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有效的教育游戏设计模型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在国内外心流理论和教育游戏设计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使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心流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框架。继而分析了该设计框架的构成要素及其设计方法,并基于该研究框架研发了特殊儿童言语学习游戏案例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学习者在教育游戏中产生心流体验的前提条件有三个:清晰的任务目标、及时的反馈和任务与技能的平衡。为生成以上前提条件,教育游戏设计应分为四个阶段:游戏目标分析、游戏情境创设、游戏玩法设计和游戏元素设计,每个阶段应采取对应的设计任务使阶段性设计成果具备心流体验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教育性是教育游戏的重要属性,教育游戏设计过程是通过游戏任务直接承栽学习内容,游戏任务设计的科学性直接决定了游戏的教育性。分析了游戏任务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系统阐述了游戏任务设计的内容、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游戏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流行,很多专家学者提出把游戏和教育相结合,来设计教育游戏。本文从教育游戏的角度出发,对教育游戏的设计进行了理论的探讨。经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后,提出了游戏和教育融合的观点,以及设计教育游戏的五项构思,希望可以对教育游戏的开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设计出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教育游戏,使设计出的游戏充分考虑到学习者需求,既重视游戏方式和内容的科学性,又强调游戏方法和形式的趣味性,基于斯坦福D.school设计思维模型,结合“趣思维”游戏案例设计过程,从游戏设计前期分析、内容及方向确定、游戏设计与制作、反复测试再调整等方面,具体阐述教育游戏设计方法。“趣思维”案例的成功设计表明,该设计方法能够运用于具体教育游戏设计中,可以设计出更贴合用户想法、兼顾教育与趣味的教育游戏。基于设计思维模型五环节提出的教育游戏设计方法,能够充分了解用户需求,使设计思路更加清晰,设计出内容丰富、条理明确、更有市场的教育游戏,初步实现设计思维与教育游戏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教育游戏的情感化设计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游戏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情感化的理念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人们的情感体验。教育游戏的情感化设计是将情感化的理念用于教育游戏设计的过程,运用恰当的策略在将教学内容整合到游戏的过程中注入情感,以使用户在使用教育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教育游戏的应用效果。教育游戏的情感化设计可以从教学设计情感化和游戏化学习环境情感化两个方面出发,从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三个层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
任伟 《成人教育》2011,31(7):41-42
文章通过案例分析阐述教育游戏的情感类型和表现表达方式,指出在游戏设计中应包含情感体系设计,完整的游戏情感体系包含感官元素、行为元素和线索元素设计。从教育游戏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流程出发,研究基于情感体验的教育游戏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游戏成为技术促进教学的研究热点之一[1]。然而,关于教育游戏的教育性和游戏性之间的融合设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教育游戏研发者往往将两者孤立看待,这反映出当前教育游戏设计开发在指导方法、模型设计上仍存在弊端。通过梳理教育游戏设计开发模型的研究现状,指出现存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教育游戏模型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学习理论支撑下的学科教育游戏设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教育游戏作为未来游戏与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学习理论中的动机理论、强化理论两个角度,分析学科教育游戏的设计要素,探索设计学科教育游戏的技巧和模式,以期对学科教育游戏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游戏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学生的“心流体验”对教育游戏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从教育游戏以及“心流理论”的研究现状出发,参考“用户—工具—任务”模型分析总结心流体验激发要素,构建激发心流体验的教育游戏设计框架,从而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游戏开发者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游戏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教育游戏是将情景、任务、情感等游戏元素与知识巧妙融合,以达到用隐性的方式表达知识、传递知识以及传授技能的软件系统。本文通过整理近十年国内教育游戏研究领域中的相关文献,从理论研究、设计方法、关键技术与工具以及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综述,在论述教育游戏本质的同时,强调了教育性和游戏性之间的平衡是贯穿教育游戏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关键所在,是教育游戏研究的焦点。本文最后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