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四”运动,既是一个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又是一个意识领域里的启蒙运动,两者互相促进,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近代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高潮,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广大知识青年是这次伟大爱国运动的先锋。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五四”运动七十周年。“五四”运动是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和伟大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五四”以来,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巨变,我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五四”时代的爱国者为拯救中华而奋起,为改变我们民族的命运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奋起,为改变我国贫困落后的面貌而进行着坚韧不拔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为我们今天提出了许多值得认真研究、探讨的历史启示,重要启迪之一是教育。一、历史的反思 1、“五四”前后,中国正处在历史的交叉路口,中国古老的文明正在衰落,内忧外患、困难重重。中国的知识精英在对中西方文化的反思中,在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下,看到了中国摆脱重压和束缚,汇入世界进步潮流中的一线生机。1915年9月《新青年》问世,高举民主和科学的两面大旗,“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的主持下,全国高校纪念“五四”七十周年“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回顾与前瞻”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4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与会的90余名代表就五四运动的历史估价、五四科学与民主精神以及中国当代的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一)关于“五四”精神与五四运动的历史估价。大多数与会代表认为,五四运动是中  相似文献   

5.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辅助文字表情达意的工具。 我国早在两千年之前的汉朝,已经有人使用句、读(音逗,Dòu)号辅助学习文化了。到了宋朝,一些书籍刻本开始用句读号,但当时句读号仍被人民看作是一种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人们宁可囫囵吞枣地读文章,而不愿看加了句读号的文章。由于文言文句子不长,句法也比较简单,所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虽然只有句读两种符号,也可以勉强应付了。到了  相似文献   

6.
“五四”与爱国主义──纪念“五四”75周年笔谈编者按:在“五四”运动75周年前夕,一批青年学子,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五四”精神的缅怀之情。他们的言谈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弘扬“五四”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把爱国主义同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7.
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它是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和国内工人阶级日益壮大的条件下发生的,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中国五四运动,只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只有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在这总共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充分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述了“五四”新文学对外国文艺思潮,主要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引进。并阐述了几个突出的引进外国文艺思潮的特征:1、外向的“拿来”呈现出鲜明的主动姿态;二、多元的杂合与融合呈现为基本的发展形态;三、现实主义思潮最为突出也最具影响力;四、文艺思潮与创作实践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是由中国知识分子掀起的一次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全面审视和大胆批判。鲁迅等一批文化先锋以强烈的批判精神揭露和抨击了两千多年来禁锢人的精神枷锁————“吃人”的封建礼教制度和丧失人格的奴才心理。80年来,中国人正是沿着“五四”开辟的道路,不断...  相似文献   

10.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在沁人心脾的芳香中,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日。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首80年前的今年感受“五四”前辈们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聆听他们对科学民主的执着呼唤,我们不禁感慨万千。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如果说“五四”前辈们的使命是拆除“旧房子”,那么他们几代后继者孜孜以求的就是建立新大厦。而今共和国的新大厦巍然几立在东方的地平线上,这可以告慰“五四”前辈们了。本刊编辑部也可以无限崇敬的心情怀念那一时代敲颦鼓而执长矛的健将──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人。1919年的…  相似文献   

11.
重温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人们常常会想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刘连仁。 1944年10月,山东高密农民刘连仁被日寇强行押送到日本的北海道做苦工。他不甘忍受残无人道的压迫和奴役,逃往荒山野岭中穴居了13年。1958年4月15日,这位“穴居野人”终于重见天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曾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欢迎您!祖国人民欢迎您!”刘连仁的经历,无疑向人们揭示了昔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使人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 今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最近,我们专程来到刘连仁的家乡——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草泊村,拜访了这位已经83岁高龄的“历史见证人”。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数学会七十周年年会在山东威海隆重举行。这次中国数学盛典会集了400多位中外知名的数学家。国际著名的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教授等也应邀参加此次盛会。  相似文献   

13.
2020年5月8日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日.回顾70年的发展建设,学校为龙江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师资,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学校已成为黑龙江省办学层次最高、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师范院校. 校庆期间,学校秉持校庆主题"三千里松江浩荡继往开来传行知精神七十年师大风采敦品励学育国...  相似文献   

14.
尽管自称是“后五四”作家,沈从文时空上的不在场却没有阻碍“五四”想象的建构,“父权缺失”为他提供了接触“五四”的契机,随着空间的转换,他逐步生成了对于“五四”的想象,在此过程中沈从文也完成着自我身份认同,并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观与文学观。沈从文的“五四”想象源于“五四”,却并不是对“五四”的全盘接受,独立思考意识为沈从文在经历和发现“五四”时提供了辩证思考的空间,避免了“预设自我”的理论陷阱。沈从文亲身体验着“五四”,自觉承继着“五四”,而这都是以“五四”想象一以贯之的,沈从文又在此中超越着“五四”。  相似文献   

15.
4月20日,是云南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的喜庆日子.云大校园内,处处彩旗飘扬,欢声阵阵.逸夫楼装点一新,大楼正门右面是江泽民总书记的题词:“发扬优良传统,立足祖国边疆,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左边是李鹏总理的题词:“科技兴滇,教育为本.”是日上午,云大万余名师生员工和校友汇集于逸夫楼前大球场上,举行建校七十周年庆典大会,回顾光辉灿烂的七十年征程,进一步总结经验,发扬传统,承前启后,展望未来,振奋精神,深化教育改革,继续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人才,为云南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云南省党、政、军领导同志和省级各部、委、办、厅、局负责同志及海内外许多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出席了大会并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旗帜,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开创了我国社会历史的新阶段。当时,中国人在百家竞起,异说争鸣中寻求改造社会的道路和治理国家的方法,曾经提出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民主治国的种种设想和方案。 与欧洲的启蒙运动相比,我国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彻底的启蒙运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革命传统,不断提高科学水平和教学水平,用实际行动实现学校工作重点的转移,中国人民大学于四月五日开始举行纪念“五四”六十周年科学讨论会。这次科学讨论会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讨论计划和市场问题;第二阶段宣读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论文和报告;第三阶段讨论政治理论方面的若干问题。成仿吾校长在开幕词中指出:“五四”以来,我国人民的社会实践证明了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当前,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我们要适时地把学校的工作重心转向教学和科研方面来。为了使教学和科学研究更好地为  相似文献   

18.
丰富的“五四”是“说不完”的。历史的记忆和现实的交织可以催生很多有意义的话题。从文学及史学的角度论及九点:激扬青春的“五四”、意在创新的“五四”、策略批判的“五四”、性别和谐的“五四”、文学母题的“五四”、文化传播的“五四”、文化磨合的“五四”、文化创语的“五四”和面向未来的“五四”,以表对“五四”90华诞的纪念。所谓“九点”其实也是“九脉”、“九维”、“九命”,喻示着“五四”文化经脉的顽韧、通达,文化精神维度的多元、多向和文化命运的强健、博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的历史,记载着“狂人日记”的光辉的一页。鲁迅是在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度过了相当长时间的沉默、苦思和探索之后,才跃身投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他的革命思想和艺术天才一直是默默含苞,如果没有那准备新兴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而醖釀着的革命怒潮,这个花苞就不会像后来这样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五日,是河南师范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纪念日,我们谨致以热烈的祝贺。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革命传统的高等学校。它的前身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在辛亥革命浪潮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创办人林伯襄先生,是河南省教育界的老前辈,是国内知名的教育家。七十年来,它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自建校之日起,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