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某晚报一位记者打电话给我,说是要电话采访一下我对官员财产公示的看法.我当即拒绝,我只是觉得这么重要的问题,电话里是讲不清的.与其让记者断章取义,不如拒绝为好.通讯工具发达之后,电话采访、QQ采访和其它方式采访,使记者采访手段非常丰富,也极大促进了新闻采访的发展.有些朋友甚至很得益于这种方式的采访,既方便快捷,又节省资源.  相似文献   

2.
现在已经是夏天.长江边上的宜昌市,高温潮湿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来.于是我想到了冬天,在寒冬里靠近一点温暖是那样的宜人.又想起了去年数九寒冬里的那一天.我作为一个基层档案人,在冬天里和我的女儿去探寻那生活也处在冬天里的低保户一家人.  相似文献   

3.
据说,美国<读者文摘>的院子里,有一块石头.石头上刻着三行字,这就是杂志社里人所共知的"编辑三问": 它可以被引述吗? 它实用吗? 它有恒久的趣味吗? 第一次见到这则材料,说老实话,我几乎没有一点感觉.我觉得它问得淡而无味,缺少我所喜欢的机智和锐利.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每当读到<读者文摘>,脑子里总会出现这块石头.  相似文献   

4.
小巫 《出版广角》2013,(Z1):109
教育这门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是跨越种族和文化的,普天下所有的小宝宝,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是相同的东西。第一次知道李跃儿,是在书店里买到她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第一版),拿回家后一翻开,居然就放不下了,通宵达旦看完,而后飞奔到网上向所有的人推荐。这种爱不释手的心情,只有当年大学期间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时才出现过;这种恨不得让所有的人都来读的愿望,却是任何书都没有让我产生过的。在这之前和之后看过无数的教育书籍,未曾有另外一本让我如此激动和兴奋。  相似文献   

5.
“微时代”的到来,无疑让传统纸媒的文娱报道大大丰富起来,明星们的微博留言、圈里人的热情爆料,让平日里苦苦追星但毫无头绪的记者们足不出户,便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纵览天下娱乐事,微博似乎成了最好的信源.但以迅捷见长的微博,同样无法摆脱互联网传播本身具有的诸多弊端,大量信息中难免泥沙俱下、以讹传讹的虚假信息和网络水军的恶意炒作等,这让传统纸媒文娱报道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我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爸爸是个记者,听妈妈说还是个"大记者",得了不少奖呢. 一开始我不服气:从四岁开始练美术、书法,我得的奖杯比老爸还多呢,那我不是比他还"大"?直到妈妈讲起一次经历,才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张照片,今年50岁.我和我的几个兄弟姐妹住在一本<珍贵照片册>里,主人是一个年近80岁的老人.从10岁起我们就跟他一起生活了.多少年来,我们除了见过他的家人外,谁也没见过.整天躺在黑洞洞的抽屉里闷都闷死了.主人只知道让我们别丢了,别让老鼠咬坏了,其它的什么也不知道.其实我们的作用大着呢!  相似文献   

8.
接到《新闻大学》编者来信,约我写文章.要求是:选择自己经历的某一次有意义的采访,谈些体会.但是,我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采访活动了;况且,在过去十几年的采访中,由于脑手迟钝,作风飘浮,并未写出过什么有影响的报道来.怎么办呢?我想,还是利用编者约稿的这个极好机会,静坐下来,谈一谈《徐文采该不该戴大红花》这篇报道吧.似乎可以这样说:《徐文采该不该戴大红花》,是在采访实践中头脑里经常装着问题的产物.徐文采是用科学办法提高母猪产仔率和苗猪成活率的养猪能手.上海郊区母猪产仔率低、  相似文献   

9.
最近到乡下搞调研,听到一个村干部在广播里布置棉花种植和计划生育工作。说着说着,这个干部就在广播里骂开了。什么‘对牛弹琴’、‘死不要脸’、‘一泡鸡屎坏红酱’之类的话,滔滔不绝。当我同群众谈起此事时,他们却说:‘这还不算什么,咒爹骂娘的粗话、难听话,你还没听到哪!’群众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10.
在人生的档案里,每个人都存有自己无法向别人告知的一两件事,我的"档案"里就存封着一件让自己深感痛悔的事,我把这件事刻录在了我的心壁上,存入了我人生的档案中.  相似文献   

11.
陪你痴狂     
2003年7月,我进入湖南出版系统工作,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十二个年头.我很感谢命运之神的牵引,让我在十二年中能够接触、熟悉版权贸易工作;我也很感谢在版权贸易工作中碰到的人与事,让我在十二年里能够不断累积、蜕变,从而执着热爱版权贸易工作.十二年来,萦绕在心头的是六世达赖的那一句“陪你痴狂千生”.  相似文献   

