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学龄前儿童多动反应的教育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但过分的“多动”有可能是儿童多动症的早期表现。多动反应幼儿普遍存在心理、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影响其正常的发育。一、正确认识儿童的多动反应1多动反应儿童的特征。一般说来,小学期、少年期临床医学诊断的“多动症”儿童,其心理行为模式的发育、发展过程,可追溯到学前期或者更早的多动反应。多动症儿童在新生儿期,有易兴奋、易惊醒、夜哭、常需抱着入睡的特点;在婴儿期开始出现多动现象,如抱在怀里乱动、不安宁,容易激惹、发脾气;幼儿入园后开始表现出多动,上课时小动作多、话多、东张西望、干扰…  相似文献   

2.
论儿童多动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多动症全称为注意缺乏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rity disorder,简称ADHD),是儿童注意力缺乏、唤起过度、活动过多、冲动性和延迟满足困难等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总称。它是儿童期最普遍、最复杂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之一。大量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多动症对儿童的学习、人格、心理健康、同伴交往、亲子交往等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近期影响,而且还有着不可忽视的长期效应。国内外有关调查对儿童多动症的出现率的报道虽高低不一,但一般大约在3~10%之间。如按此百分率计算,在我国两亿多儿童的总数中,患有轻重程度不同的多动症儿童的人数将以千万计。目前在许多儿童心理咨询与儿童精神病门诊中,多动症已成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与行为障碍。由于此,近20余年来,多动症已成为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儿童精神病学家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成为千百万家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多动症全称为注意力欠缺多动疾患。主要症状是儿童注意力过于短暂,容易兴奋,活动过多,并伴有学习障碍,品行不良等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它是儿童期最普遍,最复杂的心理行为障碍之一。多动儿出现率占3~15岁儿童的3—10%,已成为广大家长,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区分多动儿童与好动儿童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劳肇燕 《教育导刊》2004,(22):27-29
“儿童多动综合症”,又名“儿童注意多动障碍或脑轻微损害综合症”,俗称“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患病率甚高,发病率为3%左右。“多动症”患儿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易集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近年来,患“多动症”的孩子数目不断增加,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常有家长反映,甚至忧心忡忡地向我们诉说:  相似文献   

5.
“儿童多动症”又称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症,是一类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易分散,不分场合地过度活跃,情绪不稳,好冲动并伴有学习困难等。儿童多动症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说法不一。如生物学因素中的轻微脑损伤、遗传、生化代谢异常以及环境因素等,尤为重要的是社会家庭因素如不良社会环境、破碎的家庭、住房拥挤、父母性格不良、隔代教养等等。现代研究认为:它是由多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一种综合症。正因为上述原因,针对不同的多动儿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1)长期混乱的破裂家庭,其生活环境难以造成…  相似文献   

6.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但有的儿童过分好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专心,以致影响了学业及发展,他们有的被贴上多动症的“标签”,有的被扣上问题儿童的“帽子”,对此家长十分担心和烦恼。其实很多儿童并非人们所说的“多动症”,而是儿童的多动行为,通过耐心的教育和引导,正确的矫治和影响,随着儿童的不断成长,会逐渐改掉多动行为的毛病,慢慢养成注意力集中和做事认真的好品质的。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对多动儿童的个案研究与实践探索,谈谈儿童多动行为的克服及矫治。一、端正认识,爱心呵护首先要正确认识多动行为。多动儿童活动过度…  相似文献   

7.
《少年儿童研究》2006,(1):62-62
各位家长:你们好!为了提高大家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正确认识,培养孩子健康成长,我们特邀请我国知名儿科专家——北京右安门医院儿科中心玉庆荣、徐桂琴主任向大家具体介绍有关儿童多动症、抽动症临床表现、危害性及防治等系列问题。一、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先说儿童多动症,注意障碍和注意障碍伴有多动的简称为多动症,多动症是从幼年时就有的,可延至成年,但以学龄儿童最为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约5% ̄10%的学龄儿童患有多动症,其中约75%伴有学习困难和行为障碍。抽动症,也称抽动秽语综合症,4岁 ̄15岁最为常见。二、儿童多动症、…  相似文献   

8.
多动症是学校心理咨询过程中常常碰到又容易混淆的问题。许多中小学的心理老师也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同样多动的孩子,哪些才是多动症呢?事实上,引发儿童多动行为的内在因素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也略有不同。因此,  相似文献   

