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新写实小说及其创作--以池莉、方方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时期文学,本质上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但它充满了苍凉的悲剧色彩。新写实小说属于现实主义,但它在淡化政治之后,以还原生活的写实手法表现普通人的生存状貌和精神状态的接近自然主义的一种写实主义,可以说新写实小说是现实主义传统的变异和发展。新写实小说派有许多重要作家,池莉和方方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她们以描写庸常生活中的庸常人生为己任,以最富有七情六欲的小人物和“民间”为题材,描写普通人的凡俗生活及喜怒哀乐,注重生活的还原和人物生存背景、生活状貌、生命搏动、性欲望的描写,从而显示了普遍的人生意义,令读者咀嚼到历史、社会和生活的深厚况味。  相似文献   

2.
石岩峥 《集宁师专学报》2007,29(1):15-17,86
池莉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现在文坛上的一位较有影响的作家.1987年,她以中篇小说《烦恼人生》开创了新写实小说创作潮流的先河.她的小说在写作立场上有着明显的平民本位价值取向,这构成了其小说最为独特的审美品性.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中国都市文学视域中,立足民间立场,以女性作家的细腻笔触致力于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表达对世俗人生的关怀,这方面的作家当数池莉、方方、范小青等。她们以“新写实”改造了经典的现实主义原则,创立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切入生活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方方的《中北路空无一人》和池莉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出发,具体分析了武汉生活哲学的三个表现层面:一,武汉人情意的特殊表达;二,武汉底层人民的幽默与智慧;三,武汉人"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5.
“汉味小说”风格论──方方、池莉合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味小说”风格论──方方、池莉合论樊星关键词汉味小说;风格;方方;池莉“汉味小说”,即以具有浓郁的武汉地方风味的文学语言描绘武汉风土人情的小说,它无疑已成为当代地域文化小说、当代城市文学总格局中颇具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方方、池莉两位女作家便是“汉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方方的《中北路空无一人》和池莉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出发,具体分析了武汉生活哲学的三个表现层面:一,武汉人情意的特殊表达;二,武汉底层人民的幽默与智慧;三,武汉人"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7.
池莉小说创作平民化原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常钦 《培训与研究》2001,18(4):29-32,56
从池莉小说受到民众广泛喜爱的“池莉现象”,探讨池莉小说创作平民化倾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韩梅梅 《文教资料》2013,(29):75-77
方方是当代文坛创作个性鲜明的小说家,随着其小说创作数量的激增与质量的日益提高,有关她的小说创作研究也日益繁荣起来。这些研究在创作阶段与题材划分、作品中人物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即通过以上方面研究的梳理,罗列出研究亮点,找出不足,以期对方方未来的研究朝更全面更精湛的方向迈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池莉20年的小说创作无论在理性内涵的拓展、艺术观念的更新还是表现技巧的丰富上,都有骄人的成绩。章从情爱模式、生存模式、运思模式三个角度分析其创作倾向。池莉的小说在情爱模式上首先肯定了女性独立的人格和价值,其次在双性关系呈现出认同、对立、和谐三种向度;在生存模式上,展示了小人物不屈不挠的活法,同时也展现了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人们感性欲望的泛化;在运思模式上,注重小说内在节奏起伏有致、叙述方式的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0.
莫言是一位在小说创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力图超越自己的作家,他的早期小说描写童年记忆的乡村世界,注重表现细腻独特的生命体验,达到了自然与感觉的奇妙和谐。1985年到1986年前后,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他开始文体实验,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城乡教育一体化对乡村学校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学校要坚持教育的基础性,突出乡土文化特性和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当前乡村学校文化存在着升学的意向追求与现实可能,片面教学与完整育人,移植城市现代文化与传承乡土传统价值,离乡脱农与留乡为农,发展普通教育与提供职业技能的困惑与纠结。乡村学校文化要基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统筹原则,明确新的价值取向:提高乡村学生基础素质与培养合格公民,培育乡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满足其多元发展需求,服务于城乡教育与文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既具有广义文化的一般性,又体现教书育人的特殊性,发挥着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中小学应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体现文化自觉;追求学校文化建设高品位,增强文化自信;动员全员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发挥校长、教师、学生的能动作用;形成学校的课程文化、网络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觉主要是指公众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自身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的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着公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又助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双向互进,共同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时期文学在经济全球化与文艺民族化的紧张关系中,由持续的现代化追求导致了文艺民族化身份模糊乃至丧失,并随之产生了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焦虑。它源自于汉语文学在“中、西结构”中的位置、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和在全球化与民族化张力中的特殊处境。当前中国文学现代化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导致全球化语境把中国作家个体和文学写作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空维度。这个新维度对于文学写作的根本意义在于承受、反抗一种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面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采取平视的审美视角,以实现中国文化由“拿来”到“输出”的转化,这将成为中国后现代作家个体自我认同和文学写作的基本动机和主题。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发性,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化传统所内蕴的生命力的现代表征;在基本的精神方向上,20世纪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保持了内在的一致性;在中国文化近现代化的发展链条中,现代新儒学对于中国文化的现代重建正可以说是接续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任务,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近现代化的发展链条之中具有紧密联系的有机环节.因此,所谓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全盘反传统"的和"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传统的断裂"的论断都是有待商榷的.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育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校园文化建设及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支持。校园文化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自觉形成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从五个方面入手,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高职院校新型校园文化,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建设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新型校园文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进入生活网络空间 ,移动鼠标 ,点击如下关键词 :消费主义、网络、卡通、新人类、飘、另类等 ,就能从不同侧面对都市青年思想状态、行为方式和由此引发的青年文化现象有一个轮廓式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黔东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主要以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为特色。当前应深入挖掘和提高其内在的文化内涵 ,重点推出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阳明文化 (儒家文化 )和佛教文化三大名牌文化 ,达到文化旅游的归真效应、名人效应和世界性宗教文化效应。从其文化旅游价值的哲学思考上说 ,这三种效应和当代人类的净土意识、寻根意识和终极关怀意识在文化旅游中的反映。因此 ,黔东南地方政府应重视对三大名牌文化旅游的开发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 ,树立品牌形象 ,并给予优惠政策 ,抓住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保持境内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江苏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文章指出江苏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基层干部表率作用不够、综合文化站活动少而单一、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并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文化发展繁荣的相应对策:正确认识思想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功能,长期坚持“以群众为本”,努力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