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度学习被引进教育领域后,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综合来看,深度学习具有引领性、挑战性、主动性和发展性的特征。为思维而教,指向学生的理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也揭示了深度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关系。在深度学习中,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思维倾向,更是深度学习应培养的思维品质。结合教学实际,可以通过"拨动心弦""挑战思维"和"多元评价"的策略,在深度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近读《人民教育》编辑赖配根老师写的教学漫笔。“我曾经听过一些新课程的课。每次都能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教师和专家非常自觉地拒绝深度:精彩、深刻的讲授被视为不尊重学生,对课的深度扩展被当作应试的产物;宁愿要肤浅的合作、讨论,也不要片刻的思维的沉静”。对这一极具专业见解和极强针贬性的教学感言。笔在深以为是的同时联想多多。我曾多次置身不同级别的观摩课、  相似文献   

3.
近读《人民教育》编辑赖配根老师在2004年《人民教育》第18期上的教学漫笔:“我曾经听过一些新课程的课,每次都能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教师和专家非常自觉地拒绝深度:精彩、深刻的讲授被视为不尊重学生,对课文的深度扩展被当做应试的产物。宁愿要肤浅的合作、讨论,也不要片刻的思维的沉静”。对此,笔者在深以为是的同时联想多多。我们不少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让学生活动,让学生探究。因为在…  相似文献   

4.
肖俊宇 《河北教育》2005,(17):26-27
一、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与策略 问: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由于学生年龄相仿,身心特点相仿,思维水平相仿,往往是思维角度相近,思维结果相近,也容易形成思维定势。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具体途径、策略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形成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5.
“概率”自从被引入高中新教材以来,就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内容,同时新考纲也强调:“在考试中创设比较新颖的问题情境,构造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要注重问题的多样化,体现思维的发散性”.以及“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概率考题要有新的立意,新的情境.本文举例说明概率考题与其它知识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融合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针对课程思政与课程贯通融合问题,提出了教师施政与学生悟政、践政深度融合的全程育人模式.基于此育人模式,研究了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融入PBL的必要性、基于PBL的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措施及实践探索.在基于PBL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通过问题驱动,引发学生思政意识;通过教学翻转,引导完善学生思政问题,通过学生践行思政,有效洞悉学生思想深处的思维和意识等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实施路径,实现教师施政、学生悟政及践行思政三位一体,实现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贯通融合.  相似文献   

7.
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源,是教学活动实施的线索。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内容、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既要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又应结合教师实际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等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更是培养创造型学生的契机。数学被称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每一个教育在新一轮课改实验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9.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可以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的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阅读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已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采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但是,运用比较阅读法,首先要选准比较阅读中的比较点,选准了比较点,才能保证比较阅读的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外语专业学生被认为普遍知识面窄、思想缺乏深度、缺乏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尽管如此,仍需充分分析不同课程的特点,挖掘课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空间,尽早着手。精读课程的课程性质决定,它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和现状——教育思想形式化,在一些地方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过程创设的情境仍然表现为教师主体理解游离于学生思维,合作学习异化为没有分工的形式化的自由讨论,教育思想的方法化变成单一支离的教学任务设计,教师的“任务”驱动被强加给学生,忽视学习主体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所生发的问题与问题思维,新课程理念变成学生的新负担。出现了新课程理念形式化和模式化的现象。笔认为:教师专业成长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它也是与学校成长、学生的成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这是因为数学语言既足数学思维的工具,同时也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知识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的表述得以被理解、掌握、交流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阳安 《师道》2010,(7):71-72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说:“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对教育而言,点燃“火把”关键要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的高低取决于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1].2010年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理科)在数学能力考查方面也明确指出:“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应检测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数学教学就是思维的教学,培养思维能力,从根本上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实中的有些语文课,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近乎“戴着镣铐跳舞”,未被张扬反遭扼杀。教师拥有对教材文本绝对的解释权,  相似文献   

16.
左依诺 《江苏教育》2023,(50):20-24
IB课程English B写作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落实深度学习的重要抓手和关键途径。以演讲稿写作教学为例,可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活动三个方面,设计综合型写作任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落实学科育人和全人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虽然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许多的优势,但它本身也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多数情况下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只能被动当“观众”;只注重教师的“教”,很少研究探索学生的“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德育、美育的渗透,从而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不起来,思维僵化。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课堂教学,有一位教育专家曾作如下阐述:课堂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艺术,乃是因为课程实施中的不可预知性。这一论述,为课程实践者们热衷追求课堂动态生成提供了理论支持。所谓生成.即指课堂中依据学生的现场思维成果或疑难问题,及时调整预设的教案而重新生成的教学流程。偶然性、差异性是其主要特点。生成的契机和成果因师生而异,因文本而异,因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程度.而异,也因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广度及厚度而异。  相似文献   

19.
综合课程的含义及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综合课程的含义   在有关综合课程概念的探讨中,至少有三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一是综合课程与整合课程的概念之争;二是综合课程本身的定义;三是综合课程与综合课的区别。   1关于综合课程与整合课程。汉语中,部分合成为整体常有三种表达方式,即综合、整合和融合。一般意义上的综合是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①因此,综合绝不仅仅指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要求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方法,也即从结构和功能上达到综合,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学内容上的综合”。②   整合原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指的是各…  相似文献   

20.
深度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支柱工程,深度报道的主题定位是决定深度报道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主题定位的准确性、新颖性、深刻性又与作的思维方法关系极大。要搞好深度报道的主题定位,就必须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局部思维、微观思维到整体思维、宏观思维的转变;从单向思维、平面思维到立体思维、系统思维的转变;从静态思维到动态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