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宗教文化渗透进了人类文化的种种领域;宗教获得这种力量的原因在于宗教解决了人对终极问题的关注.人的定义是个众说纷云的话题,本文以宗教与人的终极关注问题为视角点,给出了一种关于人的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2.
从宽泛意义上说,人与宗教的关系是人与自己世界观的终极者的关系,因此这种关系具有一种必然性。人生存的过程性质,决定了人与宗教关系的变动不居和复杂性,并且,只有终止这种生存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消灭人与宗教的关系。人与宗教关系的质量取决于世界观的终极者定位,只有把宇宙的终极者作为自己世界观的终极者时,人才能获得最大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美国宗教学家F.X.斯特伦认为宗教生活所具有的个人特征至少在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影响了信仰的生活态度,这一点在其论述自己的态度感受和情感时表现出来;作用于信仰对其他具有不同深度信仰的人的了解;在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信仰又是旁观)的学指出自己的宗教研究课题,并下工夫解释它时起一定的作用。基于这点,通过对林语堂的生平与宗教的因缘,以及对其有关宗教化论的举隅,来诠释他的基督教的情结。  相似文献   

4.
宗教文化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文化对二十世纪华文文学产生的整体影响,一是忏悔情结,二是终极关切。  相似文献   

5.
论云南宗教文化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宗教形态纷繁复杂、类型齐全,内容极为丰富,是发展宗教化旅游的理想地区。近年来,云南已建成一批以宗教化为中心内容的旅游景点,但开发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只要在贯彻国家宗教政策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云南丰厚的宗教化资源,开发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宗教化旅游一定能在云南旅游业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6.
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中西方宗教进行比较,指出西方宗教中的神是由超人类的终极之神所赋予,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罪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单向的皈依,其宗教态度是膜拜,其价值张力是远离世俗;中国宗教中的神则是由现实中的杰出人物经过修炼而成的,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畏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双向的交换,其宗教态度是恭敬,其价值张力是固着世俗。文中还以此解释了中西宗教中其他一些方面(如对异教的态度、宗教的地位、屋顶选型以及不朽观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宗教作为人的生存意识通常所反映的总是重生或求生心理。原始宗教反映的是人类的一种最古老的生存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朴素的“共生意识”;作为中国原生宗教的道教是在人的生存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宗教,其根本宗旨是探求长生和成仙之道,表达了人们对生命永恒的强烈期盼;作为一种异域宗教的佛教最终却在中国生根流播,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其完成了中国化的改造,使其所反映的生命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容的牛命意识实现了契合;中国还存在着非常丰富的民间宗教,这些民间宗教在形式上往往千奇百怪,但是自然信仰和自然崇拜却往往是这些宗教的共同内容或主题显示。  相似文献   

8.
关于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华侨华人宗教化的世俗化、传统宗教的现代价值等方面对东南亚华侨华人宗教化与现代化问题进行思考,并进一步从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中对华侨华人宗教化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命运与前景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谈宗教观教育的基本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认识宗教产业、发展和消亡的规律,以科学的态度而不是以主观的愿望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实现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理性基础,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基本结构应包括马克思主义主义宗教学、宗教社会学和中国宗教化传统的教育。把宗教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对全党和普通公司的益处良多。  相似文献   

10.
周代是宗法性传统宗教的确立阶段,也是原始宗教化的演化时期。拿《诗经》与远古歌谣、甲骨卜辞相比,我们可以看到,周代原始宗教化的演化呈现出以下趋势:存在方式的隐形化,表现形式的民俗化,思想观念的理性化和现象形态的复杂化。  相似文献   

11.
在对中国古代小说进行宗教化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小说宗教内涵本身的混杂与研究中指向单一的矛盾;宗教化自身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与小说研究中共时与历时的分裂之间的矛盾;宗教化的博大精深与小说研究中妄下断语之间的矛盾。只有解决好这几个难点,才不至于进入误区。  相似文献   

12.
衡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宗教建筑和文物古迹,成为衡山旅游资源一大特色和优势之所在。衡山旅游发展应突出宗教文化特色,在开发过程中注意解决好:加强宗教自身建设,巩固和提高衡山的宗教地位;加强规划管理,搞好山林寺观建设,改县宗教旅游环境;发展系列宗教旅游项目,不断丰富宗教旅游活动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促销工作,努力开拓海内外客源市场;正确处理旅游部门与宗教部门的关系以及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西人生观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人崇尚一元化,理想生活和世俗生活合二为一,较少超越意识;西方人崇尚二元化,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可以独立存在,并行不悖,有强烈的超越意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追根溯源在于中西宗教意识起源殊途而不同归。  相似文献   

14.
仔细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人们会发现许多作品中都浸润着一种“宗教情怀”,它是一种更为深厚、普遍的人生终极关怀,它可帮助人们重新回归理性自我并获得生命的热望,直面生存困境,完成对存在意义的终极追问.同时,“宗教情怀”对于人们重新解读一些作家、作品或思考创作和鉴赏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都给予了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金田起义前,洪秀全对于西方化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起初对具有西方化内容的《劝世良言》并不重视,搁置起来,接着认真研读,信从其中一些说教,且进行宣传活动,也萌发作救世主的异样想法,而后受到社会实践的教育,便结合中国历史尤其是现实加以阐述,又多少突破《幼世良言》的束缚,开始提出自己的太平理想;再经过实际斗争的磨练,终于发展到决心发动群众,从事现实斗争的程度,以实现其理想主张。而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从维护太平天国自身的权益出发,对于西方化采取区别对待的态度:一方面,不闭关自守,愿与西方化沟通,对《资政新篇》中反映西方科学技术化和一些社会管理知识的建议,以及洪仁Guan吸取西方历法知识而奏改天历的主张予以肯定,表示接受;另一方面,对《资政新篇》中有着西方新闻自由等影响的措施,特别是传教士提出的自由传教与宗教化思想,保持警惕,或决然抵制,并坚持自己的信仰主张,同西方的宗教化思想相对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日常一些“小事”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宗教对日常生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渗入”。如此的“渗入”是人类为解决生存问题而衍生的,是人们创造性活动之一,它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合理性。从文化与人的角度来理解,从根本上说,“宗教的日常”是文化的本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章通过对十六大报告关于做好宗教工作重要论述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做好宗教工作的思路:1.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引导信教群众跟党走;2.要吸取宗教化中的积极因素,促进先进化的发展;3.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好基层信教群众工作;4.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宗教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宗教和西方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宗教以人为中心,强调依靠人自身的努力得到解脱;基督教以神为中心,强调神对人的拯救,把人的活动视为神的意志的体现,以荣耀神为人生的使命。第二,在对人生的关注上,中国宗教追求现世苦难的解脱和现世幸福的获得,注重实际;基督教追求彼岸的幸福,强调对于现世苦难的忍受、顺从。第三,中国宗教具有一种宽容精神;基督教则具有强烈的独断性、排他性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个笃信宗教的国家,具有浓厚的宗教传统。宗教元素在俄罗斯的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宗教影响和制约着俄罗斯民族化的发展。任何民族的化都有着深厚的宗教渊源,可以说,不谈及各种流派的宗教,就无法诠释俄罗斯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存在的客观现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两者之间既有相容性,又有不相协调的方面.宗教对终极关怀问题的关注,以及它的道德教化作用,都依然有现实意义,但是宗教的消极意义也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