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阅读教学中,究竟应从“整体入手”,还是“部分入手”?“入手”问题解决了,又如何认识并处理好上述“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研实践,对上述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学生阅读的心理活动过程决定了阅读教学应从“部分入手”学生“读一篇文章,首先感知的是文字,经过一步步读懂字词、句、段、篇,才逐步理解这篇文章。以记叙文为例,……学生阅读大抵经历了由语文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外表到内部,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心理学》第247页,潘菽主编)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中,每一篇课文都是统一的整体,其中各部分之间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正确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可以更加有利于有效、扎实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说,这样的环节就是教学的基本细节,也就是比较大的细节。环节与细节构成“部分”,这些部分构成“整体”。环节与细节中有整体,这是我们一定要充分注意的。  相似文献   

3.
一、整体学习的概念无论哪一科的学习,都可以分为“整体学习”和“局部学习”两极,从思想方法来看,即宏观与微观的区别。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掌握语文的整体学习方法尤其具有普遍性意义。整体学习法所说的“整体”,是指学习对象“大”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指综合各部分的“整体性”。“整体性”不等于所有的东西,有一个哲学原理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部分之和就是所有的东西。例如一篇文章所有的东酉就是全篇的文字,但“整体”或“整体性”却是指这篇文章组织结构内的性质、意义、精神。如果你对一篇文章每个字都理解了,每句话都弄…  相似文献   

4.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它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等。系统论认为,结构合理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相加,整体优化高于局部优化。而整体阅读策略。就是指在系统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对象侧重整体把握、整体理解的一种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5.
“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总和”,这个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观点,被现代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看作组成系统的著名定理,并已在目前的系统论研究者中被承认为系统问题的一个正确的、基本的观点。目前,我国学术界有的同志详细论证了“整体大于部分之总和”这一原则,但否认整体与部分之间还存在“等于”和“小于”的关系。也有的同志主张“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才是“系统整体性原则的实质”,否认“整体大于部分之总和”的原则。我认为,在系统整体中,不但存在着“整体大于或等于部分之和”的状况,而且存在着另一种状况——“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由于这种“小于”关系尚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讨论,且由于“大于”和“等于”关系已有人加以论证,我在这里只就“整体小于部分之总和”的根据和意义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整体教学观是“整体语言教学法”的核心观点,其流程是“整体→部分→整体”(即Whole1→Part→wh01e2)。阅读课文整体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整体理解阅读文本,知道文本大意,从文本中寻找具体信息和细节,在全面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获得个性化理解,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体现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王其华 《湖南教育》2006,(12):12-14
所谓“期待视野”是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前由阅读经验、生活经历、认识水平、阅读兴趣等所形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这些因素化合成一种机制,一种期待,一种希冀,一种欲望,一种对文本内涵的探究方向与判断尺度,也是一种语感的图示。它直接关系到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和“期待视野”相对应,文本里蕴含着很多等待开掘的“召唤结构”。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往往以“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了多层面、  相似文献   

8.
教学一篇课文,采用“整体——部分——整体”阅读教学法,已被写进修订的小语教学大纲,许多教师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基本功训练重点是段的训练。三年级阅读教学,应该围绕这个重点,引导学生读懂段,进而达到读懂篇,提高理解能力。语文教学中所说的段,即段落或称意义段,它是文章的一个部分,但同时又可看作结构相对独立,内容相对完整的整体。在三年级阅读教学实践中,众多教师按照“整体——部分——整体”顺序进行段的教学,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所谓“期待视野”是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前由阅读经验、生活经历、认识水平、阅读兴趣等所形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这些因素化合成一种机制,一种期待,一种希冀,一种欲望,一种对文本内涵的探究方向与判断尺度,也是一种语感的图示。它直接关系到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和“期待视野”相对应,文本里蕴含着很多等待开掘的“召唤结构”。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往往以“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了多层面、开放性的空框结构。这种空框结构热情地召唤着学生创造性的感知活动,召唤着学生对文本空白的补充和延伸。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由于其不同的期待视野影响着各自对文本的感知方式和结果,阅读理解在不同的人身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课文的意义应该是从课文的召唤结构与学生的期待视野的相互融合中生成的。而“补白”则是促进“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走向同化和融合的粘合剂与催化剂,它使阅读更灵性、意义更丰富、感悟更深刻、课堂更精彩。一、促进理解“课文的‘召唤结构’要求学生在语文感知过程中,不仅要调动原有的语感图式或经验世界,还要展开想像的翅膀,调动、激发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想像、去补充、去创造,以产生课文的意义。”(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阅读理解是...  相似文献   

