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粉笔、板擦是教师上课必备的工具,其作用除了正常写板书、擦板书,还可以另用为物理教师做课堂演示实验的器材之一。笔者在多年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总结了一套就近取材、舍繁就简的独特演示实验方法,下面仅以粉笔和板擦为例做一简介。一、粉笔演示分子力1.实验原理:分子之间既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同时又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具体规律是:分子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r0=1埃),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分子之…  相似文献   

2.
分子间距离的变化 ,将引起分子间引力或斥力起主要作用的变化 .对此 ,同学们往往难以理解 ,也容易记错 .为了使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这种变化 ,我们可用弹簧小球来类比 .如图 ,弹簧两端分别连着一个小球 ,当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 ,弹簧既不拉伸也不压缩 ,两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此时两小球间距离为r.分子也是这样 ,当分子间距离r约为 1 0 -10 米时 ,分子也处于平衡状态 ,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 .当两小球间距离小于r时 ,弹簧被压缩 ,两球间表现为斥力 ;同样 ,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时 ,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当两小球间距离大于r时 ,弹簧拉长 ,两球间表…  相似文献   

3.
固体分子引力实验,是将两个平滑洁净的铅柱底面互相推压,会使两个铅柱吸合在一起,从而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然而,在此物理现象的解释上常有争议。一些学生认为,由于整个实验在空气中进行,两个铅柱面间所存空气随着铅柱的推压而被挤走,在接触面间有可能形成一个低气压区,大气压的作用同样会使铅柱吸合在一起。为排除可能引起争议的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学习中 ,教师把实验的实物或教具演示给同学们看 ,或者向同学们作示范性的实验 ,使同学们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 ,演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有照片、模型、图片、挂图等。例如 在初三物理第二章中 ,讲述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当分子间为某一距离r时 ,引力等于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时 ,引力大于斥力 ,引力起主要作用 ,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时 ,斥力大于引力 ,斥力起主要作用 ,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以上这些关于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作用之间的相互规律 ,同学们根本无法理解。在学习中我们要结合二力平…  相似文献   

5.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分子是具有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具有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微粒. D.分于是假想的物质最小微粒. 2.关于布朗运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B.小颗粒运动路线就是液体分子运动路线. C.小颗粒运动只与温度有关. D.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 B.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为零. C.分子间斥力和引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相同. D.分子间有时斥力大于引力,有时引力大于斥  相似文献   

6.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而总的作用效果又随分子间的距离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定性说明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的同时存在,我作了以下的模型: 如图所示,用两个废乒乓球代表两个分子,用一根涂了红白相间颜色的橡筋穿透两乒乓球,并在两球间穿上一只弹簧,使弹簧在两球间产生压缩形变,橡筋两端加以固定即成。这一模型可在课堂上组装起来,并向学生说明:压缩弹簧产生的弹力表示分子斥力;伸长的橡筋产生的拉力表示分子引力。  相似文献   

7.
新编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76页关于"分子间作用力跟距离间的关系"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引力和斥力虽然都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斥力减小得更快,因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的一位学生对这段话产生了怀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随着分子距离r的增大,斥力一定比引力减小得更快吗?本文试对此作一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人教版第十六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的"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中,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能明白分子间存在引力,也能明白分子间存在斥力。但是,学生对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与斥力的这一物理现象很难理解。而课本所提供的参考学习素材只有图1,从图1中学生只能看出分子间要么有引  相似文献   

9.
热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分子间的距离r_0=10~(10)米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下面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以r表示分子间距离) A.当rr_0时,分子之间的斥力几乎为零 D.当r>10r_0时,分子力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始终是学校教学的目标之一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物理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 ,所以 ,作为物理教师 ,要善于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a .观现象、激兴趣 ,培养思维的主动性。物理实验现象不仅使学生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物理问题 ,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例如 ,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一节教学中 ,演示两铅块之间分子引力实验时 ,在铅块下面先挂一个钩码 ,下面铅块不掉…  相似文献   

