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网络已经成为与青少年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部分.青少年上网日趋低龄化,一味地反对和禁止青少年上网并不适合时代发展,学校和社会如何主动接受网络时代的挑战,引导学生与网络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电子公告牌(BBS)是一种网站功能,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发布信息、查看留言、在线讨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教育具有目的深层性、方式渗透性并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自我教育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陶冶,而不是知识的传递,陶冶的教育是充满生命力的,是交流、唤醒和自我实现的中介。"多年来,北关小学正是按照"环境陶冶人,环境塑造人,环境改造人"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大力投身于学校的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出优美的育人氛围,使我校能够通过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打造隐性育人课程。通过外部环境、楼层文化、室内文化三个层次的推进,逐一彰显环境育人的独特  相似文献   

4.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稳定而持久的,而作为隐性课程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道德情感、激发学生创造力等更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隐性课程做了探讨,着重阐述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的积极意义,尤其是校园文化对营造学术氛围、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作用。希望引起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让它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贵东 《天津教育》2007,(10):14-14
校园文化伴随着一所学校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特定的物质及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体现精神文化的载体;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的核心文化,透射出一所学校特定的人文底蕴。它是校园文化的最高目标,虽无成文,但被其成员共同遵循,并成为得到认知同化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校园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有着独特的作用,是课堂常规教学、常规教育无法代替的。校园文化建设在规模、品位、效益上都办出自己的特色,能够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7.
路红普 《考试周刊》2011,(16):190-191
本文在对高校校园文化界定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起到的隐性作用等相关问题,旨在为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提供一个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成为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学生在纷杂的社会环境中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因此,做好高中阶段校园文化建设及延伸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10.
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给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保障,校园文化作为与他校区分的标识是证明与检验学校精神建设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如何构建良好校园文化为内容,从校园文化基本理念入手提出四项切实可行的方法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不断调整及教育层次的不断提升,德育的教育作用日益突显重要。校园文化能够为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着学生们。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校园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6S):F0003-F0003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沙溪小学位于南海黄岐街道沙溪村,建校已经有58年的历史。学校从1998年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并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石嵩 《文教资料》2013,(13):47-48
在当前的中职校园文化中,对其进行必要的融合和延伸,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章详细分析了中职校园文化的融合和延伸,并且对一些重点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力求推动中职校园文化的发展,为时代的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隐性课程的重要来源。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范围建设和校园制度建设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对一所学校的“传统”的重新发现、认定和弘扬,又是因时代需要以陶冶人、润泽人、培养人为核心点而开发和建设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需经过学校各方面长期的努力和积累。于潜移默化中带给孩子善与美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5.
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建设,可以推进校园文化的科学化制度化,是高职教育创品牌求特色和进行文化管理,提升现代管理水平的需要。提出隐性课程视角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规划与建设和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6.
隐性课程视野下的高师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在内容和特点上与隐性课程有很多相似之处,是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从隐性课程的视角审视高师校园文化可以避免其建设中的盲目性,提升其地位,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科学的开发应从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学校的特色三方面确定目标,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进行分析和设计,强调师化.  相似文献   

17.
丛静 《贵州教育》2013,(6):39-43
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的课程形式、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表现方式。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提出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首先由美国学者提出。我国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围绕隐性课程的概念、特点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的范围和论题主要涉及校园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际关系等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影响。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其隐性课程与其他高校不同,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隐性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校园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是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实践充分表明,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电大隐性德育课程是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而言的,校园文化是电大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探讨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及与校园文化的密切关系、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等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提升校园文化来塑造高尚的人、优化社会环境造就文明的人,张扬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最终实现隐性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隐性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从哲学的视角,阐释高职院校隐性文化的内涵,分析当前高职院校隐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探索出与普通高校隐性文化建设不同的,以隐性技艺为核心,以环境营造、师生影响、母校熏陶为路径,以活动课程为主导的高职院校隐性文化建设模式,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