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维是记者进行新闻写作的前提,记者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新闻作品的优劣,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一个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文结合真实事例,论述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是记者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全球科技竞争对科技情报支持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科技发展态势情报感知模式是情报工作服务科技安全与发展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通过辨析情报流程中的基本概念明确目标驱动、数据驱动和任务驱动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和适用情景,融合三种驱动力量提出科技发展态势情报感知流程。从科技发展态势的特征出发引入情报思维,明确系统性思维、竞争性思维、全源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这四个维度在情报感知中的作用,提出科技发展态势情报感知的具体要求。融合情报思维构建包含要素感知层、态势理解层、态势预测层和情报产品层的科技发展态势分析框架,以期为科技发展态势情报感知实践提供有效指导,提升情报支持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科技编辑的逆向思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蓉嵘 《编辑学报》2005,17(4):235-237
论述逆向思维的表现形式及其在科技编辑工作中的应用.逆向思维的表现形式有:思维顺序上的反向,思维对象性质上的相反,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反等.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发现、提出和解决论文中的问题,并有助于编辑克服固有认知定势的局限性.在选题策划、组稿中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常规的思维定势,是影响记者创造力的枷锁,写出的稿件平淡无奇。而一个充满活力、富于创新思维的记者,往往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能够采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新闻。打开记者新闻发现力的"金钥匙",就是记者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雷明德 《新闻知识》2000,(12):24-25
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品的优劣。新闻记者水平的高低.与其新闻采写能力有关,更与思维能力和方法有关,懒于或不善于思维的“低能儿”写不出高水平的作品。我很羡慕会思维、点子多的记者.别人写出来平平淡淡的事物,在他们的笔下却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是记者思维的基本方法,它贯穿于新闻采写的全过程,使记者能迅速发现新闻和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写出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鲜活新闻来。对于新闻采写中的思维方法,这些年来我曾作过用心实践和研究.这里提出如下一些见解。一、追踪…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广西科宝网为例,通过分析研究科技服务业与互联网思维融合的效果及不足,发现运用互联网思维 对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广西科技服务业与互联网思维融合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亟需改进,实现 广西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联合推进,即宏观上需要政府引导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微观上 需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商业运作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杰 《新闻世界》2010,(8):149-149
一个好的记者必然是一个具有理性思维的记者。本文阐述了何为记者的理性思维,并就如何培养和提高记者的理性思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体不断涌现、不断融合的当下,记者们不仅需要强化自身的工作能力,而且需要用全新的态度以及思维开展工作。基于此,本文将对记者从业者应如何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开展思维创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科技查新在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查新应组建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团队,并加强团队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科技报道是块难啃的“骨头”,尤其对于年轻的女性记者,愿意选择跑科技的,并不很多。中国新闻界女记者出名的不少,但多数以采访文化、教育、经济、政治,包括体育等领域而成名,在科技天地里纵横驰骋的女性,实在是凤毛麟角。老一辈中,我印象较深的是,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首届理事会上被选为名誉理事长的人民日报记者柏生,她以采写科学家见长。上海也有过几位优秀的女科技记者,如上海科技报的毛秀宝、上海电台的徐慰侬、解放日报的曹玉和等几位老大姐,但都已退休。科技的深奥、枯燥,常常令女性同行们望而却步;而女性的思维特点,有…  相似文献   

11.
运用对象化思维方式编辑科技论文的引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编辑学报》2004,16(4):260-261
将目前计算机领域中的对象化思维方式引入编辑科技论文的实践中 ,运用对象化思维方式描述引言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通过实例分析说明 ,应用此思维方式可以简化引言部分的编辑加工 ,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刘达齐 《新闻传播》2009,(7):111-111
记者思维是记者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和新闻报道的目的。运用新闻概念、新闻判断和新闻推理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用来充分开掘新闻事实的信息资源.表现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的一种职业思维。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否决定了新闻作品的优劣。在此本人试将记者采写新闻中几种常用的思维方式进行论述。一、创造性思维新闻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其本质属性要求它必须求变求新,与时俱进。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断探求新情况,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行为方式,思维特点各有不同。那么,作为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进行报道构思的思维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不同的记者思维活动既有相通的共性又有独具的个性。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好记者,写出精彩的报道,应具备以下几个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采访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有了新闻事件,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记者蜂拥而上,有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游刃有余,写出胜人一筹的报道,而有的记者却身在“宝地”不识“宝”,采写的新闻只能免强应付刊播,吸引不了受众的眼球。这种强烈的反差,就反映了记者在思维方式的差距。毋庸置疑,记者素质是靠长期工作实践形成的,这种素质的积累形成便成就了记者的求异性思维。求异性思维要求记者的报道不落俗套,善于“同中求异”,使报道有着自己的独特视角和个性魅力。而得力于这种思维方式,记者就会从相同事物中寻找不同点,从一般性中寻求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当今,报刊林立,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作为科技报,如何抢发独家科技新闻?尽快提高记者的科技新闻敏感性尤为重要。科技新闻是新闻中的晚字辈,入门不难,熟练也不易。你虽然写成了新闻,但没有科技内容,不是科技新闻无法发表在科技报上。因此说,写科技新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的记者不喜欢写科技新闻,所以写不出多少科技新闻,有的记者想写科技新闻,又因为把握不住科技新闻的本源,新闻敏感性不强,抓不住科技新闻线索,也写不出科技新闻来,即  相似文献   

16.
笔者探讨在新闻报道中,记者要具备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模式,能够从复杂的材料中选择闪光的点和归纳有意义的事件。在新闻报道中要抓住事物的关键,突出问题本质,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报道,通过创新思维方式,提高新闻记者的智慧和素养。  相似文献   

17.
求异思维在新闻采写实践中的巧妙运用,可以拓宽记者的思维空间,使思路豁然开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相似文献   

18.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说的“气”,既是一种精神状态,又是一种思维的特征。在面对纷繁世界观察和思考的时候,以一种物我两忘、荣辱皆抛的思维姿态,凭临于万物之上,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积极的思维,我认为就是记者很需要的那种“浩然之思”。 我们并不赞成“记者是无冕之王”这个说法。记者出自于民,服务于民,何来“王气”?但是,借这个说法,有一点可以开启我们心智,在思维的领域里,记者倒应该有一点“王者之气”,就是摆脱各种思维羁绊,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为什么有的记者总是写不出有灵气…  相似文献   

19.
批判性审稿体现了编辑的主体创造力和科学精神,在科学创新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编辑在批判性思维基础上作出的判断决定了对科技书刊内容的策划和选择,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方向和任务,与科技书刊的质量息息相关。增强科技编辑的批判性审稿能力需要培养批判意识,丰富专业知识,培养敏锐的批判性审稿嗅觉,并且要注意加强与作者的交流。批判性审稿对于完满地履行编辑人员在文化生产中的组织职能、文化传播中的选择导向职能和文化创造的优化职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科技编辑应该熟练掌握和运用批判性审稿方法,充分发挥科技编辑的作用,不断将科技书刊的质量推向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20.
马涛 《当代传播》2013,(1):108-109
记者的成功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发现的水平和深度,其意义十分重大.新闻发现力是记者把握世界的方式,理性思维在新闻发现力的构成中居于重要位置,培养记者的思维方式已成为当下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