12.
寓意要深     
毛泽东同志曾有过这样一席感慨之言:“我爱读杂文,假如让我选择职业的话,我想做个杂文家,为《人民日报》写点杂文.可惜,我现在没有这个自由.”(见1981年5月3日《文汇报》)作为一代伟人所发出的“感慨”,虽是一个历史的“遗憾”,但从中可看到杂文在毛泽东同志心目中的位置.他曾经号召人们学习鲁迅:“有人说,几百字、二千字一篇的杂文,怎么能作分析呢?我说,怎么不能呢?鲁迅不就是这样的吗?”“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13.
标题要引人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先后写过150余篇稿,有140多篇先后被报刊电台采用了。如果问采用率高的原因,我认为:除事件本身新鲜外,稿件题目帮了大忙。 1985年秋收的一天下午,有位村民带着两个儿童去打场。傍晚,忽然下了雨,她只顾垛草、抢粮,结果把孩子忘了。夜幕降临的时候,她到处寻找孩子,后来在草垛里把孩子扒出来了。原来,孩子在草堆上睡着后被埋进了草垛。当时,我认为,  相似文献   

14.
谈"竹"色变 我只有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那是1958年.我是这个家庭的第六个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父母和五个姐姐对我宠爱有加.父亲早逝,母亲就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小小年纪,逢年过节饭桌上,母亲让我坐正位,家族中的各类祭祖活动,也由我代表家庭出席,我俨然成了父亲的化身. 大约是读小学低年级时,有一天我因身体不适请假回家.进门却发现,屋内地上、桌上,就连床上也满是书籍和字画.我的突然出现,让母亲有些惊慌失色.母亲说,本想等你长大些再同你讲的,你看这幅墨竹,画得多好,这是清代大画家郑板桥的画."郑板桥"、"墨竹"就这样留存于我的脑海里.以后每到大年夜,母亲都会从箱子里取出那些字画让我看,还千叮万嘱不要到外面讲.  相似文献   

15.
胡斌 《视听纵横》2007,(4):99-100
06全省青年电视摄像记者职业联赛尽管已经落幕多时,可作为一名参赛选手,回想起从5月的初赛,到12月27号的最终决赛,八个月的时间里,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和压力:初赛作品《晨练》的艰苦拍摄,参加半决赛培训,国内电视界顶尖专家带来的新信息和对电视更深入的思考,让我兴奋得深夜无法入睡,当然,还有同事和台各级领导对我的期望和嘱托。八个月对于我而言,  相似文献   

16.
1996年6月,我所在乌鲁木齐陆军分院即将毕业的300余名边防排长学员在天山深处的边防一线进行野营综合演练。一天中午,我们拉练来到距界碑不远的地方休息,我便躺在山坡上。多年的习惯,使我养成了睡前必须看看书,就从背包里掏出一份1996年第四期《新闻与成才》,一篇华敏同志评析的新闻组照《送年货、上哨所》跃入眼帘。画面上:高高的雪山,皑皑的白雪,马拉爬犁风雪跋涉,官兵协力战风斗寒。这组照片,每一个瞬间都是那么感人心弦,把新疆边防的特点真实地奉献给读者,确实让人折服作者抓特点的敏锐眼光。我看了看界碑,看了看周围的学…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直争取记者权利的人,我特别关心美国的总统选战.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候选人如何使用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吸引民众的注意力.特朗普的选战策略特别令我对世界记者的安全感到担忧.请让我解释一下其中的理由.  相似文献   

18.
邢小俊将他的书稿<大策划>送来时,我并没有特别重视.待静心看过之后,年轻一代面对新闻的胆识和智慧让我心里敞亮并且振奋.在我的印象里,<华商报>的策划一直走在同城媒体的前端,策划了很多脍炙人口、堪称经典的新闻和活动,让同行望尘莫及.但我始终认为这来自于团队的精诚团结和共同创造,因为市场经济残酷的丛林法则,无限的消解了个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开播至今,特别受到知识群体的喜欢。近日我采访了主持人马东。见到他的时候一点也没感到意外,他跟电视里一模一样,不算高大,不算英俊,但眼睛里透着睿智。我和他开玩笑:“如果春节晚会让你主持怎么样?”他说:“那怎么可能,大过节的谁愿意见我这模样的人啊?”似乎优秀的主持人都有一招幽默的好本事,其实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曾经说过,看马东主持节目挺过瘾的。 主持人就像水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在央视《挑战主持人》栏目的片头里,有一连串对主持人这个职业的要求:知识力、感受力、应变力、表现力……这些标…  相似文献   

20.
春节前是送礼的好日子春节是中国人的大日子.过去,一过就是半个月,正月里从初一到十五,都是过年.有地方兴致高的,整个正月都算是过年,吃喝玩乐整30天.正月初一过去叫元旦,一大早皇帝大宴群臣,然后放假一月,让官员们好好歇着.官员们这一个月的吃喝玩乐,基本上取决于送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