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樊春良 《科学学研究》2019,37(10):1735-1743
本文从新中国前17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两大阶段,对新中国科技追赶战略的演变做了历史考察。研究表明,科技追赶战略对中国科技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科技追赶战略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追赶的目标、政府的作用、学习与追赶和创新的关系,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以及追赶的界限,并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1 韩国:广东跨世纪的赶超目标广东省要从现在起用20年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水平。赶超的目标是四小龙的平均水平,还是四小龙中某一国(地区)的水平?我们认为,以后者较为现实合理。其原因如下:第一,四小龙作为四个国家(地区)的统称,其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一差异性不仅表现在经济的总量上,而且表现在结构上以及社会发展的其它量化与非量化指标上。而我们所确定的目标首先要求在质和量上得到界定,否则,这一目标就会模糊不清。其次,我们确定的目标必须与广东省有可比性。从四小龙各国(地区)来看,香港和新加坡是纯粹的城市经济,与广东的可比性较小。而台湾与韩国不仅包括较为发达的城市群,而且包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广东根据增强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要求,提出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广东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的工作思路,从而对广东高校的科研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广东高校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和广东经济实力的支撑,为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成为广东的重要科技力量和基础研究的主要方面军,但广东高校科技与经济结合并不理想.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广东与科技经济结合并不理想的广东高校是研究高校科技经济结合的理想"样本",其结果可能对高校的科技与经济结合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强大的科技服务能力是科技与经济有效对接的根本保障,汪洋书记曾将此形象地比喻为科技"托"。文章认为"托"的实质是高效率的科技服务体系,具体表现为科技中介与服务组织、科技服务商业模式、科技服务网络、科技服务人才队伍等四部分内容。据此,提出了广东进一步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新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战后西德、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发展,有其多方面的社会经济原因。但重视教育发展,推动科技进步,也起了不容忽视的基础作用。他们都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共同特点。 1、官民认同战后,教育、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为各国认识,教育先行论和科技先导论正在成为世界性话题。西德、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政府和民间高度重视教育与科技的发展,视之为国家和地区发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新加坡在最近二十多年里。成功地采取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多样化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1万新元(折合美元人均1.3万),被西方国家评为“亚洲四小龙”中最富有经济竞争力的国家。新加坡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即将进入21世纪之时,全球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科技活动国际化和科技竞争白热化,已成为基本的发展趋势。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在追赶发达国家的科技进程中,基本上完成了“科技模仿模式”过程,迫切需要向“科技创新模式”转换。笔者认为“创新模式”的建立,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对广东各经济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区域的两子系统综合序参量值呈现较为一致的增长态势,且呈现较高的正相关,科技创新系统综合序参量值比经济发展系统综合序参量值增长得更快;各区域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两子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耦合度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且近年均达到高度耦合和高度协调耦合阶段,说明广东各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两者的交互作用较强。基于此提出建议:广东各经济区域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产业为载体促进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效益双提升;珠三角地区深化机制体制创新,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粤东西北地区注重提高科技创新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广东科技企业孵化器资源要素的需求与供给,研究孵化器内聚耦合机理,提出"内源型内聚""外源型内聚""横向耦合"和"纵向耦合"等概念并对其特征进行对比,提出提升内聚度和耦合度的两条典型路径。在此基础上,从支持孵化器服务能力提升、鼓励孵化器与科技服务机构的联合、鼓励多主体合作共建、建立孵化合作联盟、强化孵化链条对接、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等6个方面提出政府管理部门加强广东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最能动的因素,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东盟对接,泛珠三角科技合作渗入了国际科技合作因素,区域科技产品的市场扩展具有更广阔的空间,"泛珠"的经济科技合作重点也将随之出现一些变化。泛珠三角科技合作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一形势,宜采取产业互动演化科技合作模式和产品创新联合攻关模式,泛珠三角科技合作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将使中国—东盟合作互补性增强,区内贸易增加,增加贸易创造效应,增强区域凝聚力。广东适度发展重化工业,提高技术密集产业比重,将改变目前中国与东盟均以劳动密集产业为主,以出口原料、农产品和劳动密集产品的出口产品同构问题,增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泛珠三角是世界信息产品生产中心,信息产业作为广东经济、科技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强与东盟的信息合作,将大大增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抗御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的能力。同时,"泛珠三角"科技合作要充分发挥香港的国际平台作用,正确选择合作突破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新型工业化对广东科技创新体系的要求,及广东科技创新体系的优势与弱势;提出了完善广东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期关注的重点。对7个民生科技大类51个民生科技子类,从4个维度调查广东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的居民对民生科技的需求度、供给度和满意度,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出广东民生科技优先发展的3个领域,即安全科技、健康科技和教育科技。  相似文献   

13.
在对科技服务业界定及与科技服务业相关的经济发展趋势、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特征及紧迫性、广东科技服务业的SWOT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思考广东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重点与发展路径,指出其发展中三个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即,应支持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的新型科技服务组织、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与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共性关键技术,并对制定促进广东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技现代化包括科技发展整体水平向现代世界先进水平迈进,科技发展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决定性贡献,探索和完善科技发展现状体制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上海科技现代化要采取“追赶、跨越、提升”的基本思路,抓紧构筑形成国际技术创新中心城市框架,发挥上海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广东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对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化解"三农"问题,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广东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分别提出新形势下提高广东农业科技竞争力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发展战略、发展路径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政策的四个里程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自1978年以来的30年中国科技政策出现的四个里程碑,系统地分析研究了中国科技政策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追赶战略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创新战略转变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7.
依据PZB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在对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与传统服务在服务接触要素和服务差距2个方面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SERVQUAL量表进行修正,构建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服务质量测度模型,并对其服务质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服务接触3要素——管理者、企业、企业科技特派员自身对企业科技特派员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均存在差距。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别从政府、企业、企业科技特派员和高校4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服务质量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引发各界关注。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暨《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社组织邀请广东知名学者以及来自科研机构、高校的相关专家学者对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展讨论。提出从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的角度深入研究"第三次工业革命"或者说"新工业革命",尤其对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关系、支撑新工业革命的各种支柱的调研和分析预测、经济转型模式的选择、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科技管理的创新等若干问题予以思考,以期为广东及国家科技自主发展、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路向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WTO协议中涉及科技发展的规则、规定和广东现行科技政策的冲突的基础上,研究了广东科技政策面临的问题和科技发展的机遇,提出了广东科技政策和法规建设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目前国内科技查新的现状,通过探讨常规科技查新服务的理想模式和实际科技查新服务的弊端,提出了新形势下的"科技查新+"服务模式。重点诠释了"科技查新+"的概念、"科技查新+"服务模式的结构框架,并从服务流程和服务客户群体方面对"科技查新+"服务模式进行了解析。从多个角度以实例阐述"科技查新+"服务模式在科技经济创新主体创新活动全产业链中的具体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