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正确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是呆板的知识接受器 ,教师不可能用机械的方式把知识填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无论是把人类的认识或成果转化为知识财富 ,还是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抑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 ,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与实践。因此 ,“以学生为主体” ,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才能达到情感的优化、教学过程的优化 ,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常情况下 ,一个人很难主动…  相似文献   

2.
陈文杰 《海南教育》2014,(22):95-96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笔者认为,在班集体的建设中,班主任应该要而且也能够很好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锻炼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而班主任自己应该心甘情愿地充当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助手”角色。这样不仅让学生走上班级管理的舞台,而且班主任自己也有更多时间去学习和思考,从而更好地优化班级自主管理。  相似文献   

3.
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主体意识的构成及学生主体意识的特点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主体意识 ,必须首先为意识作个简单的界说。意识 ,是一个包括多种概念的集合名词 ,其涵义系指每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考、记忆等心理活动 ,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的综合觉察与认识。因时空的不同 ,注意程度的不同 ,意识有很多不同的层面 ,如焦点意识、边意识、半意识 (或称下意识 )、无意识、潜意识、前意识等。那么 ,主体意识又是指什么呢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 ,主体是相对于附属体而言的。其次 ,主体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基于此 ,所谓主体意…  相似文献   

4.
“能动性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首要特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组织.教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赵欣 《黑河教育》2014,(7):55-55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相似文献   

6.
陈征宇 《生物学教学》2000,25(10):12-12
主体即事物的主要部分 ,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开发学生潜能 ,贯彻教学民主精神 ,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是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 ,如只停留在学生是主体的认识上 ,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增加主体意识 ,并根据自己的禀赋和兴趣主动学习、自主实践呢 ?1 培养兴趣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产生初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的日常生活实践紧密相连 ,学生在没学习生物学之前就已在生活中形成了许多学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出发,以创设情境为重点,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化学教育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确立高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的教育规律的反映。在高职教育中,培养高职学生主体意识主要是培养高职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教育意识、学习意识、问题意识、参与和竞争及合作意识、期望与评价意识。  相似文献   

9.
10.
学习的自主性,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自我支配意识和自觉控制能力,能够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地质疑、探求、调整和控制, 充分发挥自我的聪明才智和学习潜能。即学生具有探索和求新的学习品格,包括对书本知识的超越,对教师教学的超越,对自我学习现状的超越。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  相似文献   

11.
确立高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的教育规律的反映。在高职教育中,培养高职学生主体意识主要是培养高职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教育意识、学习意识、问题意识、参与和竞争及合作意识、期望与评价意识。  相似文献   

12.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和总趋势。根据中学生的特点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 ,积极引导学生接受素质教育 ,这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方面。所谓学生的主体意识 ,是指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各方面本质特性 ,主要体现为学生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现这四个方面。只有全面把握学生的主体意识 ,才能充分发挥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引导作用。一、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中绝大多数人自我表现意识强烈 ,这种自我表现意识体现在日常行为之中 ,…  相似文献   

13.
高小燕 《考试周刊》2012,(71):174-175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坚持生本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要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做是简单的认知体,而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原则的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为此,教师应注重教学法的研究,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次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加强实践性教学,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的特长;第三,要注意改进教学手段,力争使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早日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15.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培养学生的信心和能力的关键所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关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意义和重要性,许多专家学者都有过精粹的论述。本文主要就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方法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黄丽 《广西教育》2012,(1):18-18
一、当前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镜头一:上课铃敲响了,一位老师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看到学生个个无精打采,一副懒散的样子,上课的激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上课提问时应者寥寥,这位老师无可奈何,只能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这堂课死气沉沉,效率十分低下。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评价的主体认识上,往往侧重于教学中的主导者教师,而忽视了学习的主体者自我评价的发展,不利于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与学生自我学习优良品质的养成。本文仅从学生主体评价发展、对象、一般能力、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次课改的重点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主体性教学。因为强化主体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其作用不可低估。许多教育工作者致力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以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优化,无疑是很好的创举。但必须考虑,学生在课内接受教学的时间毕  相似文献   

20.
在Blog搭建的学习叙事平台上,学习者开始逐步意识和感受到自身作为学习者、作为人的存在,在学习中所体现出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迈向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进程,笔者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