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播是靠声音传播信息的舆论工具,音响效果是广播的独家优势。所谓声音传输,不外乎是播音员的声音,录音讲话,广播文艺和现场实况等。运用好音响,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幅幅画面通过声音记录和传播出去,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中的讲话录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  相似文献   

2.
王芳 《声屏世界》2007,(6):53-53
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是凭借语言的声音形式传播和交流思想。所谓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创作,是指将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作为语言艺术来研究,作为审美对象来分析,进而使播音员主持人产生强烈的创造语言美感的热情和欲望,并最终使受众产生审美享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广播是靠声音传播信息的舆论工具,音响效果是广播的独家优势。所谓声音传输,不外乎是播音员的声音,录音讲话,广播文艺和现场实况等。运用好音响,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幅幅画面通过声音记录和传播出去,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中的讲话录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声音在以后的报道中重新使用,都曾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大家知道,广播电视是通过声音和图像进行宣传的,运用有声语言是它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编辑部门所有文字稿件,包括新闻(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性节目,各种知识性节目,文艺专题等等,最后都要通过播音员的有声语  相似文献   

5.
杨静 《记者摇篮》2014,(9):42-43
我们知道,态度是对人或事物的看法和采取的相应行动,又指仪态神情。播音创作是以稿件为依据,以有声语言为手段,通过广播电视节目向听众、观众传播新闻信息的实践活动。言为心声,播音员的声音里自然应该有态度。而最为关键的是,声音传递出的态度是不是准确,是不是鲜明,这不仅是对播音员个人政治、文化、业务等综合素质的考量,更关乎着新闻媒体传播的导向。高质量的播音,绝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只要把稿件播清楚、不出错就行了"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6.
刘楠 《中国广播》2005,(7):59-61
播音,从广义上讲,是指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所进行的一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本文所指的“播音”,是播音员和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在媒体中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且主要侧重于对其有声语言本体(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吐字、发声、播读表达技巧等)及其外部听感印象上的考量。  相似文献   

7.
声音是一切从事语言工作者的灵魂,播音员更不例外。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如何让自己的声音更加富有个性魅力、使之成为一张有声名片,恐怕是从业者需要探讨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近年来不乏有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中过多地注重了  相似文献   

8.
声音在现场     
音响作为一种有效信息,是广播媒体特有传播要素。在广播中充分发挥音响的作用,对提高广播节目质量,搞好新闻宣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说的音响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通过传播工具直播或者用录音机采录的客观世界的声音,包括人物谈话和同期声,而不是指播音员、主持人或者记者的口述。一、音响能够突出广播特点和优势。在传播手段上,广播不同于报纸,报纸靠的是文字,广播则凭借声音;广播又不同于电视,电视要强调画面语言,观众更注重视觉形象。所以说,在发挥和使用音响这一点上,广播比报纸和电视体现得更多,特点更鲜明,优势更明显。我们知道,广播…  相似文献   

9.
张辉 《中国广播》2006,(9):33-35
广播受众通过声音来获得信息,声音是广播媒介最显著的特征和优势。一般认为,广播的声音有播音员的声音、嘉宾或听众的谈话、现场录制的声音和音乐。在广播新闻节目里,最多的声音形式是播音员的播音。过去广播新闻记者过多地依赖文字,习惯把新闻写成文字稿,然后通过播音员播报,现在这种形式仍在大量使用。目前,新闻播音员的播报形式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近几年来经常可以听见的播音员说新闻。播报形式的改变一定程度上给听众增加了新鲜感,也能让新闻更具可听性。然而,作为广播新闻报道,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声音,那就是记者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广播新闻节目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传播的前沿主力仍然是播音员、主持人。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美感在展现新闻的审美价值、在反复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扩充新闻语言的理性力量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而广播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美感的价值应得以正确认识并不断加以重视和挖掘。  相似文献   

