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才琼 《大观周刊》2011,(52):174-174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学记》中有这样一句千古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所以.我们推行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2.
许明 《大观周刊》2012,(38):214-214
“艺术课堂.多彩人生.你争我辩.快乐无限”这是我班的课改口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整个大江南北.我所带高11级3班学生经过一学年的课改熏陶.走向了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展示,学会探究之路,学习能力显著提高.学习效果明显改善。成了新课改春风的最大受益者。在这场课改大潮中.我也清醒认识到,这些成绩的提高.班级学习小组建设至关重要.他是实现高效学习的最有效途径。如何科学合理地建设和管理班级学习小组.使学生充分动起来.思维活起来.积极参与课堂展示.用他们的努力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值得关注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孙仲仪 《军事记者》2004,(11):49-49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当兵5年多了。在这期间,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几多变更,你也“改名换姓”,但我对你的情感却有增无减。无论从战士到士官,还是从士官到军校学员,喜欢读你的习惯没有丢.对写作的热情没有减。伴随着你的成长壮大.我也不断地成熟坚强。风雨中我们也经历了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说到相识.应该是缘分把我们连在了一起,新兵下连时因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我当了一名书。  相似文献   

4.
别离     
步履 那一天,风吹干了寂寞小道上所有的雨露,只有我们的步履埋藏着深深地难以瞥见的潮湿。一段只需10分钟的路程.我们却把它拉长为永无尽头的天籁之尘。你肩头上属于我的行囊把你的脚步压得好沉。你却说心甘情愿。跨出最后一步属于我在这里留下的痕迹时.我分明看见你站定的脚步里刻下了我生命里从未有过的连绵的无尽的忧伤。  相似文献   

5.
张欣毅(以下简称张):国良,你长期从事图书馆实际工作,这几年,听说你参与策划、编制了<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和<新世纪干部学习文库>等大型专题数据库,而且,我看你最近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也投入了许多精力,一定对数字资源建设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我们能不能就这方面问题交换一下意见?  相似文献   

6.
能与不能     
《出版参考》2007,(12):20-20
我能给你生命.但不能替你生活。 我能教你很多东西.但不能强迫你学习。 我能指挥你.但不能永远给你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致夏宗禹①(五通) 一 宗禹兄: 今后我们通信,请用白话,好否?原因是:(一)我一向主张白话文,惟写信时仍旧用文言,常常觉得不该,而始终不改,请从今改.(二)写信用文言,是为了对方生疏客气,不便"你你我我",必须用"先生","足下","弟","仆"一套.现在我与你已很亲熟,将来或许关系还要亲密起来,所以应该用白话通信,比文言亲切些.(三)你原是新文学时代的青年,只因如你所说,在南充住了三年,与老成人交往,学了老成气,故写信用了文言.我表面虽是老人,心还同青年一样,所以请你当我是青年朋友,率直地用白话通信.  相似文献   

8.
大学就要开学了.这封家书也许对即将入学的孩子们有所启迪。 儿子: 你到广州已经20多天.我和你妈妈都很惦记你.主要是因为你从小到大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但孩子大了总要离开父母.古人云“好儿男志在四方”即是此意。我们从广州回来以后,心里一直也是空落落的.毕竟我们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你。那天从广州的百货商场分手的时候.我一坐上汽车.心里真是难受.止不住泪流满面。月有盈亏.人有离合,万物之理也。  相似文献   

9.
荷兰一旅行社:请飞往北极度蜜月吧。当地夜长24小时!一美容院:请不要向从本院出来的女人调情,说不定你会碰上你的奶奶或外祖母。某牙医诊所:请你放心大胆地来补牙,就是他(她)吻你的时候,也不会察觉一丁点儿。一家小饭店:快请到这里来用餐吧,否则你和我都要挨饿了。一法语学习班:我们热忱欢迎你来学习,如果听了一节课后,觉得不喜欢这课程,你可以要求退回你的学费,但是,必须用法语说。  相似文献   

10.
劳模书架     
《新闻三昧》2013,(3):76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作者:(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澳)詹姆斯·奥沃斯著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2013-1-1[成功]"在过去20年里,我做了有关创新方面的研究。开发出了一套理论,专门讲解市场销售和产品开发的方法,我们把这个理论称为"需要完成的工作"。我们发现,生活中有些任务会定期出现,需要我们去完成。于是,  相似文献   

11.
翻看着手中的结婚证书,我不禁又回到了当年那温暖的日子里……我和爱人工作在同一个单位,当年我是一名司机,她是一名打字员,由同事牵线搭桥,我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由于我的工作时间不确定,而且经常要加班加点,定好的约会经常延后或取消,她都能够理解,从不埋怨。那时,她正在攻读在职本科的学习,还被列为单位的入党积极分子,而我也正在积极要求进步.并准备参加自考的学习。就这样.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通过努力.我们双双完成了各自的在职学习任务,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我们的感情也在交往中逐渐加深。那时,我感觉每一天都是那样充实而美好.生活正向我们绽放着笑脸。  相似文献   

