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时代》2011,(4):42-44
贝贝熊:啊啊啊啊!!数学作业太让人郁闷了!!"鸡兔共100只,鸡的脚少70只,鸡兔各多少只?"愁死了,数学越来越难了……小馋猫:同感啊!有时候题目比较长,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又叫假设问题.鸡兔共50只,而腿有140条,问鸡兔各多少.……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又叫假设问题。鸡兔共50只,而腿有140条,问鸡兔各多少。  相似文献   

4.
[题目]王大妈家饲养的鸡、兔共15只,共有48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相似文献   

5.
提起鸡兔同笼问题,许多同学一定记忆犹新.例如: 笼中鸡兔不知多少,数一数共有20个头,52只脚.问鸡兔各多少只? 回忆一下,小学里我们是用"置换法"解这类问题的.假定把笼中所有兔都换成鸡,则一共应有2 x 20只脚,比  相似文献   

6.
在解算术应用题中,假设法是一种很巧妙的解题思路,它是用来解置换问题的有效方法。置换问题常以鸡兔为例,故置换问题也称鸡兔问题。用假设法解的鸡兔问题一般类型是:知道鸡兔的头数和与足数和,求鸡兔各多少只。假如知道鸡兔的头数差及  相似文献   

7.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用方程组解决问题》中有一道应用题:现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鸡兔各几何?这是一道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这道题目安排在这个章节里,教材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利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然而,教学实际中的情形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8.
1.让学生说思考过程。说思考过程是当前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但作为反思的“说”更注重陈述自己解决问题的步骤的理由,即为什么这样做; 评价自己的思维过程,发现并诉说解题过程中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和不足,还能怎样做。如我在指导学生练习中有一题:鸡兔共有足126只,鸡的只数是兔的只数的3倍,问鸡兔各几只?大部分同学用的是方程或列举法,但一位同  相似文献   

9.
鸡兔同笼     
《中学教与学》2006,(7):30-30
吴王令孙武为将后,曾两破强楚.一次战斗下来,孙武下令犒劳将士.送去鸡兔一笼,只知“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试问鸡兔各多少?  相似文献   

10.
一些应用题的数量间含有倍数关系,巧妙利用这种关系,可使应用题的解法简便、好懂。我在指导学生练习时遇到这样一题:“鸡兔共有足120只,鸡的只数是兔的只数的3倍,问鸡、兔各几只?”大部分同学用列方程或列举法去解,但一位同学用了一种新颖的方法很快就算出了结果。他是这样解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数学名《孙子算经》(下卷)中有这样一道名题:若干只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中,从上面数共有35个头;从下面数共有94只脚.求鸡兔各有多少只?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有数学价值的教学情境,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认识乘法"案例: 教师制作的"认识乘法"课件插图,画面上白云悠悠,河水潺潺.鸡兔来来往往.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后纷纷发言.几分钟过去了,学生几乎把画面上的景物描述了一遍,教师还是在肯定中不断地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又不断地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转化数学学困生应是其中应有之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应用新课程理念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八字"策略:"倾情"、"激趣"、"授‘渔"’、"赏识"。一、倾情: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把全班每一位学生视为自己关注的对象。作  相似文献   

14.
在"学生错题本"的基础上,尝试了"教师错题本"。发现其是一种不但有利于学生有效订正,提高学生纠错能力,培养学生系统性学习能力,也能提高教师本人业务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思想方法解读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原题的数据为鸡兔头35个,脚94只。《孙子算经》上有两种解法,介绍的都是如何筹算得出结果。其中第二种方法很巧妙,“上置头,下置足,半其足,以头除足,以足除头”,一除一减解决问题。教材“阅读资料”中介绍的“抬腿法”事实上就是这个思路。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的"快乐"味道,呈现出一种状态──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是快乐的;展现出一个过程──学生快乐地学着数学;表达出一个结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了进步和发展,从而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幸福。"快乐"味道需要"童心"编织。儿童自有儿童的哲学,教师如果有了一颗懂得儿童的心,就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猜谜语、课堂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手段、贴近生活实际、激励评价"、一帮一"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来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儿童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儿童的一种体验.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虚学习"甚至"假学习"的现象.数学教学必须实行"转型升级",让儿童深度探究、深度经历、深度感悟.只有这样,知识才能内化为儿童的素养,成为儿童带得走的学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日记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根据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我认为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它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赋予了学生更广阔、更自由的学习空间,使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智慧传递的桥梁。1,构建联系学生生活的桥梁。在作业中增加数学日记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并加深对数学的情感。例如:在学习了"两位数乘法"后,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调查写一篇数学日记。有的调查了家里一周的支出情况;  相似文献   

20.
数学"小黄本"是一本黄颜色的图画本.在笔者的数学低段课堂中使用的数学"小黄本"其实就是一本集数学练习本、数学草稿本和数学课外作业本这三个功能于一体的数学专用本子.针对这些功能,笔者具体展开了数学"小黄本"在低段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让这本数学"小黄本"服务于数学低段课堂,培养低段孩子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