9.
儿童多动症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上海某儿童心理咨询机构,在 6个月中接待了 2064例被老师和父母怀疑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占前去咨询人数的 90%以上,经诊断只有 700例被确认患有此症,只占被怀疑对象的 34%。可见,多动的儿童并不一定都患有儿童多动症,家长和老师需要对儿童多动症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以便区别出儿童的活泼好动和由于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儿童的多动。   1.儿童多动症的概念   由于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关于病名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几经更易,至今尚未完全统一。在国内…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龄前儿童越来越受世人关注,尤其是发展和培养儿童健康人格,预防心理行为的问题方面。近年来学龄前儿童多动症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学前儿童的多动倾向及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以邯郸市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针对邯郸市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多动倾向的现状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整理,从而得出结论,提出可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早在1845年,德国医生霍夫曼就把儿童“多动”作为一种病态予以描述。国外学者一度认为,儿童的多动表现是大脑受损或功能失调所致,因此命名为轻微脑功能障碍。但是,大量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患儿并无脑功能降碍,而且许多大脑受损的儿童并无多动表现。80年代以后,学者们一致认为,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点是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美国学者已将儿童多动症正式定名为注意缺损及多动障碍。在国际上,儿童多动症的诊断一度曾过滥。我国在80年代初也出现过儿童多动症“诊断热”,有些地区统计患病率高达15%左右。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和教师也随意把好动的儿童“诊断”为多动症,由此造成家长、教师和问伴对这些孩子态度上的变化,而且也影响到这些孩子的自我评价。这种“贴标签”式的  相似文献   

12.
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在小学生中患病率一般约为3%,男生较女生多见,比例可达4∶1。发病年龄在七岁前起病,进入青春期后症状可有好转。多动症儿童突出的症状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1.什么是多动症?儿童多动症又叫儿童多动综合征、注意力缺陷障碍、轻微脑力功能失调、多动性障碍等,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其症状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等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患儿智力一般都正常或接近正常。引发多动症的病因有:①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②脑组织器质性损害。③遗传因素。④其他因素。如家长教育方式失当;过多食用人工色素、防腐剂、保鲜剂等;环境污染导致的铅、铝及化学物质中毒等。2.好动与多动症有什么区别?不少家长与老师对平素喜爱活动、较为顽皮或不大遵守纪律的孩子动辄冠以“…  相似文献   

14.
多动症是儿童期高发且对儿童发展有持续性影响的心理障碍。本个案采用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对一名10岁的多动症男童进行心理辅导。经过10次家庭沙盘游戏辅导,个案的多动症状显著减轻,情绪问题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5.
儿童多动症,在临床医学巳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它是学龄期儿童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也是导致中小学生学习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国内的发病率在5%-9%,占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的第一位。由于它对儿童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技能的培训以及学习成绩的影响较大,很容易引起家长、学校老师的关注和忧虑,部分患儿得到了诊治。但是,仍然有很多患儿没有得到诊治,一些患儿治疗效果也不  相似文献   

16.
在家长们所知为数不多的教育概念中,"多动症"可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然而它又是过时的词.多动症是本世纪70年代人们不了解注意力障碍时,对这类儿童出现的运动过多的特征的一种描述,不久就被弃之不用了.因为多动到什么程度才算多动症,为什么有些多动的儿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却又能复述教学内容等问题,多动症理论根本无法解答.80年代以来,人们更强调此症的注意力缺陷方面,用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来标识此症.  相似文献   

17.
儿童多动症是1854年由德国医生Hoffman首先提出的。100多年来,国际上对有类似症状表现的病症曾提出“轻微脑功能障碍”、“轻微脑损伤”和“注意障碍性疾病”等多种病名,但儿童多动症仍是目前最为流行和通俗的叫法。据文献报道,儿童多动症患病率高达1.5—10%,男孩多于女孩。本病虽在儿童期颇为常见,但从国内情况来看,近年来已有被诊断过滥的趋势。不少家长与老师对平素喜爱活动、较为顽皮或不大遵守纪律的孩子动辄冠以“多动症”的帽子,这不但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而且对儿童精神情绪和行为方式的健康发育也有不良影响。因此,正确区别正常儿童的好动与儿童多动  相似文献   

18.
多动症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也是深圳市儿童高发及多发的心理行为问题。早期发现及早干预预后较好。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深圳市幼儿多动倾向行为发生状况、影响因子及其性别差异性等问题的探究,了解深圳市幼儿多动倾向行为的特征及人群分布状况,期望有相应的教育措施,发展和培养儿童健康人格,预防心理行为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张玲娜 《今日教育》2007,(10):35-36
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儿童调皮好动,当多动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可能有较严重的注意缺陷,同时这些行为表现的严重度已超出了正常同龄儿应有的范围,如在应该保持安静的场合下而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时才考虑患有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在学龄儿童中的发病率估计在3-5%。男孩大约是女孩的三倍,这些孩子的智力一般在正常范围。他们中大部分都没去医院看医生,失去了诊断和治疗的机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近年来,疑似多动症或自闭症的"特殊学生"逐年增多,作为拥有二十年教龄的班主任,笔者对此深有感触,对于多动症儿童的教育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新难题。一边是学校的无奈、教师的心力交瘁,一边是孩子的无辜、家长的无助。家长和班主任如何对多动症儿童进行疏导?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家长对多动症儿童要有耐心和爱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