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方障碍:我在写作中,经常要遇到写人的作文,比如《记一个难忘的人》、《我的同学》和《我有这样一个爸爸》等等,但我感到苦恼的是,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观察一个人,所以写作文时就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只有发愁了。我非常着急,想知道,不会观察一个人怎么办?闯关主题词:分解、分类、记录、选择闯关计划书:这位同学遇到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观察方法的问题。我们平时所写的作文,都要先有材料,然后下笔成文。材料从哪里来?从观察来。如果我们不会观察,那么也就不能获得详细的材料,写起文章来,就一定会无话可说了。比如,我们要写一篇《我有这样一…  相似文献   

2.
初四册第一五课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记一辆纺车》是吴伯箫的代表性作品,是当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作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延安生活了 8年,度过了我青年的后期。我热爱延安,把延安看作革命的故乡。" 1961年,我陆续写了一组反映延安生活的短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还有这篇《歌声》。前三篇从衣食住和生产劳动方面写延安,写延安是怎样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歌声》从精神生活方面写延安,写延安那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吴伯箫《就〈歌声〉…  相似文献   

3.
喜欢绿色。爱唱腾格尔的《天堂》。爱看的影视作品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座右铭: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老是脱不掉天真,像一只有尾巴的青蛙。向小读者推荐一本书:继《幽默三国》、《幽默水浒》、《幽默西游》之后,我写了《幽默红楼》。写了大观园学校里的男生和女生,他们怎样穿着古代人的衣服过现代人的生活。不过,如果你当现代人已经有点当腻了,这本书也可以让你穿着现代人的衣服过古代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再见了,亲人》节选自《依依惜别的深情》,作者魏巍,1950年赴朝鲜前线,以志愿军的战斗生活为题材,先后写了二十多篇散文,报告文学和通讯,结集为《谁是最可爱的人》。本文是作者在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撤离朝鲜时写的,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掌握下面几点。一、注意题目运用倒装句式的作用“再见了,亲人”是志愿军告别朝鲜亲人时说的一句话。那么,课题为什么不说“亲人,再见了”,而要把“再见了”写在前面呢?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强调  相似文献   

5.
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说人生没有完美,总会出现一些不足。那些活跃在文坛上的大文人,一不小心也会美中不足,有一些小小的遗憾事。汪曾祺咬牙吃苦瓜汪曾祺在某篇短文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要写一写我在昆明吃过的东西,可以写一大本。"所以汪曾祺写了不少关于"吃"的文章,比如《豆腐》《手把肉》《韭菜花》等。有一次,汪曾祺说:"世上没有我不吃的东西。"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时,外地人一提起"苦肠丸子"就  相似文献   

6.
正一、一种令人担忧的教学套路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我一连听了6节《合欢树》(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课。6位教师上课,内容与程序却基本一致———先让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再集体讨论课文的内容: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合欢树象征着什么?然后拓展讨论: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母亲?应该怎样对待她的唠叨?应该怎样热爱母亲?最后投影一篇内容相近的写母亲的课外文章,让学生说说它的主旨。听完这些课,我不禁感叹:语文阅读课是这样上的么?但这样的课又似曾相识,仔细想想,不久前连续听了多节初中课文《散步》的教学,也是这样上的。如果打开互联网,这样的教学设计也是屡见不鲜,足见这种教学程序已经形  相似文献   

7.
新贵嘱我给他的这本散文集——《高原散笔》写序,我应允了。虽然我没有系统地阅读他的散文,只是平日零星地读了一些,而且我本人对如何写散文也不在行,但我很乐意。因为我很喜欢这位朝气蓬勃的年青人,很喜欢这位奋发有为的青年作家。 新贵已经写书十几本了。他开始是业余写作报告文学,兼写些古体诗词。出版有《多彩集》、《渭北崛起的新星》、《北方闪烁的星辰》、《古都泾渭》、《四味集》等多部著作,多为报告文学作品,有百余万字。后来业余转写随笔、散文(也写报告文学),出版有《生活散记》、《雾里看花》等散文作品集,近50…  相似文献   

8.
我的母亲     
关于我的母亲,我写的不少了。20年代初期,在美国写《寄小读者》时写了她;30年代初期,她逝世后,我在《南归》中写了她;40年代初期,我以“男士”的笔名写的《关于女人》这本书中写了她;同时在那时候,应《大公报》之约,再写《儿童通讯》,在“通讯三”中又写了她。这些文章在《冰心文集》中都可以找到,也可以从这些文章中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我想,天下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自己的母亲是最好的母亲(当然也有例外)。但是母亲离开我已经57年了,这半个世纪之中,我不但自己做了母亲,连我的女儿们也做了母亲。我总觉得不但我们自己,也还有许多现代的…  相似文献   

9.
上海的冬天冷得不那么干脆,有种不可琢磨的阴冷渗入到骨子里。然而在这样的冬天回想起和《当代学生》一起走过的那几年,唇角还是绽放起一丝微笑,掌心又开始有了温度。很多事情轻易就忘记了,比如考试、比如吵架,但是有些事情是怎么都不会忘记的,比如第一次在《当代学生》上发表了羞涩的文字,在课间做广播操的时候文学社的老师在几百号人中找到了我,向我扬起那本朴素而明亮的杂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我;第一次拿到稿费后在学校附近的文具店买了一沓稿纸和写起来很舒服的圆珠笔,开始我第二、第三次……更多次的写作;第一次有远方的朋友看到了我在《当代学生》发表的文章,写来直接而坦率的信想和我交笔友,让我有了久违的感动;第一  相似文献   

