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小朋友,你们平时都干些什么?(生:学芭蕾、学弹琴……)这些是我们城里孩子的生活。乡下孩子是怎样生活的?想知  相似文献   

2.
片断一:创设情境,目标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数字游戏吗?(生:喜欢)老师在这张纸里写了1个数字,你们猜一猜,是哪一种数字?(生猜:整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师:谁猜得对呢?(揭示并板书答案:分数)关于分数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生: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生:知道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生:我还学会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师:那么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生: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生:分数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生:分数有什么作用?师:(小结)同学们想知道的东西真不少,这些问题在今天及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弄明白的。好,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学…  相似文献   

3.
一、对话导入师:小朋友们,初次见面,我们认识一下好吗?生:好!师:我想知道,你们来自哪所学校?(生作答)师:我还想知道,你的尊姓大名?(生作答)师:我更希望了解,你们一家人的业余生活。  相似文献   

4.
八只小鹅     
一、导入新课师: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猜猜看,这是哪儿?(多媒体出示村庄的图片)生:乡村,郊外,农村……师:猜对了。今天,我们就到乡下去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走,我们去看看这户人家在干什么?(多媒体出示一户老伯家的生活情景,并放音乐《快乐的农夫》)生:(略)师:原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课文:简简单单教语文第一次: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生:春天在哪里)师:春天来了,我们都想去找春天,你想到哪儿去找春天?(生:公园、野外、草原、校园的花圃)师:春天到了,我们都想找到明媚的春天。有一位中国古代的诗人写了这样两句诗——(课件出示:“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师: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生:儿童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春天,只知道往游人多的地方去)师:你们比古代的人聪明。不仅儿童喜欢去找春天,大家都想去找春天。我们的冰心奶奶也要去找春天,她把这两句诗改了一…  相似文献   

6.
一、导入课文:简简单单教语文第一次: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生:春天在哪里)师:春天来了,我们都想去找春天,你想到哪儿去找春天?(生:公园、野外、草原、校园的花圃)师:春天到了,我们都想找到明媚的春天。有一位中国古代的诗人写了这样两句诗——(课件出示:“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师: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生:儿童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春天,只知道往游人多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断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关于这个内容,你想知道什么或者想探究什么?生1:我想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师:好,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了,比如画图、列表、一一列举等,这又是一种什么策略呢?(板书:什么策略?)生2:怎么用这种策略?师:我们能不能把这个问题理解成"运用这种策略的依  相似文献   

8.
师:谁愿意为同学们读这一段?(第二自然段)(举手的人并不多,其中一位是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好动好斗的学生,老师同学对他的印象很差。我专门请他读,想借机树立他的新形象,但我不敢抱太多希望)生: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出乎我的意料,结果读得非常好,几乎无可挑剔,可是有许多孩子在笑,我有些纳闷)师:同学们,你们笑什么?是因为他读得不好吗?生:老师,他把“盘子”两字读得特别长,挺好玩的。师: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读?(想)稳凯,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生:因为我们看太阳很小很小。我把“盘子”拖…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一、生活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去过科技广场吗?(生…)那么这幅画面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屏幕显示科技广场的摩天轮、世纪钟的旋转画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摩天轮和世纪钟在做什么运动?(生:回答……)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在做类似运动?(生1回答生2回答生3回答)师:你们想知道更多的旋转现象吗?(生……)请同学们“进入教师网页”,在这里查找更多的旋转现象。(生点击“进入教师网页”查找,或点击导航条中“整装待发”查找)二、整装待发(学生点击以下图片播放旋转现象)师:你们查找到哪些旋转现象?(生1……,生2……,生3……)师:大家…  相似文献   

10.
师:默读这首诗,然后说一说读后你想到了什么?(生默读课文)生:世上最关心孩子的人是妈妈。生:母爱是最伟大的爱。生:我想到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给我吃药。生:妈妈晚上给我盖被子。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想怎样学这首诗歌?生:我想把诗的内容画成一幅画。生:我想多读几遍。生:我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来学习。生:我想把诗中写的事演出来。生:我也想仿写一首诗,写出妈妈对我的爱。师:你们说的这些方法都很新颖,就按你们说的这些方法来学习。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学。(自由组合自学)师:你最喜欢哪小节,为什么喜欢它?生:我最喜欢第三小节…  相似文献   

11.
敖小英 《江西教育》2012,(11):37-38
<正>【片段一】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生(齐):知道!师:知道我叫什么吗?(生笑)不敢说是吧,看我来写。(师在黑板右侧认真板书:于永正)师:那你们想怎么称呼我?生(齐):于老师。师:有别的吗?生:我想叫您于爷爷,因为您很慈  相似文献   

