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教育总督学柳斌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语文课程标准规  相似文献   

2.
原国家教育总督学柳斌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  相似文献   

3.
孙慧卿 《考试周刊》2010,(45):48-49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呆板沉滞、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部原总督学柳斌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然而,在中外国民阅读情况的对比中,从阅读量看,2013年中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仅为4.77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  相似文献   

5.
葛龙玲 《教育》2012,(28):46-47
书籍,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说过:"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只重视应试的学校是呆板沉滞的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由此可见,阅读是何等重要。作为学校,作为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老师,对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6.
正课外阅读,就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说过:"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只重视应试的学校是呆板沉滞的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育品德;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有很大的帮助。从高中语文学  相似文献   

7.
古秋华 《教育》2012,(10):46-47
书籍,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说过:“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只重视应试的学校是呆板沉滞的令人窒息的学校;  相似文献   

8.
冯霞 《教育革新》2009,(10):50-50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精神,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的城市才是美丽的城市。如果没有阅读,人类不可能有思想和财富。”这是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的。重视阅读课,上好阅读课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我是从以下三方面认识和阅读教学的。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过,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学校……我想,一个不重视读书的语文教师,也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读书,是万事之基,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英国教育部长布朗奇说:“每当我们翻开一本书,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最能解放我们心灵的莫过于学习阅读。”阅读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中科院院士、著名学者杨叔子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精神,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传统,没有文化精神,则不打自垮。”111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而人文精神的培育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这片土壤,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民族传统文化是人文精神的“根”和“源”,根深才能叶茂,源深才能水洁。  相似文献   

12.
国敬华 《辅导员》2009,(20):59-62
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责任,是工作出色的前提,是职业素质的核心。一个缺乏责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缺乏责任的人,是个不可靠的人。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责任保证绩效。”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必然是由一群充满责任感的成员组成的。因此,对于学校的主体学生、教师来讲,让他们成为“责任者”,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与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温家宝总理的渎书论字字珠玑,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位教师,唯有不断阅读,他的教育之树才能长青;一所学校,只有教师悦读善读,才能真正带动学生乐学善学,从而构建起真正富有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14.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课堂上,同学们读了梁遇春的散文《途中》。老师说:“无论人类国家社会,还是学校家庭个人,我们总是在途中。你们对‘在途中’有哪些思考呢?”一个学生说:“沿途佳景是迷人的,要学会领受那些额外之得。”一个学生说:“途中的诱惑太多了,唯有心无旁骛,才不会误入歧途。”一个学生说:“途中的诱惑与困惑也不是没有意义,就算中途易辙,也有可能另辟蹊径啊。”  相似文献   

15.
当前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课外阅读时间被挤占;影视观赏代替了文本阅读,学生的阅读面不广;家庭条件限制,家长缺乏阅读示范;学校缺少经典阅读文化引领,教师对课外阅读指导薄弱。我们应当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指导活动,着力以“为什么要阅读”,“阅读什么”,“如何阅读”等层面,提高阅读指导实效,切实改进民族地区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于漪老师也说:“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文言文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本身也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文言文教学不仅要重视文字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也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总理多次谈到阅读的重要性。他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功利化、实用化阅读的倾向及短时间、浅层次阅读的行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阅读是疏通思维的最好办法。”毋庸质疑,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最是书香能致远”,语文教育改革先锋李镇西老师曾说过:“语文阅读既是最富有个性、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悦、最美好的心灵之旅。”然而,不少学生不重视阅读,甚至视阅读为负担,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是尤其重要的一个。”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的确,书籍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石,一个人的读书过程,就是传承文化,培植美德,润泽心灵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交朋友,提高文学素养,南京市姜家园小学一直将“徜徉浩瀚书海,共享书香人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多举措打造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有计划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20.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当前,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无心读书.或者跟风阅读.只关注流行时尚类书籍,迷恋网络文学.真正传统意义上的“读书”风气很难形成。而一部分愿意读书的学生,也是带着极强的功利目的去阅读一些作文类学习辅导类书籍。尽管新课改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可是一部分学生、家长甚至老师仍然把课外阅读看成是“奢侈”的事情.课外阅读甚至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