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隐于乡野,大隐于朝市。79岁的范老从人民日报总编辑岗位上退休后没有告老还乡,没有闲着,反倒更忙了,他以古稀之躯受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同时又兼任着社会团体数不清的名誉会长顾问等头衔。能在这里见缝插针地采访他,对面品茗,听他谈新闻谈人生,实在是三生有幸耳。  相似文献   

2.
范敬宜先生是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也是新闻教育家。从2002年至今,他担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近8年之久。在他的主持下,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树立了"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新闻研究与新闻实践教育走在了全国高校前列。有关范敬宜办报方略与新闻作品的评述已经有很多,本文仅就范敬宜新闻教育思想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讲述范敬宜的新闻生涯,在叙述其新闻故事的同时探讨范敬宜新闻思想是如何形塑与演变的,按时间序列回溯范敬宜新闻之路的各个阶段,厘清每个阶段范敬宜新闻思想的状况和变化,分析了哪些因素影响了范敬宜的新闻思想。文章最后呼吁重视对范敬宜新闻思想的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亲听范敬宜教授讲课,是我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然而,这绝好的机会却向我走来.  相似文献   

6.
新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令人担心和困惑。这种异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信仰缺失,长此下去,令人堪忧。现在强调新闻社会实践,但倘若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单纯的实践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范敬宜是我国当代著名报人,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1951年投身新闻事业,历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等职,2002年4月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从事新闻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他的新闻作品生动地记录和反映了新中国历史的变动,其中很多评论作品是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的真实写照,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改革、社会发展的脉络。在新闻实践中,范敬宜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新闻观。笔者从如何发现和采访新闻、如何写新闻,如何提高记者的素养等方面,把范敬宜的新闻观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范敬宜是当代著名的报人.他写作的大量评论作品,不仅在内容上贴近中央精神、贴近实际工作和群众脉搏,而且在文风上别具一格. 范敬宜的评论继承了我国报刊评论的优秀传统,发扬了梁启超、李大钊、毛泽东、邓拓等评论家的特色文风,融入了新时代评论的现代气息,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风格.研究范敬宜的评论作品,对于今天改进文风、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的精神有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飞锋 《青年记者》2007,(15):63-63
作为新闻战线的一名新兵,范敬宜先生是我非常敬仰的新闻界前辈和名家。我一直想读到他的著作,但跑了许多家书店都未能如愿,直感叹他的书为什么这样难  相似文献   

10.
董岩 《新闻窗》2007,(5):23-24
日前,清华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这则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此,笔者专访了研究中心主任、原人民日报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范敬宜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更是一位富有改革意识的新闻思想家。他对我国新闻学的重要贡献,在于最早提出经济报道三贴近的观点;阐述了党报宣传艺术的内涵,身体力行地推进新闻业务改革,并将新闻扩展到新闻文化的广阔天地;他还在办报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实践中体现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新闻情结 我从小对新闻工作有一种向往,也可以说是对新闻工作的情结,这可能因为我特殊的生活经历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滕礼 《当代传播》2000,(4):52-54
范敬宜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报纸总编辑中最为突出者之一。范敬宜 ,苏州人 ,1951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他自己说 ,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要数1969年去辽宁最贫穷的建昌县插队和做农村调研工作的10年。他亲眼目睹农村生产力遭到最大破坏 ,而报纸上却在连篇累牍地宣传到处“莺歌燕舞”。当时他就有一个心愿 ,有朝一日要是能回到新闻工作岗位 ,一定要为农民、为农村基层干部讲实话、讲真话。范敬宜曾说 :“我切身感受到改革是中国的惟一出路 ,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只有立志改革 ,才有前途。…  相似文献   

14.
范敬宜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报人、学者,从事新闻工作半个多世纪之久,在实践中采写了大量新闻作品,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新闻思想。其新闻思想之丰富、实践之广泛、论述之深刻、影响之深远,几乎无人能出其右。1990年~2009年近20年来,许多学者和业界人  相似文献   

15.
那一天深夜12点多,电话铃响了。是儿子打电话告我范总去世的消息。那夜,我想了很多。是的,他活着的时候,我们想得不多。他走了,我们却想了很多。范总走了,我失去了一位心中崇敬的老领导,失去了一位让我获益颇多的良师益友;范总走了,是一个当代文坛才子、新闻大家的别离;范总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当代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与方针。对此,新闻界更是责无旁贷。新闻媒体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巨大功能,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新闻记者如何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诸如此类的命题,需要同仁共同思考、共同努力。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闻人也需首先注重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文化修养,增强自身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为此,本刊特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彬教授,开设了这个《新闻与文化书谭》栏目,希望能对新闻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南京军区新闻宣传战线的老领导老同志聂勋材走了。他是在兔年最后一天的凌晨去世的,没能看到龙年新春的到来。他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悲痛和深深的怀念。1979年初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从思想桎梏中复苏的中国大地生机盎然,传统的军营里每天都发生着春天的故事。我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调入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处工作的,聂勋材是我的处长。我调新闻处工作之前没有上过专业新闻院校.也没有经过专业新闻培训.平素虽然写点散文杂感,也只是业余爱好。现在一下到了“新闻官”的岗位,心中不免几分惶恐。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一种人,他的人生是为了某种事业而设定,范敬宜先生也许就是其中的一个。2002年,已过古稀之年的他应聘进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担任并非名誉的院长、讲授并非选修的基础课程,曾是轰动一时的“新闻圈里的新闻”。其实正如一篇报道中所说,做出这样的选择对先生来说并不意外,他只是换种方式来继续他与新闻的不解之缘。如果从进入圣约翰大学的1949年算起,他和新闻结缘已经54个年头了。50多年来,无论身处何地、境遇如何,他从未放下过手中的笔,也从未改变过对新闻事业的执著。如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来概括先生的事业,也许可以用“…  相似文献   

19.
如果笔者的记忆不错,新闻历史感是近两年才被郑重其事地提起的.范敬宜说"写新闻要求有历史感"(<新闻战线>2∞1年第1期第43页).北青报的总编也认为"现在有历史感的新闻太少".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生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一条经验是:‘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因为党的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中的战士。政策的得失利弊。群众最有发言权……”这.应该是他对自己新闻实践的感悟与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