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女性散文作为“五四”文学中独特的文学现象。它从女性视野出发,建构着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女性散文文本,真诚的体验、悲剧美的追求。悲剧美的追求、柔婉的风格以及独特的抒情结构与手段等,构成了它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以独特的魅力引人注目,其中女性作家创作的文化散文,彻底地摒弃与超越了女性散文长期以来的柔媚无骨和轻飘俗丽。它突破了生活琐事与人生常态的偏狭视野,冲破女性散文惯常的小感触、小哲理式的审美范式,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写作的独特视角与叙述方式为基点考察,揭示出女性作家选择散文文体的心理倾向。结合具体文本,分析作品与作家性别经验的关系,进而指出90年代女性散文的文化含义表现为对女性独立意识的追求和展示女性丰富的生理、精神感受与渴求。  相似文献   

4.
散文一般是作家主体心声最真实表露和自我意识的艺术展示,它是最能体现作者人格的文体。在这片文学天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女性散文家以其细腻、敏感的生活感悟,用女性作家特有的笔调,传神地抒写了她们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给当代散文文库增添了闪光的一页,其作者也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新族群。  相似文献   

5.
世纪末女性散文随世纪末女性文学创作的潮头,以强大的话语势力和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女性特有的审视生活的角度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女性写作特有的新叙事状态和方式,言说自己,感悟人生,追寻“自我”,体认存在,使散文真正成为生命的划痕,情感的皱折。一方面,它确立了女性文化的主体地位,同时,它张扬了女性文化的生命化、个体性情感性特质,对女性文化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五四时期女性散文和十七年女性散文作为参照,考察新时期女性散文的审美内蕴,指出新时期的女性散文具有浓厚的女性意识,它主要反映在女性柔情的恢复,女性问题的反映以及女性生命的独特体验上。这对过去的女性散文有回归与超越两方面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自传体形式和躯体写作两个方面,论述了西方女权主义文论对中国90年代女性写作的影响,指出90年代的女性文学存在着深刻的西方女权主义印迹,带有强烈的异域色彩,女性写作必须在借鉴女权主义文论的基础上,建构中国式的女性话语,表达中国女性的独特声音。  相似文献   

8.
孕育,是女性学的主题之一,30年代左翼学中对女性孕育方面也广有涉猎。女性曾被作为一种失语的存在.一种无意识,并承担着严重的精神负累。女性在加入血与火的革命中.在面临孕育与革命的重大矛盾时。需要忍受更多的身心痛苦和做出更大的牺牲。女性是用生务去书写人生的。  相似文献   

9.
从女性被讲述到女性自述的散文历程中指出90年代女性散文创作的独特意义,并简要剖析其生成原因;从文本中发掘出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的精神特质,并指出作家的性别经验与文学的关系;进而指出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珊珊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15-116
毕淑敏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散文界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及作为一名成功女性的经验,用散文顽强地营造着自己的理想世界,给读者以"心灵鸡汤"式的滋养。  相似文献   

11.
女性散文的兴起,是近代女权思想昌盛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女性散文继承五四女性散文传统,在思想的裂变中走向现代.《九十年代文学潮流大系·女性散文》卷,代表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女性散文创作主流.从题材内容上看可分为四类关注社会,呼吁社会;关照文化;描画榜样,缅怀故人;歌颂母亲以及倾吐自身做母亲的感受.文章通过对《九十年代文学潮流大系·女性散文》的梳理来考察90年代女性散文的创新与变革.即在思想层面上重塑现代女性人格与精神;在形式层面上寻找新颖的艺术趣味与技巧.  相似文献   

12.
女性文化散文突破了当代女性散文长期被拘囿于一己生活琐事和人生常态的偏狭视野,冲破了女性散文惯常的小感触、小哲理式的审美规范,对女性散文长期以来甜媚无骨、轻飘俗丽习气作了彻底摒弃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生为女人——女性的话语》中女性散文寄寓女性作家对女性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原生态地展现了欲望时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作为一种新锐的女性叙事,个人化写作为女性写作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个人化写作以其对当下现实的独特把握力、对传统爱情模式的解构以及躯体语言的运用为叙事策略,表现了与主流叙事决裂的决心与勇气。然而忽略了积极建构的个人化写作未免合理性与误区并存,因而坚持文学个性成为个人化写作在世俗化商业时代保持生命活力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现代女性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散文画”,即“以文作画”。“散文画”小说的审美品格主要是通过场景描绘和人物描摹实现的,它的结构形式有“组画”结构和“画簿”结构,其独特的文字色彩呈现出鲜活的人生质感和浓郁的情绪氛围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女作家张爱玲以及八九十年代的女作家池莉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时代里,但他们都用自己的笔描述着世俗生活中的不俗人生,描写着关于传统、关于现代、关于女性、关于爱情的话题,为不同时期的文坛吹来一股别样的清风。本文试析两位女作家在创作上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日趋高涨的时代,中国女性散文面临着与主流话语相谋合又相冲突的困惑,一方面她们试图保持女性自身的独特视点与体验,另一方面时代的激潮又不断地消蚀着她们的女性意识,与主流话语的融合成为了她们的必然选择,其女性书写日益凸现出外倾性、叙事性、雄化和崇高的抒情走向。  相似文献   

18.
艺术家散文尽管与作家散文、学者散文和报人散文等样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它仍然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取法于自然,而后反观世俗人生;二是更具有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三是注重性灵和感悟的表达方法。作者还对20世纪艺术家散文的局限性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女性学在中国坛独领风骚。女性学的本风貌可用一个公式来表述,那就是社会生活化——生活个人化——个人心灵化。八九十年代的女性学,走过了一条争取被男权化接纳、建构女性联盟、解构男权化的心灵之路。女性学的主流对男权化堤坝产生着强大的冲决力,也对女性自我解放产生着不可缺少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20.
女性“新散文”在文体形式与精神向度上与传统散文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出现了自觉的对话性,塑造出一个更具有现代意识与反叛精神的叙述者主体形象,同时还将新时期后小说和诗歌领域中的创新元素运用于散文中,为散文创作拓展出更大的空间,但同时它又存在着种种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