12.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收集兔子、小猫等小动物的图片、资料。)师:同学们,今天我带了一个神秘的宝盒,里边装了一只小动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生:想。师:我想请一位小勇士上来把手伸进盒子摸一摸,然后再告诉大家是什么,好吗?(师请一名学生上台摸一摸。)师:告诉大家,它是什么?生:兔子。师:你没有看,怎么知道是兔子呢?生:我摸到它身上有软软的、暖暖的毛,还有长长的耳朵。师:从盒子中取出小白兔,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小白兔(板书课题:小白兔)。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兔子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学生观察一会儿后,教师让学生发言。)生:有红眼睛,四只腿,还有…  相似文献   

13.
片断一:师:同学们,我们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物体,请大家看看这些是什么物体?(电脑出示长方体砖块、正方体木块、国旗、篱笆、电脑显示器和楼梯的扶手等)它们表面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电脑抽出每种物体的某个面的形状,让学生逐一说出它们的形状后揭示课题)。师:看到这些图形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我想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生2:我想知道这三种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生3:我想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的特点?……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极有价值。相信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同学们就可以解决多数的问题。老师也想…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好!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相信同学们上课的表现,一定会让老师更加高兴的,你们说是吗?为了感谢同学们的支持,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大家。(出示课件,播放音乐《老鼠爱大米》)师:怎么样,喜欢吗?生:喜欢。师:听到这美妙的声音后,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问题)生1:我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2:我想知道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多,要想知道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还要掌握它的研究方法。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  相似文献   

15.
(课前欣赏多媒体播放的歌曲《神奇的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九寨沟迷人的自然景色,并且还研读了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请大家回忆一下,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九寨沟这个名字的来历。生:我还知道了九寨沟的地理位置。生: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来到九寨沟就像来到一个童话世界里。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我们就一起来把这两部分读一读吧。(生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师:游人一进风景区,就像是到了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大家想不想进去看看?(生齐声:想)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带着一份美好的心情…  相似文献   

16.
<正>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你知道生活中看到的物品有多重吗?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好吗?(学生交流)师(小结):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它们有的是用"克"作单位,有的是用"千克"作单位。(师揭题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师:要想知道你购买的物品究竟有多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称。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  相似文献   

17.
一、导入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小本本,你们读一读,猜一猜这是谁的小本本?(学生读,齐声喊):袁碧琳的。师:你们怎么知道的?生:我认识她的字,她的字工整。生:我经常看她的小本本,特熟悉。师:你们真是有心的孩子。袁碧琳,瞧,这么多同学知道你的小本本,你高兴吗?生:高兴。师:其实,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小本本都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作品集,它记下了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点点滴滴的回忆。二、回顾师:这段时间,我们的好朋友——小本本,又伴随我们走进一个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单元。我们精读了《戈壁滩上古长城》《、木兰从军》《、纸》《、唐僧取经》;略…  相似文献   

18.
一、探究平均数1.估计平均数的范围。师:同学们,四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一些有关平均数的应用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平均数的问题。(出示问题)有这样一个问题:白鸽小队男生平均身高142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0厘米,这个小队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知道的请举手。(大约有10个学生举了手,大多数人面带疑惑)生:我觉得这个小队平均身高是141厘米。师:141厘米,你是怎么想的?生:(142 140)÷2=141(厘米)。师:有没有不同意见?(有四五个学生举手,大多数学生仍然有些犹豫)生:女生的人数和男生的人数还不知道,不知道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师:也就是说,你认…  相似文献   

19.
一、唤醒经验、回忆分数师:我们学过哪些数?可以用哪个数表示图1中的涂色部分?(生答略)图1师:当3/4,你是怎么想的?可以用哪个数表示图2各题中的涂色部分?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节课改观摩课,教师执教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燕子妈妈笑了》。学生自学了本课的生字,熟读了课文,了解了“小燕子三次去菜园看到了冬瓜和茄子三方面的特点”之后)师:你们觉得小燕子怎么样?(想引导学生体会小燕子“认真”)生:很可爱。(不错,似乎可以往“认真”上面引)师:能说说理由吗?生:不能。(坏了!)生:我知道燕子天一冷就到北方去。(更糟,跑题了)生:不是,是飞到南方。师:什么时候回来?(顺着学生的话题往下走吧)生:春天。师:你们还知道燕子怎么样?(继续想往认真上面引导)生:特别认真。(真不错,答案终于出来了)生:(抢过话头)它不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