10.
(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由此,大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采用了“初步综合阅读——深入分析阅读——进一步综合阅读”的步骤.力求摈弃迂回而追求简捷,避免讲读分析的支离破碎,注重文章的整体把握,其理论基础便是整体性原则.无疑,大纲向我们指出了一种在一般情况下收效良好的阅读教学程序.但是有的同志把不采用这种程序的阅读教学统统斥为“背离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其关键是对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11.
整体阅读教学法是系统科学和思维规律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运用这种教学法,要从“整”字着眼,在“分”字上着力,即从整体感知思想内容入手,再分步阅读,仔细揣摩,然后回归到整体,上升到理性认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一篇文章里,词句段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为了表达某个思想内容而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从整体着眼,才能  相似文献   

12.
系统论指出,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结构合理、功能协调,就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细节精彩,整体不佳”这一问题,实质上是忽视以整体的视野来观照语文教学所致。因此,必须以系统的思维方法来处理语文教学问题,实施整体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3.
整体感知即从整体上理解章的内容和章主体部分的大意,从整体上理解章的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从整体上理解人物的特点等。培养整体感知能力是新课程要求下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它是针对目前阅读教学过分强调“肢解”章,却极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会欣赏、学会感悟的偏颇而提出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呢?通过实践,我摸索出一种“整体感知——局部阅读——整体深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国内外语文教改实验证明,加强整体训练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就其形式和内容来看,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作品中的一词一句、一章一节往往与整篇(部)作品的总体构思有关,与作者的写作意图血肉相连,因此要真正理解一篇文章的词、句、段,或一本书的局部内容都离不开它的整体。我们通常说  相似文献   

15.
整体原理是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之一,该原理说的是:“组成整体即系统的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任何系统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之阳。”恩格斯把各部分的总和认为是一种“新的力量”,井说:“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整体把握”之后,人们对“整体把握”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格外重视,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操作,都有充分的体现。但从目前情况看,也存在着理解上的偏颇和运用上的失误,需要加以辨析和矫正。一、“整体把握”的运用失误1.顾此失彼,淡忘整体。学生在阅读时,常常看了后面忘前面。这是由于阅读时没有对文章从语篇的角度来把握,捧着文章就读,不看标题,不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教师带着学生,对作品通过整体阅读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往往有些搁浅,如何对作品人物、作品的社会效益进行更深层地认识,运用“质疑阅读”的方法是关键。 文学是人学,所以一定时代、一定环境中的人物与典型性格和心理一定得把握准确。在整体阅读中,我们通过课文形象的基本分析,对作品中某些人有所认识,知道他们各属什么类型的人物,但如若我们对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对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怎样引导学生,我一般运用“寻找语言障碍”的方法,但这时运用的“语言”是不同于韩愈《师说》中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词句问  相似文献   

18.
高中新教材把文章教学的内容集中放在第一、二册 ,现代文阅读部分设置了 6项单元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 ,揣摩语言”、“把握文意 ,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提炼精要”、“整体把握 ,筛选信息”、“研究探讨 ,深入领会”、“分析评价 ,借鉴吸收”。尽管各有侧重 ,但都强调了“整体把握” ,把对文章作整体把握作为阅读理解的基础。怎样在教学中既避免对文章作割裂成几大块的肢解式分析 ,让学生在对文章的认识上既见树木也见森林 ,又能使学生深入文章内部 ,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选材、思路、语言和主题 ,准确领会作者意图 ,进一步理解文章丰富而…  相似文献   

19.
“大纲”指出:“讲解课文要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这可以说是进行阅读教学的一条规律。我们对这条规律如何理解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体会。阅读教学过程,应分三步: 第一步从整体入手,这是阅读教学的起点。讲解一篇课文从整体入手,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 1.一篇文章的本身具有整体性,是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统一体。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围绕  相似文献   

20.
《论语》是儒家典籍,言简意丰,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关键词语和各个句子的意义,不能辨明各句子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去把握原文,不仅理解是肤浅的,而且会出现偏颇。《<论语>六则》是初中学生首次接触的文言文,学好它对于今后学习古文大有稗益。我认为《<论语>六则》第一则的课文注释和教学参考书,都没有准确把握其核心意义,其原因是没有从阅读角度研究这一语录三句话的关系,没有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必须是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分析出各部分之间的思路,并且达到“把握作者的态度或观点”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