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耳曼民族是欧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在后来日耳曼人掀起的民族大迁徙过程中,日耳曼民族逐渐强盛起来,他们塑造的日耳曼民族精神对中世纪及近代欧洲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存在着的特殊的妇女情结,体现了日耳曼文化的一种特质,是我们理解日耳曼文化的一种特殊视角。  相似文献   

2.
1.第(1)问关于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参考答案表述欠妥。第(1)问关于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参考答案是“从分散走向整合”。分散是指缺乏联系。一提起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我们想到的是,它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从此,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这里用“分散”一词是可以的。而材料一所说的“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固然指民族间彼此隔绝,但主要指的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则显然是指中国文化的统一性。统一与整合是有差别的,整合是指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这里的统一则是指归于一致。答案用“从多样化走向统一”表述才比较恰当。这样,与教材的表述也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在论述秦汉文化的特点时有这样一段话:“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秦朝建立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统一国家;汉朝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文化。但秦汉又是多民族的国家,随着边疆民族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秦汉文化。”(P47)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是秦汉文化的一大突出特点,而第37题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从多样化走向统一这一变化。当然,在统一前提下,秦汉文化的多样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古代戏曲是文学、音乐、舞蹈的艺术综合,也是古代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十六国北朝时期集中出现的一批古剧,促进了唐代古剧的繁荣,形成了以参军戏为标志的主流艺术,从而加快了古代戏曲形成的艺术进程,为古代戏曲的正式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艺术贡献.十六国北朝是古代各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时期,古剧艺术的集中兴起,得力于各民族文化融合这一历史契机,仅靠中原传统文化的自身发展,只能限制古代戏曲形成的艺术进程.  相似文献   

4.
拜占庭文化及其对西欧文艺复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在欧洲文化史上,它是中世纪初期欧洲文化的精华,是古典文化和近代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桥梁,对14世纪以来的西欧文艺复兴运动有着深刻的影响。但若干世纪以来,拜占庭文化及其对西欧文艺复兴的影响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做些探讨。一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开始进入城市衰落、工商业凋敝、农田荒芜、文化停滞的“黑暗时代”。与此同时,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却相对地比  相似文献   

