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文是科学创造的动力源和科学应用的方向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定了人文与科学的内涵,研究了人文对科学创造的动力,科学研究的态度,科学研究的方法、途径和环境,科学应用的方向等方面的影响,着重指出了:(1)人文是科学创造的动力源:科学创造的动力来源于人的感悟,即人对自然奥妙的好奇和科学结果带来的功利;(2)人文是科学应用的方向盘: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带来福祉,也能带来祸害。科学工作者应以人文关怀来约束自己的科学活动,使之对人类有利无害。  相似文献   

2.
详述了科学理性、人精神、科学理性教育、人精神培养等的基本内涵。简析了理工科大学科学教育中人精神培养方面的缺失及由此导致的后果。笔认为:大学教育应贯彻科学教育与人精神培养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理工科大学科学理性教育不仅是使受教育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获得非与生俱来的灵魂;人精神培养应着眼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同时也是培养具有优良品质和健全人格的人重要的内涵。中重点探讨了塑造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科学和精神是一对孪生姐妹。科学是发现,精神就是发展;科学是发现真理,精神就是传播真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这些为人熟知的词汇,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时代风貌。国家要有国家精神,企业要有企业精神,科学家要有科学精神,甚或我们每个人要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发展的支柱、腾飞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科学教育,是将传统的“科学”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新的科学教育。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实施这种科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良好素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科学人文精神,也称新人文精神,它包含两个相关的方面,即人文关切和科学理性。在科学教育中渗透着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着科学精神,它的根本的出发点就是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它通过管理主体的人,对作为既是管理客体也是主体的人的管理,最后达到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的目的。当今社会,伴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既加强了国际问的合作,也更激化了国际间的竞争。而不论是科技的竞争,还是知识资源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时代呼唤着创新教育,新世纪的教育呼唤科学人文精神,呼唤着在管理中既有人文精神的科学主义,又有科学精神的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价值是科学教育的本然价值。科学扎根于人的“生活世界”,科学与人息息相关。科学发展的每一步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人在科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求实创新、造福人类、追求统一和谐统一和谐的精神是人之为人的特性的彰显与表征。理性主义否定了科学与人的关联,排斥了科学教育中的人价值。功利主义教育观的突显和应试教育的盛行导致了科学教育人价值的丧失,使科学教育成为了失掉一半的科学教育。科学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促进人的精神完善。更新教学内容,增添蕴涵着人价值的科学史内容,穿插反映科学家人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故事,开展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改革教学方法,重视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对科学中科学精神和道德审美价值的体认。完善教学评价内容和方式,既注意总结性评价,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由过程性评价确定科学教育过程中学生人品性生成状况。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它具有显著的实用性。人们学科学,用科学也往往有着明显的功利性,而科学的内在精神常被忽略。科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重视科学实用性的同时,应大力提倡科学精神,重视科学精神的普及和教育。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人文传统及其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的本义是作为实现人(性)理想的学问,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人科学”,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无功利的自由探求人生学问的精神:科学不是实用的知识学习和追求,而是摆脱实际的需要,超越功利地“为知识自身而求取知识”的自由探求和思考。因此,真正的科学精神,应是为实现人理想的自由探索精神,它包括精密的思想习惯或态度、历史的思想习惯或态度和批判的思想习惯或态度?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进行人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人精神教育理念,突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教育重点,创新人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实现人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融合,以达到提高学生人素质和科学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主义对科学本质的误解,导致对科学课程本质和课程理想的误解。在科学主义的背景下,斯宾塞“功利主义”的科学课程理想是,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进行“训练”和“指导”,为学习者广泛意义上的“完满生活”做好准备;赫胥黎在“自由教育”的旗帜下提出的科学课程理想是,通过科学课程对人的“理智”进行训练,从而实现人的“自由”;杜威的科学课程理想自然已经由“物质生活取向”转向“人文”取向,但他的这种“人文”关怀终究是“技术兴趣”的,通过训练人的理智为控制自然和社会。这些建立在对科学及科学课程本质误解基础上的科学课程理想必将遭受严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科学精神和人精神的区别源于事实认识和价值的区别。事实认识要求科学精神。价值认识要求人精神。科学精神体现的是工具理性,而人精神体现的是价值理性。科学精神和人精神之间并不是直接对立的,坚持科学精神和贯彻人精神可以统一起来。融合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关键是重新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人作为人类认识、把握世界的两大思想维度,缺一不可。从近代开始,科学与人之间发生了严重冲突,新世纪展现出两种化交融的前景。从社会历史背景、科学自身发展、新知识经济的知识观几个方面,都显示出科学与人从冲突走向交融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将促使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科学”是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学科,这是课程标准所界定的“科学”学科观。有很多人认为,“科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科,主张学习体系化了的自然科学的基础概念与法则。与此不同,施瓦布和布鲁纳等人则认为,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科学就不能进步。按照这一思想,“科学”课程标准虽然也承认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科学素质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层面.它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等。中学化学教学中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取决于中学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理性精神与人精神相互关系的计论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人观,一种是与科学理性相交融的人观.一种是与科学理性相对立、相隔离的人观。由于中国传统化中缺乏科学理性精神,由于今天的一些学对人精神的理解仍然带有传统人观的偏狭性,全社会应大力提倡科学理性精神,并努力实现科学理性精神与人精神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16.
科学存在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包括信念价值、认知价值、审美价值、道德价值、创新价值等。科学人文价值的实现主要有技术、决策、科普、科学教育等途径。实现科学的人文价值。对于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提高科学教育水平,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章认为,财富原罪观不仅抑制了中国人发明创造的兴趣和动机,妨碍了中国人科学精神的养成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也压抑了中国人的人精神。章从中国人科学精神和人精神两个方面分析了财富原罪观的影响,认为财富原罪观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结构,使中国人的精神天平上的科学精神不足,而人精神又具有一定的虚伪性。所以,要使中国人的精神(科学精神和人精神)得以充实和平衡,必须尽快消除财富原罪观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学人文教育的思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七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生命及其价值,强调人性,人道,仁爱和人的尊严。科学精神提倡实事求是,鼓励独立思考,反对盲从和迷信,不论是科学的方式或精神,还是人文的方式或精神,其本质都是追求自由。它们为人类理性地追求自由和幸福提供了不同的实践方式。今天谈论大学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教育,应该思考:什么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市场经济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生存空间有多大?等等。  相似文献   

19.
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同补性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长期封建社会中,中国传统化思想的主流儒家学说不包含人主义精神,加之排斥科学技术,致使中国教育至今留下人精神与科学精神严重不足的痕迹。虽然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引进了科学教育,但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影响,强化了科学教育的工具主义倾向,分离和削弱了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必须在我们的教育中充分实现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同一而同补,发展教学工具的合理性,淡化工具主义倾向,加强人主义导向,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本回顾了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发展历史,论述了科学教育与人教育融合的必然性,提出了实现二融合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