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任何体育项目中,裁判员一职都是业余工作。所谓的“职业裁判”也只是有“挂靠”而无“行政指标”的自由职业者。网球裁判也不例外,咱别的不说,单说它的辛苦劲儿就足以让我这样没有献身精神的人望而却步了。因此,当有朋友问我:你这么喜欢网球,怎么不去当当裁判呢?我酸溜溜地说出了以下几个理由:  相似文献   

2.
王旭东 《钓鱼》2009,(21):40-41
今年8月的一天,我和几位渔友受一位朋友的邀请前往商水县练集镇的一个鱼塘垂钓。那天天气非常炎热,太阳火辣辣的,钓到中午时分,也没有了鱼口。这时,我们发现离鱼塘不远处散落着几个水塘,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我随意地问:“那些也是鱼塘吗?”朋友说:“那几个都是沙坑,抽沙抽了好几年,下面都快抽空了,水深着哩。连那些娃娃们都很少敢去凫水呢。”“养鱼吗?”“养啥呀。捞都捞不上来,没人再养了。”  相似文献   

3.
侯玉军 《钓鱼》2006,(6):56-56
2005年,住在同一个小区的朋友到我的办公室里来闲聊,互相寒暄过后免不了彼此问起相互工作的情况。在交谈中得知朋友最近投资了几处海参养殖圈,养得非常不错,同时朋友也极力邀请我假期时到他的海参养殖圈内过一把垂钓的瘾。我心想:“假期在家也没什么事,同时我父亲也十分喜欢垂钓,与父亲一起去放松一下也不错!”便答应了朋友的邀请。海钓,对于生长在海滨城市的我并不陌生。我仍清晰地记得,上学时没事约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到海边钓钓鱼,但那时的乐趣并不全是为了钓鱼,更多的是想在清爽的海边放松一下烦躁的心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  相似文献   

4.
半夜喊他的女孩 练完球休息了,安琦经常会和几个哥们一起坐坐。不过,听着别人的手机一遍遍地响,看着人家低头接听做幸福状,安琦也猜到了。这帮家伙“重色轻友”,和女朋友唠得火热,倒把哥们放在一边了。 “安琦处女朋友了吗?”记者问。“绝对没有。”他的父母肯定地回答。安家宏说:“就处女朋友的问题,我们专门和他谈过。如果打得很好,到二十五六岁时可以考虑;如果没出什么成绩,那就只能往后面拖。男人还是要先立业再成家,现在这个年龄处女朋友也太牵扯精力,安琦非常同意我们的观点。”讲到这里,安母林秉荣说了一个小插曲:“今年7月份的一天,安琦在队里训练没回家。那天晚上非常热,我就在安琦的屋里睡。半夜12时左右,我猛听得窗外一个女孩大喊一声:‘安琦我爱你!’我家在一楼,还真吓了我一跳。后来我猜测,这也许是家住附近的女孩,知道这里是  相似文献   

5.
田力 《乒乓世界》2001,(10):31-31
朋友每到我家小聚,我那只“729李光祖可调重心球拍”就会成为大家谈论的热点,那可是我在北京体博会上最大的收获。当时,“729”厂家只带来了几支,我通过金友公司的丁总才得到一支。 我对乒乓球运动是相当痴谜的,对球拍的要求也很高。大家都知道,在正式比赛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有三点:器材、技术和战术意识。而球拍重  相似文献   

6.
去年夏天,一个远方久别的朋友到我家做客,叙谈之后,嫌家中太热,我建议朋友到离家不远的一个池塘钓鱼。一来可以解暑,二来可以钓几条鲜鱼尝尝,朋友欣然应允。  相似文献   

7.
郭亮 《收藏》2007,(4):110-111
每年10月,几个外地朋友总要来我家小聚,欢饮畅谈,而且人人都得“献宝”,2004年笔者一册常熟县正堂汪收藏的《晚清红大片》(图1)最为抢眼,朋友们大加赞赏。得意之余,笔者从中精心挑选了几张近现代名人的名帖,在这里与藏友们共享。  相似文献   

