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信息的交流过程,而信息的主要载体是教师的语言,语言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①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贫乏的语言是贫乏思想的反映,而广阔的思绪,深沉的情愫,才能披上绚丽多彩的语言外衣。做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劳动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它直接影响工作的成效。中国古代教育学名著《学记》中早就对教师的语言提出过要求:“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这就是说,教师要善于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适当中肯的比喻,使学生对所教内容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这里的“贫乏”,首先应该是指语言的贫乏。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贫乏与思想的贫乏不无关系,而语言的贫乏和思想的贫乏又必然导致说写能力的贫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说:“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作文中善于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达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一篇优良的作文,往往有丰富的词汇、生动的口语和精采的语句,使人感受到语言美的魅力。但在考场作文中,由于考生生活知识贫乏,往往拣现成的词句来使用,致使不少作文陈词滥调,苍白干瘪,毫无亮色,缺乏形象感、新鲜感,更谈不上美感了。因而,这些习作虽选材新颖,布局巧妙,还是得不了高分,令人觉得可惜。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谈话》中说:“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中学生在写出立论正确、思想健康的议论文时,如何使自己的妙论也着上锦绣的“外衣”——即做到语言美呢?笔者不揣浅陋,想谈点方法,以求方家赐教。  相似文献   

5.
“外衣”要得体——语言教学一得●张月桂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语言便是文章的“外衣”。任何深刻的思想,如果不借助于语言这件“外衣”,它就无法表达。当然,“外衣”一定要得体。如何使文章的“外衣”得体呢...  相似文献   

6.
语言美谈片     
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俗话说:人看衣裳马看鞍。我们看一篇文章,首先看到的就是文章的语言。如果语言是优美的,给人以美感,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就极好,也就产生了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作业小练笔"就是以用词造句,情景写话为主,其他手段为辅,借助作业每天坚持小片断写作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训练形式。其特点是内容丰富,形式自由,易于操作,便于养成写作习惯,较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1.连词成句,先易再难,逐步增强学生写作自信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语言是文章的外衣。许多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平时练得太少,缺乏语感。往往写出的作文语言贫乏,语句干涩,读起来淡然无味,失败的写作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自然不喜欢写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是思想的直接体现。通过隐喻思维在语言各个层面上的表现模式,深化对语言隐喻性本质和隐喻特点的认识。思维是隐喻性的,语言也是隐喻性的。了解语言的隐喻性本质及其隐喻特点对语言学习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深邃的思想、独特的感悟,还要有生动的语言。尤其是考场作文,要从成百上千的试卷中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睛,并要打动他们的心,一定要在语言上“出彩”。有了生动的语言就如同给你的文章穿上了漂亮的外衣,从而使阅卷老师对之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一篇作文写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其主旨思想表现得好不好,而主旨思想表现得好不好,关键又是看其语言有没有表现力。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精妙的思想,都要靠语言来表现。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古人云:"望表而知里,折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语言是作文的外衣,生动活泼的语言尤如给文章穿上了一件美丽的旗袍。遗憾的是,孩子作文中的语言却常常是“八股气”十足: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缺少生动性,缺少创意和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活泼烂漫的天性。针对这一现象,我分析了小学生作文语言的现状、原因,尝试让富有个性、生动活泼的语言走进作文,改变学生作文语言的贫乏、枯燥,让学生写出生动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周锦华 《新高考》2007,(1):30-33
【考点指津】1.正确认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思想特点:把西方的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披着孔子的外衣宣扬资产阶级改良,是"跪着造反"。如《新学伪经考》在维护孔子  相似文献   

13.
常彦 《现代语文》2009,(4):133-13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直接表现。人的思想只有在语言材料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完全没有语言的材料和完全没有语言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所以,语言又被称为“思想的外衣”。在写作过程中只有掌握并运用好语言,才能突显写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诗人是美的语言铸造者和富有者。诗歌的语言必须是美的——精美、华美、优美……那么,这一被搁置多年的命题的提出,究竟依据何在? 高尔基在《给斯尔格维支》的信中,曾严肃提出:“必须掌握诗的形式,只有用合适的优美的外衣装饰了您的思想的时候,人们才会倾听您的诗。”诗歌,要表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崇高的精神美,没有“合适的优美的外衣”,岂能相称?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关注中学语文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提出了批评和质问。虽然有些言辞过于偏激,但总体上还是反映了当前语文教学上的许多问题,如功课繁多,但学生的知识贫乏,生活丰富,但学生的思想贫乏,学习渠道宽广;但学生的语言贫乏;学习条件优越,但学生读写贫乏;教学条件日益改善,但语文课堂趣味贫乏等等,就连我们教师也经常埋怨学生学习不自觉、被动、消极,我们的课堂也经常死气沉沉的。然而,我们觉得,问题的关键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我们往往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往往只要求学生“听话(听课)”,而不善于指导学习,更不重视学生个性创意…  相似文献   

16.
文采主要是针对语言而言的。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好的思想只有穿上华丽的语言外衣,才容易让人接受。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好的语言作为载体,那么,不管内容多么丰富,都不能引起他人的注意。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正是这个意思。从2000年开始,高考作文增加了发展等级分,“有文采”是其中的一个内容。那么,怎样的文章才能算是“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17.
方铭 《教学随笔》2011,(6):17-18
中考作文,语言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外衣的漂亮与否直接会影响人们对“穿着者”的看法,所谓“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是也。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如同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用事实与思想凝聚的“高级布料”,  相似文献   

18.
巴甫洛夫说过:“鸟的翅膀无论多么完美,如果不依靠空气支持,就不能使鸟体上升。”作文也是一个道理,如果没有语言的支撑,再好的主题,也难以存在,再好的思想也难以表现。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有了生动的语言就如同给你的文章添上漂亮的外衣。怎样才能让你的文章有漂亮的外衣呢?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文章的主题犹如人的“灵魂”,材料好比人的“血肉”,结构如同人的“骨骼”,那么语言就仿佛是人的“外衣”。常言道,衣冠不整,形象不佳。一篇文章的外衣其实也就是语言。离开语言这一合适的外衣,任何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精巧的结构都不能很好地体现。因此,文章的外衣——语言是否合适,是文章成败的关键要素。作品的内涵只有通过不长不短、不宽不窄的语言外衣,才能更好地得以显示。人们一般把写作主体坐下来认认真真地用好文字语言表达的内容算为真正的作文过程。在社会日益发展,交际日益广泛的今天,语言表达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如何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就是如何给文章穿好外衣呢?这就要精心选择好文章的语言并对语言进行一番字斟句酌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曾看到过一则外国的幽默——爸爸:你为啥想到中国发财呢?儿子:到那里求学可以发财呀!爸爸:噢?儿子:因为我读过许多中国孩子的作文,他们中的多数都捡过钱包呢!这则幽默分明是讽刺中国传统的作文教学压抑个性,学生思想贫乏、生活贫乏、情感贫乏、语言贫乏,致使作文内容空洞,“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症结何在?从学生习作心态分析,主要受三种心态影响:1.被动心态——缺素材长期以来,“教”与“学”的关系好比主动轮和被动轮的关系,“教”是主动的,“学”是被动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由于学生主动意识淡薄,习作时不肯动脑筋发掘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