体验演绎推理的严密性这三个方面展开,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推理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在教学的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呢?一、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有许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教材经历了“一纲一版”到“一标多版”的过程,现行各版本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存在着简化定理公式的提出过程和证明推导过程的现象,忽略了其中的发现、探索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经过学生个人亲身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想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重组教学内容,展现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过程、体验过程,从而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经历比较高矮的过程,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重、难点]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