11.
先看一道题: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恰好平衡,使分子间距离从r1逐渐变为r2(r0<r1<r2),则:在这一过程中,下列的各种变化中可能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2.
一、单选题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所以使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B)多晶体在整体上表现为各向同性;(C)固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D)液体中的布朗运动是小颗粒受液体分子碰撞而产生的运动.答.[ ]2.取一段带棉线圈的棉线系在硬金属环上,将此装置浸入肥皇液后取出,硬金属环上有一如下左图所示的肥皂膜,若将肥皂膜的1和2两部分刺破后,残缺的肥皂膜的形状可能是下右图中的哪一个?答:[ ]  相似文献   

13.
一、考点分析1.分子热运动.(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知识拓展:(1)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还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2)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  相似文献   

14.
苏志春 《课外阅读》2011,(11):243-243
一、对“分子力”的理解的误区 在分子力作用范围内,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的分子力应该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在中学物理教材中提到:当两个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为0。且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的快,  相似文献   

15.
把一片玻璃片四角用线固定,吊在弹簧秤下面,此时弹簧秤读数即为玻璃重量。若将玻璃面水平地接触水面,玻璃片就贴附在水面上,当向上提起弹簧秤使玻璃片逐渐离开水面,弹簧秤的读数将大于玻璃的重量。这个实验向我们说明了什么呢? 文献[1]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液体分子和固体分子有引力;而文献[2]则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水分子间有引力。笔者认为这个实验不能说明是分子间引  相似文献   

16.
汪长友 《物理教师》2002,23(2):11-11
本刊 2 0 0 1年第 6期《一场有意义的争论》一文 ,谈了某校两物理课外小组的学生们的一场争论和实验 ,对中间充水的两块玻璃板难以分开的现象作了探讨 .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值得提倡 ,但问题的结论似乎还不够清楚 ,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再探讨 .文章通过实验似乎证明了是分子引力把两块玻璃板粘在一起的 ,而不是大气压的作用 ,文章最后的结论是 :水对玻璃有分子引力作用 ,而没有对问题作出具体图 1的说明 .中间充水的玻璃板A、B连在一起 (如图 1所示 ) .文中说 ,将玻璃板移入水中 ,B板下沉 .这…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课程新标准》明确提出:教学中应该多做"试一试""动动手"之类的随堂小实验,通过观察和感受使学生受到启发并归纳出结论.还应该让学生多做一些家庭小实验.演示实验应该与学生随堂小实验相结合,不要用演示来替代学生动手的操作,也不要将学生实验仅仅作为验证规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2个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 ). A 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 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C 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 D 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2.对于液体和固体单质来说.如果用M表示摩尔质量.m表示一个分子的质量,ρ表示物质的密度,Vm丧示摩尔体积,Vp表示一个分子的体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①NA=Vm/  相似文献   

19.
在一块长约40cm、宽约30cm的平整木板(或小黑板)上,沿中线打两个相距20cm的孔,分别按上接线柱,作为电极(场源),然后用稀释的白乳胶(木工用)将很细的石墨粉,调成糊状,均匀地涂刷在板面上。晾干后,使两极间直流电阻在数千欧姆为宜。演示时,将板悬挂在教室前面,两电极处接六伏直流电源(最好用甲电池)。用接在演示用大型电表上的两支表笔做为探针,先用粉笔在电场板面上点点做一标记,并将一探针固定其上,手持另一探针在电场板面上滑动,待电表的指示为零时,用粉笔标出探针所在点的位置。再移动此探针,仿此找到另一点。待找出类似的一组点后,用粉笔将其连接起来,即形成一条等位线。再改变固定探针的位置,用上述方法又可得到一条等位线。这样,在两极间便可以画出一组等位  相似文献   

20.
物质结构理论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坚硬的固体我们很难使它伸长,说明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物体为什么能抗拒外界对它的压缩呢?这说明分子间不但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还存着相互作用的斥力。拉伸物体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压缩物体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以上仅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那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熔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