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递增以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而同主族元素则随着核电荷数递增以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根据这个规律,已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可以从上下左右四种元素确定该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在中师课本第一册中有这样一道作业题:比较氧、硫、氯的非金属性强弱。按照元素周期律氧和氯都比硫的非金属性强,那么氧和氯的非金属性强弱就不那么明显了。根据哲学上由量变到质变这一普遍自然规律的启示,找到一个定量的简易判断方法。我们知道:在同一主族中,元素随着电子层数(周期数)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而在同周期中,元素随着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可见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与其金属性、非金属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来表示,式子中A为元素所在主族数,n为元素所在的周期数,R为A与n的比值,根据R值的大小就可判断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R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R值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当R>1时,元素主要显示非金属性。如氮:R=4/2=2.5,2.5>1所以它是非金属;碳:R=4/2=  相似文献   

2.
氧元素和氯元素是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的两种元素,它们的非金属性的强弱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难以讲清的问题.高中课本在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性质时指出:“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是从上到下逐渐减弱的.”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看出,氯和氧既不同周期,又不同主族.那么,怎样比较它们的非金属性强弱呢?  相似文献   

3.
<正>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学习中的很多相关知识及研究都是依据元素周期表进行的,有着"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重点主要有:(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2)第2、3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第ⅠA族和ⅦA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5)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等。一、元素周期表知多少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  相似文献   

4.
氧元素和氯元素是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的两元素,它们的非金属性的强弱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难以讲清的问题.高中课本在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性质时指出:“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是从上到下逐渐减弱的”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看出,氯和氧既不同周期,又不同主族,那么,怎样比较它们的非金属性强弱呢?中学化学课本中指出:“一般说来,可以从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  相似文献   

5.
如何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素的金属性指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金属阳离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的能力,或形成化学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于该原子的倾向。在中学阶段可用以下方法判断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一、元素金属性的判断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强度判断。金属元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强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例:N a能与冷水剧烈反应,而M g只能和热水反应,故N a的金属性比M g强。而M g与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的程度比A l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程度剧烈,故M g的金属性又比A l的强。2.根据元素形成的最高价…  相似文献   

6.
<正>一、对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的简要分析高一化学教材中,C、Si、Cl、O、S、N是要求同学们必须重点掌握的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这些元素多处于右上部位,下表显示了它们的具体排布方式:在同一行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来越强,金属性越来越弱,而在同一列中,从上到下,元素活泼性越来越弱。若两种元素位于对角位置,其性质较为类似,若元素较为靠右,则其活泼性将更强。基于以  相似文献   

7.
元素周期表的最有魅丽之处在于元素周期律.要想认学生全面理解元素周期表,就要让学生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位、构、性"间的关系深入理解,把握元素周期表中蕴涵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元素性质相似规律、微粒半径变化规律、奇偶规律、序差规律,从而为准确应用元素周期表来为化学解题带来便利.一、元素性质递变规律1.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性质递变规律(稀有气体元素除外)(1)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金属元素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  相似文献   

8.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1)同周期元素自左至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如金属性:Na>Mg>Al;K>Ca>Ga>Ge.(2)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依次增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教材中,采用金属与水的反应来验证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和同族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这种做法有失科学性,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讨论金属活动性是有条件的,不能采用金属与水的反应来验证周期表中金属活动性的递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灵魂.学习化学必须充分熟悉元素周期表的架构,熟知元素周期律的内涵,明确"位-构-性"的来龙去脉.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知识的学习主要要掌握以下内容:(1)掌握周期表的结构,理解周期数和族数的本质,记住1到36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掌握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原子半径、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性质变化的原因;(3)能够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并能设计实验预测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4)将"位-构-性"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理论等融合在一起,拓展视野,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1.
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重点是掌握并运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及联系,解决相关问题,预测我们并不熟悉的某些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在复习时不仅要认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而且更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一、梳理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网络1.元素周期律: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呈周期性变化。(1)微粒半径比较规律:一般来说,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同一主族,从…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中化学教材中最重要的内容,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关知识对学生而言有极大的难度。本文主要以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为研究对象,对其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客观递变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阐述了高中化学教材中对这一知识点表达的基础上,针对其表达上的失误或不足进行了改正和调整,从而使得与之相关的表达更具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原子的性质。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原子核对外围电子的吸引力就越小,越易失去电子,该元素的金属性就愈强。反之原子半径小、最外层电子数多的金属元素,原子核对外围电子的吸引力大,难失去电子,该元素的金属性就愈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愈强。反之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弱,该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弱,依此可以从下列八个方面来确定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之强弱。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化学教学中,对于单质的性质和元素的性质这两个概念一般都未作区分,使用得比较混乱。常常利用单质的性质去判断元素的性质。这个问题在一些无机化学教科书中以及一些辅导材料中,也较为广泛存在。例如,在历年的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中都写着:“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元素的单质跟水、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来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从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为了证实上述推  相似文献   

15.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题型中,常有关于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针对这一问题,现将其比较的依据及规律归纳总结如下: 一、依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1.金属活动顺序: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置越后的金属,金属性越弱,原子的还原性越弱,其对应的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即还原性:K  相似文献   

16.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在教材中的介绍非常有限。归纳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明确金属性和金属活动性两个易混淆的概念,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元素属性强弱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锡和铅谁的金属性强珠海市一中李子林陕西省粮食学校范增明在元素周期表里,锡和铅同是第Ⅳ主族的元素,铅在锡的下面,铅的金属性比锡强。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铅却排在锡的后面,铅的金属活泼性比锡差。Sn和Pb到底谁金属性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按金属在酸性介...  相似文献   

18.
中学化学中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内容,在统编教材里是安排在高一化学课本里的原子结构之后。这种以原子的基本属性为根据,揭示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直接得出元素周期律的本质规律的方法,理论性很强。但对学生来说,由于所学的具体元素的知识较少,缺少感性材料,往往感到抽象难学。特别是综合元素性质,得出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结论,更  相似文献   

19.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揭示和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必然规律,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考试大纲对它的要求是“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及其应用。掌握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根据本部分内容,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本部分的复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考点一、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应用 例1 (2000年高考江苏理综卷)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镭比钙的金属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