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全面深入地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面对一个新的课题,即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一切。就历史课程来讲,是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历史学科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而传统文化则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学校应该从学情出发,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构建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的全方位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使校本课程成为沟通各学科的纽带,促进学生智力开发、视野拓展、能力提高,从而逐步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4.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原来的两级管理走向三级管理。使学校有了一定的课程权利,并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如何抓住这个契机,创出学校的特色,我们学校经过反复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
6.
7.
为全面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新课改和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课程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案例、活动、试题的数量和类型逐渐增多,所以教师要更加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教学的有机融合,不断开发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理课程资源,推动文化素养和地理核心素养的整合,从而更好地继承运用、传播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要动因,以学生立场为基本策略。校本课程开发要把握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要建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要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任务群主要由“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两个任务群构成,在新课标18个任务群中看似占比不大,但仔细梳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5本教材共计28个单元(如果算上古诗词诵读共计33个单元),其中和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直接相关的单元有6个(如果算上古诗词诵读单元则有11个),间接相关的单元也有6个,几乎占了所有单元的一半。  相似文献   

10.
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目标时,需要关注两个重要维度。一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和方向的宏观任务,二是确定课程作为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具体价值。选择课程内容需要适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内容分类可采用操作性较强的四类七领域划分法。在符合传统文化课程性质和中小学生认知特点的前提下,实施方式的选择需要把握时代性、探究性、重实践、重体验的原则,以此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1.
12.
校本课的开设,就是让学校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以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激发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笔者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挖掘了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作为学习研究的内容,学习这些知识,能促进同学们开发智力,开阔视野,培养能力,使校本课成为沟通各个学科的纽带,又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传统文化是淳朴民风的汇集,其中传统美德对修养学生的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沉淀的传统文化又是现代文化的基础,而传统文化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的美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农村学校有着独特的教学资源,如果在课堂教育教学时能结合农村特点,把弘扬传统文化和有效开发课程资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仅从源头上有了活水,使语文教学活  相似文献   

14.
改革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应当保持现行初中、小学教材的优点,克服其缺点,补充其不足。其不足之一即是对有关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内容重视不够。义务教育课程教材应当使年轻一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历史传统,能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熏陶中成长,形成中华儿女应有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心和爱国主义精神,使义务教育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义务教育制度在德国诞生后,全世界各个国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及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实践运用较少,作为实施美术新课程的重要环节,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与完善,弥补了国家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的必要性,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选修课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许叶蕊 《知识文库》2022,(19):46-48
<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在做到扬弃的基础上将满足幼儿阶段的传承及学习内容引入到幼儿园课程中,现已成为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着重研究及思考的课题。文化应用并非直接替换,或是彻底摒弃幼儿园现有的课程体系,应是将生动、丰富的活动作为载体实现二者相结合,在确保优秀文化被有效传承的同时扩充幼儿园课程内容。而本文会以我园当前课程体系为研究体系,简要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的应用策略,期以为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新理念,十四五期间,我国推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高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势在必行.通过调查研究和文献分析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深度和广度不够、开展不全面.高职院校可从三个途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包括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根本,在小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指出小学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存在的部分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20.
就当前高考语文改革与传统文化考查提出了要从语文学科特点、中华文化特质和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来认识、思考和推进考试改革的观点。简要地概述了语文学科在新时代的发展“境遇”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其主要特征,提出摈弃用“分数”引领改革的陈旧套路,强调要遵循语文学科和传统文化发展所体现的规律、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确定考查思想,注重从文化实践的角度设计考查方式,构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钵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