12.
韩淑举(以下简称韩):王老师:您好!谢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在采访您之前,我翻阅了有关您的资料,但是关于您的中小学阶段却资料很少。这一阶段是人生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这一时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王锦贵教授(以下简称王):我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西部农村。1953年在故乡鲁湾小学(1953-1959)学习。当时不止学校设施简陋,小学生甚至没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是我们局开展“读书年”活动的第一年.全局上下都掀起了学习的热潮。为了提高大家的档案业务知识,增强业务素养.我们订阅了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档案“五五”普法基础读本》一书,这本散发出油墨香的书邮寄一到.大家就争先阅读.一睹为快,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多掌握一些业务知识。不看不知道.一看就感受颇深.感觉到编辑的良苦用心。它通俗易懂,尤如一场春雨.浇灌了我的心田:真是久旱逢甘雨,我的心灵得到了又一次深刻的洗涤。  相似文献   

14.
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吃完午饭我们驱车去卢赛恩.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历史名城。 几天前儿子在网上预订了旅馆。他对我说:妈.我们到卢赛恩就住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监狱旅馆.价格特便宜.只需50瑞士法郎一天(合人民币325元),你介意吗?我说:我不介意.很有创意,去见识一下也蛮好的。这是一座由监狱改建而成的旅馆.监狱始建于1860年,后来又两次扩建.  相似文献   

15.
深深记者情     
纪卓如 《新闻前哨》2004,(10):76-77
我们湖北新闻界,有一个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大家相聚时,常常你“贬”我一句,我“损”你一番,有时甚至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但是我们相互之间,都是非常真诚,非常友好的。过了一段时间没见面,彼此还想念着哩。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宋汉炎告诉我:报社五六十年  相似文献   

16.
无题诗三首     
(一)我多想送你一朵玫瑰在春天在二月一年中最短的月份却有最多的机会你的生日和情人节但春天还会有雨还会有雪怕伤了玫瑰和我的心(二)如果每一个白天都见到你那白天将多么灿烂如果每一个夜晚都梦到你那夜晚将不再孤单我感谢你为了每一个灿烂的白天为了每一个多梦的夜晚为了岁月无痕的流淌小溪似的在我心间……(三)望着空中的月亮不知为什么会突然的热泪盈眶我相信在一个遥远的什么地方是别人而不是我在你身旁而且此时此刻你一定不会想起我像我想你这样(铁貌摘自《朝阳书友》第碑)无题诗三首@木舟~~  相似文献   

17.
杨景山,1903年10月5日(清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十五)生于河北省高阳县.其父杨占卿经营棉纱布庄,乐善好施,人称杨善人.景山为其长子,自幼喜读书、善思考,有着广博的知识.1918年(时年15岁)冬,与王涤孚女士结婚.王涤孚就是我们大姨,她没有读过书.据大姨说,婚后,杨景山曾对她说"你一字不识,别人讲什么新道理你一点也听不懂,我来教你识字吧."开始先教她拼音字母,后来杨景山到保定读书,他要求她每周用拼音字母给他写一封短信,收到信后他再在拼音字母旁注上汉字,再寄回让她按拼音字母学习汉字.大约两年时间,王涤孚已经能读书看报啦.  相似文献   

18.
我们《平顶山矿工报》是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的机关报,创刊于1969年9月6日,1993年3月取得全国统一刊号,现为对开四版报纸,每期发行量23000份。在学习领会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新闻工作有关论述中,确立了“你的满意,我的追求”这一理念,把它贯穿于报纸工作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我们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是报纸工作永恒的主题。可以肯定地说,一张受读者欢迎的报纸,就是一张对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即将结束时.我遭遇了从业12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恐吓。我主编的版面上一篇报道所涉及到的当事人在稿件见报的当天打来电话.声称“我要杀掉你全家”、“今天下午就砍掉你一只手”.“我就是流氓,我有的是钱来摆平你们”。[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元月16日上午10点左右。正在连部理发的我,突然接到营部通信员的通知,要我立即到团政治处去。接待我的是政治处主任戴常友(现为徐州某集团军副政委)。戴主任一见我就开门见山地说:“经团党委研究,决定让你代表全师去军政治部参加新闻报道培训班。这期培训班总共只有3名学员,每个师1名。学习时间暂定为半年,时间紧,任务重。下午2点的火车,你赶快回去准备吧。”从政治处出来,我的心突突突直跳。心想,是哪辈子烧了高香,叫我这个当兵刚满一年的农家弟子如此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