5.
【单元导读】14、15世纪以来,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和发展,逐渐引起了重大的历史变革。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迅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各种要素基本具备;一方面,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各种文明不断碰撞和交融,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6.
对欧洲中世纪文学“断裂”说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与文艺复兴文学之间 ,是否存在着文学断裂现象 ?欧洲古代文化的继承性是否被割断 ?本文从三个不同角度探讨了上述问题 ,认为中世纪文化是古代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综合 ;中世纪文学是古代文学、宗教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综合 ,从而对“断裂”说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7.
平安时代是古代日本的最后一个历史时期,之后便进入武家统治的中世纪时期。这个时期,日本第一次中断了同中国的文化交流,创造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国风文化,收获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成果。教育方面,官学由兴转衰,私学迅速崛起,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实用。通过研究日本平安时代的国风文化和教育演变,揭示了民族、文化和教育之间的发展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士人构成了王朝统治的中坚力量。武士则是日本中世纪社会的重要倚仗力量。中国的士人最初是带有更多尚武精神内涵的,社会精英阶层的价值取向往往影响民族精神,对比二者及其各自文明的道路可以借鉴后者对培育昂扬向上、勇于迎接挑战的民族精神方面的可取之处,也使得通过差异对比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培育奋发有为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利哈乔夫的<作为世界观的笑>是继巴赫金的<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之后俄罗斯笑文化研究史上的又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利哈乔夫在借鉴、吸收巴赫金关于欧洲中世纪笑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深刻发掘了古俄罗斯的"笑世界"的民族特征与时代特征,对笑在古代俄罗斯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做了精辟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孙益 《教育学报》2008,4(2):26-32
近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一词中“民族(nation)”观念的形成,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中独特的组织结构“民族团”的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中世纪大学在“nation”观念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民族团”组织在中世纪大学中的普及和发展,“nation”一词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和深化,从一个有着贬损含义的外来人的群体转变成为一个有着共同语言、共同观念、共同文化、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团体。这样的组织结构不但影响到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会,也在整个欧洲产生了政治上的影响力,既加速了中世纪大学国家化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的觉醒,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心理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不断积累和沉淀,所形成的古代民族文论内容非常丰富、博大精深。中国古代民族文论即为19世纪之前的中国文论,在此之后不断引入西方文论观念。经过不断的发展,中国古代民族文论同西方理性主义文论间的差异性逐渐凸显出来。由于文论的理论体系同不同民族思维方式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国古代文论也必然离不开古代哲学,但是在哲学领域中也同样存在体系性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羌族释比经典》评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历史上羌族是一个人口众多和分布极广的民族、也是汉族前身华夏族的重要构成部分。学术界一般认为.古代的羌族应与现今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部的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各民族有着族源和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同时.现今藏缅语族羌语支的民族的人数也远远超过了现今羌族的人数。现今的羌族是古代羌族的一支后裔,而他们一直较好地保留和传承着古羌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研究我国古代的华夏族和现今藏缅语族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必须了解羌族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产生、流传和保存于敦煌这一我国古代多民族聚居地区的边陲重镇和古代丝绸之路上中西交通的重要文化集散地的文学现象,敦煌文学与周边民族文学、域外学都曾发生过相当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经商和传教是中世纪的永恒话题,同样地,商业和宗教沟通了亚美尼亚人与泉州的联系。亚美尼亚人与来泉州的其他民族共同对泉州的多元文化产生影响,尤其对泉州的基督教事业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曾在欧洲中世纪史上起过重要作用。自公元330年君士坦丁一世启用新都君士坦丁堡,直到1453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领十几万土耳其军队攻陷这座千年古都为止。拜占庭帝国存在了1,100多年。在此期间,它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照亮了中世纪地中海世界,深刻地影响了西欧和斯拉夫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因而在世界文明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十六世纪后,人们开始注意到一度淹没无闻的拜占庭帝国,对其发达的文化给予更多的重视。学者们从大量的古物、史籍中发现了拜占庭文化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服饰已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既是各民族不同性格的体现,亦是不同民族特殊文化的标志之一。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之一便有胡服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士人构成了王朝统治的中坚力量。骑士和武士则是欧洲和日本中世纪社会的重要倚仗力量。中国的士人最初是带有更多勇武精神内涵的,但逐渐发展为文气有余的官僚集团。社会精英阶层的价值取向往往影响民族精神,对比三者的利弊及其各自文明的道路可以借鉴后两者对培育昂扬向上、勇于迎接挑战的民族精神方面的可取之处,也使得通过差异对比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培育奋发有为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语讳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但是,语讳又是社会现象,语讳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和语讳赖以存在的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只有联系古代社会和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用社会学、文化学等诸多人文学科的多维视角,才能把握中国古代语讳独特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早期,英国的阅读文化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受到宗教文化的制约而发展缓慢,但到中世纪晚期时,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在英国的兴起,阅读文化凭借着民族语言——英语的普遍运用而得到较快地发展。阅读文化的发展促进着思想和知识的传播,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加强文化联系而塑造共同的文化心理,也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进程。阅读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图书出版制度的变革,而图书出版制度的变革又进一步解放了阅读文化,使阅读文化逐步走向繁荣。阅读文化的发展对于知识的传播、思想的培育、道德的培养、技术的传承和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塑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所有这些都汇聚成文化的力量推动着英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国家的崛起。  相似文献   

20.
陈寅恪自称“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所谓“民族文化之史”,指的是古代各民族(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文化史上的作用。陈氏在这个问题上有系统的看法,可以称之为“民族文化史观”。王国维是与陈氏齐名的现代杰出史学家。对于古代各民族在文化史上的作用,王氏亦曾提出系统的看法。王、陈二氏的“民族文化史观”是大同小异的,带有明显的互受启发的痕迹。王、陈二氏的“民族文化史观”包括下列几个层次: 他们既确认儒家的主体地位,又确认各少数民族的巨大作用,从而展示了我国古代文化史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