8.
我的一位朋友去日本旅游,日本朋友约他去海边钓鱼,到海边他惊奇地发现,这位抽烟的日本朋友,居然还带了烟灰缸,抽完烟把烟灰和烟头放在烟灰缸内,钓完鱼带回垃圾箱。中国朋友看了一脸疑惑,这不大惊小怪吗?用得着这样做吗?茫茫大海滩丢几个烟头又算得了什么?日本朋友说:“我已经习惯了。”我朋友想:习惯了,就是对自身道德品质的一项约束。日本朋友指着海边众多的钓鱼人说:“如果不洁身自好,每个人平均丢5个烟头计算,那么这么多钓鱼人又是丢多少个烟头?长年累月,年复一年,大海污染得恐怕就无鱼可钓了。”  相似文献   

9.
林敬武 《钓鱼》2005,(14):M002-M002
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有位同事很是惋惜地跟我说:“老弟,你年纪轻轻地就开始钓鱼,是否早点了?”那时我刚刚学会钓鱼不久,但很快就体会到钓鱼的乐趣,我很坚定地对他说:“我觉得是太迟了,如果早学几年,我就可以早快活好几年啊!”是的,如今几年过去了,我最终还是没有放弃钓鱼,从中体会到的钓鱼的快乐也感染了身边许多朋友。  相似文献   

10.
心静自然凉     
一天比一天热,热得人心烦意乱。大人们都手持大蒲扇,坐在树下不停地煽,小孩子们则不断地跑到水里去泡,去冲冷水。那时候我还年轻,也不时地被热浪搞得心情烦躁。在我家院外不远处的一块石板上,有一位老者常常稳坐在那里,一副安适自在的样子。于是有一天我跑过去问他:“老大爷,这么热的天,你总坐在这里,一点儿也不热吗?”老者笑了笑,意味深长地回答:“小伙子,心静自然凉嘛!”他说的话,当时我是一点儿也没弄明白,也不可能明白。直到也有小孩子叫我老大爷的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了老者这句话中深含的道理。唐朝时候,有一天,一…  相似文献   

11.
农历“霜降”后的一天,我乘朋友的汽车到黄河边钓鱼,车上坐着一位不相识的年轻人,小平头,大眼睛,既精干,又聪明,大家都亲昵地称他“鱼鹰”。听朋友介绍,这小伙子钓技高,爱动脑,常出新招儿,钓起鱼来像鱼鹰叼鱼一样十拿九稳,因此大家才送他这个雅称。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书房里挂着“有无斋”三个字,许多集邮朋友到我家里来,见到后都不明白我为什么要给自己的书斋取这么一个怪名字。问我,我半开玩笑地说:“这还不好理解?‘有无斋’,就是有和没有(无)一样呗!”朋友听了就更不理解了:“既然有和没有是一样的,那你还集什么邮、搞什么收藏?”我几乎从孩提时代起,就喜欢收集一些小玩意。那  相似文献   

13.
我这个人,什么运动都能招呼两下。比如游泳,能划拉个几百米不沉底;比如滑冰,能勇往直前地跑大圈儿不摔跟头:比如围棋这种人家觉得挺高雅的运动,我也能识破“真眼”“假眼”……虽说什么都那么回事,总比一点不会的强。可谁要一提打网球,我准保紧着摇头摆手一口回绝。因为我跟着别人凑过一回热闹,基本上所有该我接的球都成了我捡球,别提多掉价了。前几天,女友辛海(我也是女的)力邀我去打网球,她想练双打,刚好三缺一。我说破嘴皮她也不信我的水平会是那样惨不忍睹。我努了努劲:“好吧,你们先去,我一会儿就到。”我换了一身运…  相似文献   