10.
写作一半靠勤奋,一半靠方法。不爱动笔的人,再有方法也不行。1.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答:作文之所以写不好开头,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对作文题目理解不足。还没有理解好题目就动笔,当然会觉得没有把题目的涵义涉及到,或者是写的好像不是这个题目需要的。二是没有整体的构思。写作文是一定要先构思的,一定要把自己要写的,怎样写的基本的框架在脑子里想好,而且你要怎样写需要哪些起码的材料也应该心中有数。比如,如果你写一篇题为《毅力》的作文,这显然是可以写成议论文的,但是怎么写呢?首先应该谈谈你对“毅力”的理解,这样开头就让人知道什么是…  相似文献   

11.
夏衍同志的《包身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一九六三年,作者在《报告文学的几个要求》中说:“我自己,除了诗以外,差不多的文学形式都写过,但都和草木俱朽了,只有《包身工》,在读者中还在起作用。”这虽然是作者的自谦之词,但清楚地说明了这篇作品在他自己创作中的突出地位。《包身工》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六月《光明》创刊号。解放后,一九五九年《中国工人》杂志重新发表了这篇作品,并展开了群众性的学习和讨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九七八年《十月》文艺丛书又发表这篇作品,并刊载了评价文章。另外,建国以来所写的现代文学史和系统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几乎没有不提及这篇作品的。大家一直认为,《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杰作”,标志着我国的报告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我国报告文学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由五篇记叙文组成,是本册书的重点单元。这五篇课文都是写人的,人的特点不同,作者写作的目的不同,因此写法也不同。《冯婉贞》一课主要是通过写重点事件,突出人的性格、品质;《一面》和《背影》主要是截取生活断面写人,通过平凡、常见的事情来表现熟悉的人物;《我的老师》、《人民的勤务员》作者从几个不同方面、全面地观察并综合地介绍和评述所要写的人物。 二、单元教学要点及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本单元的教学要点:①理解文章怎样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②学习记叙文选材的几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文学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就是报告文学的崛起,以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为开端,报告文学从此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彻底改变了作为“二等文学”和长期徘徊不前的尴尬境地,持续地走在时代的前列,多次占据我国文学的主要舞台,热潮迭起,几度辉煌,创作了许多产生过轰动效应的佳作,至今我们仍能如数家珍似地数出许多优秀报告文学作品.比如,《正气歌》、《命运》、《大雁情》、《祖国高于一切》、《三门李轶闻》、《中国农民大趋势》、《唐山大地震》等等.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几度辉煌,这是因为它遇上了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一个伟大的经济变革时期,一个迫切需要报告文学,也能产生伟大报告文学作品的时代;另一个原因就是当年我们的新闻体制不完备,舆论监督体制不完备,新闻传媒体不能随便发消息,较难把生活中负面生活事件反映在报纸、电台、电视台上,这就需要报告文学予以补充.特别是一些“冰冻新闻”,若干年过去,解冻以后,被写入报告文学,仍不失其新闻性,报告文学也因此格外受到青睐.物换星移,20世纪9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报告文学面临强有力的挑战,报告文学的阵地被挤占,报告文学的影响在缩小,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我的外公》和《就这样被感动着》都是写外公的题材,同样是写亲情的,但取材和写作角度不同,文章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我的外公》和《就这样被感动着》都是写外公对自己的无私的爱,主题极为相似,立意也相近,但两篇文章却有着各自独特的心理感受。在写法上,《我的外公》对外公的一系列回忆是在车上想起的,由此及彼,从看到的事物联想到外公对自己的关心,从普通的生活场景中展示外公的形象,让人充分感受到亲情的可贵。而《就这样被感动着》情节较为简单,作者笔下的外公是他身边最亲的亲人,从外公背自己上楼感到亲人的爱这件“小事”,令“那时…  相似文献   

15.
<正>《背影》是鲁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情感充沛的写人记事的散文,比如,《老王》《阿长与山海经》《信客》等。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也都是把这一课放在了写人记事的单元。例如,人教版是把本课放在了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和鲁教版的处理是一样的。这样的安排便于集中学习写人记事散文的方法结构,表达技巧。对本课处理的重点是文本的解读,深层次的挖掘,在品味揣摩词句方面重点训练,难点就是通过品读、研析和老师的点拨把握作者的"意脉"——这不是普通的父慈子孝的故事,而是有隔阂、有矛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第29届教师节这天,桂林市叠彩区胜利小学的教师胡比珍收到了一份在她看来意义非凡的礼物:一张普通的信纸上,她的一个学生抄录了这样的诗句:"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这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诗,名为《感谢》,一笔一画饱含着学生对她深深的爱意和感激。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小学阶段语文老师会不时叫你们在作文课上写人,比如:《我的同学》《我最敬佩的人》《一个熟悉的人》《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为什么要反复写人呢?因为这是写作的基本功,必须打好。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甘肃省舟曲县初中二年级的学生,闲暇之余我特别喜欢阅读《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以前我喜欢看课外书,比如《世界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刊物看得不多,偶然一次,我在学校看见别的同学在读《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拿过来一翻,立刻被里面优美的文章吸引了,慢慢的越来越喜爱了,基本上月月看周周翻,这也使我的作文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很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读了《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2002年第10期“经典良品”中的《美丽人生》,我明白了其实人的这一生,只要自己干什么事都努力、耐心,那么他的生…  相似文献   

19.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它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鸟是怎样信赖人的呢?一切都源于我对鸟的喜爱。《珍珠鸟》开头写道:真  相似文献   

20.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写了“故乡”的景,写了“故乡”的事,更写了“故乡”的人。写“故乡”人,重在写“我”和闰土的关系,而重中之重,又在于表现闰土生活命运的巨大变化。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木偶人”形象。这“木偶人”的形象,作者是这样写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润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