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燕 《海外英语》2023,(20):14-16
请求是交际中高频出现的言语行为,以往请求研究多从产出层面分析请求话语的语用策略和语言特征,较少从感知层面分析请求话语的交际效果。文章通过英语本族语者感知评分,分析中国学生英语会话中请求话语的得体度,探讨影响请求话语得体度的语言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学生英语请求话语的得体度整体尚可,部分学生请求话语得体度仍有较大改进空间;2)英语请求话语的得体度,受其内部修饰语、句末语调走势等语言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Blum-Kulla等人在CCSARP中提出了关于"普遍语用特征"的假说。这一假说是否适用,汉语各家分歧明显,观点不一。文章再次针对汉语母语者展开实证性调查,分析其在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类型中的选择倾向及其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分布特点,认为社会距离越远,请求策略的直接程度越低。并对历年来的一些调查结果做了对照分析,认为"普遍语用特征"假说同样适用于汉语。  相似文献   

3.
杨筱霞 《考试周刊》2007,(28):66-68
本文调查了商务人士英语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受试组为三组:北美组、汉语组和语际组,结合话语填充问卷DCT,分析三组被试请求策略差异以及请求言语行为方式特征,发现请求行为序列具有普遍性特征,语用迁移影响语际组请求语用策略,结果支持语用能力具有可教性、可学性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从"补缺假说"[1]的角度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实施请求和道歉这两种言语行为时存在的语用迁移现象.为此,作者设计了一个定性研究来考查语用迁移在何种程度上存在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请求和道歉的言语行为中,及导致语用迁移的原因.研究发现,语用迁移存在于英语学习者请求和道歉言语行为中所用的语义单位(semantic formula)的频率中.受试者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可能是由于这些学习者对礼貌程度和三个情景因素的认知是不同于操英语本族者的,因为他们所采用的语用策略可能受中文语境知识的影响,从而导致负语用迁移.本研究表明,语言迁移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迁移,更重要的是语境知识的迁移,因而验证了王初明的"补缺假说".本研究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丰富、正确的外语语境输入.  相似文献   

5.
从语用能力的可教性的角度出发,在中国英语学习环境下,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目标语,对四川成都西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显性语用教学条件下学习英语请求策略的情况作一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显性语用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云 《考试周刊》2008,(3):67-68
文章从语用的角度出发,选择对汉语本族语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请求言语行为中的"消极请求、探询请求及直接请求"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讨论及分析,进一步总结出英汉两族语者进行这些请求言语行为的区别,由此思及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困境,对不同的文化中如何适当地提出请求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于文化价值观和语言本身的差异,人们对英汉请求策略的选择不尽相同,形成了不同的交际风格,而请求策略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人们交际目的能否实现,这也为相应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英汉两种请求行为的异同,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探讨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重视文化差异,避免语用失误,从而提高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能力,增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感知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介语语用学的角度对中国大学生请求语策略的使用进行调查研究。从跨文化交际、语用语言迁移,社交文化迁移等方面探讨语用迁移,特别是语用负迁移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英汉请求语虽然有一些相同之处,但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句法方面,英语最显著的特征是通过使用情态动词的过去式以及把动词名词化来降低请求的强加性,汉语请求中的礼貌主要是通过使用带有礼貌标志语的祈使句来实现;在语篇方面,英语多使用后序列,而汉语多使用前序列;在请求策略选择方面,汉语中的直陈式请求语所占的比例要比英语中所占的比例大.通过此对比研究,旨在揭示蕴含其中的文化价值,并希望引起外语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对汉语本族语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请求言语行为中的“消极请求、探询及直接请求”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讨论及分析,进一步总结出英汉两族语者进行这些请求言语行为的区别,并对不同的文化应该如何适当地提出请求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许鹏 《海外英语》2011,(14):146+161
该研究通过对成人英语学员和英语本族语者请求辅助语策略的对比找出两组在请求辅助语使用上的不同点,以期帮助成人英语学习者减少语用失误,提高语用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两组的策略的使用频率的不同也说明中西两种文化不同的文化准则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许鹏 《海外英语》2012,(1):249+255
该文以Blum-Kulka的请求策略分类为参考,以话语补充测试为语料收集工具,对比分析了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的请求主体语策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帮助外语学习者减少语用失误,提高语用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中国的英语教师在电子邮件中向搭档发出“请求”这一言语行为所采用的策略与方法,论证了请求的发出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汉语的迁移使得中国的英语教师倾向于直接、明确地表达请求之意。  相似文献   

14.
请求是一种具体的言外行为,在实施请求指令的过程中,不同的语境应该使用不同的礼貌策略.选择合适的礼貌策略,才能既满足说话者的请求愿望,又维护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良好关系,避免出现语用失误,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近年来,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至关重要,因此,获得语用能力成了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请求是一种很普通的言语行为,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面子威胁行动(Face Threatening Acts)。人们在交际中一般都会考虑面子问题。因此,在实施请求这一言语行为时,发话人通常都会采取一定的请求策略来加以调整。不同的语言其请求语是不同的,英语和汉语也是如此。本文旨在对这种差异进行对比,解释造成英语和汉语内部请求策略不同的原因。对于英汉语之间请求语的差异,本文则更多地从文化角度阐述,并指出理解这种差异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汉语本族语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进行了问卷调查(DCT),对比了不同水平组的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汉语本族语者所使用的请求语的语义程式的频率,结果显示,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和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在实施请求语时,其语义程式的频率存在语用迁移,低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的请求语中共有64例语义程式的频率出现了语用迁移,而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请求语中共有65例语义程式的频率出现了语用迁移,二者差异不明显,因此语用负迁移与二语水平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书面的开放式语篇补全测试,对中亚五国汉语言专业留学生"请求"言语行为策略发展情况进行考察,探讨中亚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初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的请求中心语话语策略、外部辅助策略水平和语用策略总量低于中高级水平中亚留学生,且初级中亚学生在以上方面均与汉语母语者有显著性差异。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中高级中亚留学生请求策略水平较初级中亚学生有所发展,但在很多方面仍与母语者存在显著差异。这反映了语用策略能力培养和语用教学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将发展汉语交际能力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目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张雪梅 《时代教育》2014,(9):173-174
本稿使用谈话分析的基本分析单位"话段"和"策略"考察了延边朝鲜语中"再请求部"的开展。从语用论的角度研究"请求"与"拒绝","请求"与"接受"的语对形成过程,并试析请求谈话结构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并参考Ervin-Tripp对英美人常用请求行为的调查而总结出的请求言语策略,对英汉"请求"言语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分析了英汉请求言语策略差异及其原因,并指出了"请求"言语策略的使用对交际的影响,旨在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请求语是英语言语交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请求语,不仅能满足说话者的请求愿望,而且维护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从而有效地达到请求的目的。通过对英语中请求语的语用功能分析,揭示了不同的请求语反映了交谈双方不同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关系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