11.
赵晨阳 《新闻窗》2014,(3):73-74
广播靠声音来传递信息、传播思想、传输感情,对广播媒体来说,播音员、主持人不仅是品牌、是名片,更直接代表着广播电台的形象。播音员、主持人水平的高低,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广播电台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2.
朱玉娟 《新闻前哨》2022,(16):22-23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媒介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带来了传播速度的几何倍增。在信息快餐化的融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早已不单是陈述式的信息传播者,更应是新媒体的信息提炼者和分析者。本文将围绕融媒体时代,如何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做好新媒体主持人展开论述,为播音员主持人拓展网络媒体职业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广播电台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情感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播音主持时播音员不仅要具有清晰的声音和准确的吐字,还要注重听众对于播音员的情感方面的要求。播音员在进行稿件的播报时可以将自身的情感感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递给听众,从而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产生一种共同的审美体验。本文主要就播音主持的情感掌握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分析播音主持情感掌握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播音员“态势语”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电视新闻播音员“态势语”剖析的必要性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播音员(或曰“主播”)代表媒介发布新闻,但是,受众并不仅仅把播音员看作是“代言人”,而是把他们看作是“人格化”的媒介的化身。所以当播音员以“真实的自我”参与新闻的传播活动时,其形象、态势、人格魁力,对提高新闻传播的可信度及其播出的综合效果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播音员只有以真实(当然也是正确的)表露自己的态度和感情的鲜明态势,作为言语表达的主要辅助手段,才能充分发挥电视传播媒介的直观性优势,使有声语言信息得到更准确、更有效的传播。因此…  相似文献   

15.
汪红 《新闻爱好者》2007,(10):62-62
播音员和主持人作为媒介与受众最直接联系起来的中介,他们既可以发挥人际传播的情感及心理优势。又能借助大众媒介广泛地收集信息,迅速增值和快捷扩散的长处,使自己成为信息告知的第一人。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信息告知的媒体角色长期以来都是以播音员和主持人来担纲,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是媒体立场、风格和态度的体现者、代表者。但是,播音员和主持人端庄的外部形象、甜美圆润的声音形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观众与冷冰冰的电视屏幕漠然相对的状况。因此,对于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只有在大众传媒中融人人文关怀意识,其形象和节目才能被受众认可和接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媒体的先锋,在传播的过程中举足轻重。媒体品格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人文精神。作为传播活动中"最后一环"的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更应该坚定立场、坚守岗位,肩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播音语言有效传播的元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传播是当前传媒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作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主体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应该如何自我定位,怎样深化语言功力,广播电视语言需要具备怎样的品质才能更有利于有效传播,更有助于栏目立于不败之地呢?  相似文献   

18.
吴雁 《新闻传播》2005,(11):41-43
同期声原本是指与画面中人物同步出现的声音。它包括记者在现场报道、提问、采访的声音;被采访对象叙述事实、提供情况、表达观点的声音,以及新闻现场的效果声。同期声作为电视传播系统的基本元素,不再是电视画面的一种点缀,而是和所有表现主题息息相关的一个有效的信息文本,作为新闻事实的一部分,它的运用使新闻内容更具真情实感,同时给受众以充分的信息感受,增强了新闻的准确性、权威性和说服力。可以说,同期声从它诞生起,就成为电视新闻传播中最具魅力的声音,它以来自现场的真实的声音减少了传播过程中把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是一种由己达人的创作活动。播音员是语言传播者,广大受众是播音员的传播对象。播音员的传播不同于真正的人际传播,一个人或两个人(轮播时)坐在播音室,面前的机器、话筒就是一切,交流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感受到受众的反应,也收不到受众直接反馈的信息,更不知道用怎样的播报方式来适合受众。  相似文献   

20.
在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中,从传播内容和信息的媒介与符号看,报纸靠文字、照片、图表、线条,电视靠声音和画面,广播靠声音。很显然,相比较,广播传播手段单一——只能靠声音诉诸听觉。既然这样,说“广播,不能忘记声音”,岂非废话?不然。提出这个问题,正是因为不少广播媒体近些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甚至忘记了对声音的关注。 一般说,广播声音由三部分构成: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声音,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声音,文艺性节目中音乐、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