14.
一天,到朋友家去玩,正碰上一桌麻将。朋友见我来了立即要“让贤”,我素来不喜欢麻将,所以谢绝了。我那朋友是个“麻迷”,正玩在兴头,“假惺惺”谦让一番,见我“客气”,他立即当成福气,屁股一沉又坐了下去。在哗啦啦、哗啦啦之声中。他对我说:“看我给你和个大的。”他和不和与我何干。我不觉一笑,但更好笑的是,他_边打牌一边在那里念叨:“修我长城,爱我中华。”其他人也跟着吆喝着。这比起刚才说的“为我和个大的”,简直是  相似文献   

15.
我自认是个超级篮球Fans,不过对NBA游戏却不在行。第一次打NBA2001,我居然直接把球带出界外。朋友在一旁揶揄我:“你可真够菜的!”我眼睛一翻:“我是菜鸟我怕谁!”不过我还真有点打游戏的天分,在网吧里泡了几昼夜,我已能操纵森林狼队横扫全联盟了,连自己都很震惊,有回我居然让加内特得了 100分,朋友在一旁急红了眼,也是高兴,以后“我是菜鸟我怕谁”就成了我的口头禅。NSA比赛在美国都是晚上打,时差倒到我们这里就  相似文献   

16.
潇洒钓一鮰     
刁余仁 《垂钓》2001,(10):27-28
2000年8月的一天,钓友老张兴冲冲地来到我家,对我说:“赶快收拾好钓具,明天一起去钓鮰鱼!津南区小南河水产养殖场前几年从外围引进的,经过几年的培育繁殖,现已成功地大量饲养,体重条条都在1.5千克以上,个头大,冲击力十足,保你钓一次想十次!”  相似文献   

17.
敌人无价     
“朋友多几个少几个无所谓,敌人要够分量,兄弟必定要精彩──这都是原则。” “一个人一生难免有许多朋友,许多敌人,有时侯,有些敌人在得意时变成了朋友,有些朋友却在失意时变成了敌人。 “说实在的,有的候,敌人才是最好的朋友,没有了敌人,你会怠懒,你会自满,只有强敌才教你自强不息。”1老刘的故事 看到上面这些精彩的妙语,你一定会有所感悟。我能够听到这些话要感谢同事老刘。老刘是编辑部中的老同志,已到了劝退年龄,因此一天只知读圣贤书,不闻杂志事。每天打饭时间,老刘必定是排在最前面,并美其名曰:“站好最后一班…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14,(6):124-125
“我不××××就浑身难受!”很多人一定都有自己独特的小习惯,这些习惯与你“日久生情”,习惯到你有时候一旦没这样做就浑身不舒服。很多小习惯都不算正经的强迫症,但身边的朋友有时候看不下去了,也经常会开玩笑地吐槽说“你有强迫症呀!”甚至有时候,你自己都快要受不了自己。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工厂,坐了20多年办公室,既无作为又无嗜好的人。鬼使神差,让我迷上了钓鱼。 开始学钓鱼,笑话出了不少。每次都讲给爱人听,满以为她会嘲笑我几句。出乎意料,爱人却高兴地说:“总算是个业余爱好。”这等于是一张可以钓鱼的通行证。初尝钓鱼的乐趣,加上妻子发给的“绿卡”,使我想到了买一套渔具。咨询朋友买什么  相似文献   

20.
甲A又到了歇战期,对球员来说是一大喜事。终于可以放松放松。他们的神经也是绷得太紧太紧了Q赶上了几回球员放假,那次在申花,刚踢完一场联赛,球员要放假,整个楼里闹哄哄的像过年。吴承洪兴高采烈地东窜西审,问他有什么安排,他咧嘴一乐说:“去兜风。””说话间他的几个朋友来找他,他头也不回地往楼下跑。那情景让我不禁想起了以前读书时每每期末考完试时的状态。还有一回和卞军在国奥聊起休闲。他一脸的憧憬说:“我要去苏、杭,就一个人转转,心情最好。”他边说边摆弄着他桌上的手提电脑,我知道这硬梆梆的东西就是他平时推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